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一個畫家村的拔節生長(深觀察)

本報記者 賴 睿
2025年11月12日09:4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觀眾參觀2025“千裡之行”全國美術學院畢業作品展。
  主辦方供圖

  作為第十五屆宋庄文化藝術季的一部分,2025大運河公共藝術季10月在京舉辦。圖為市民在藝術季上參觀。
  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攝

  初冬的宋庄,空氣裡彌漫著陽光的味道。10月底,為期近5個月的第十五屆宋庄文化藝術季剛剛落幕。人們漫步街頭,或在一處戶外裝置前打卡拍照,或到美術館靜靜欣賞畫作,或走進書店,在書頁間徜徉藝術天地……在宋庄,人們總能與藝術不期而遇。

  30多年前,一批畫家來到宋庄,在這裡扎根創作。從此,這個位於北京通州的普通村落,迎來了新的生機。

  

  藝術生態越加豐富

  多年來,藝術家許英輝圍繞經典文本《山海經》的創作廣受關注。在今年宋庄文化藝術季上,他帶來“山海秘境”藝術展,通過對魚、鯤鵬、比翼鳥、樹等形象的塑造,連接起遠古人們對自然的理解與當下觀眾的精神世界。

  許英輝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2009年起,他開始在宋庄深耕創作。“我的人生理想就是當一個畫家。當時有很多朋友都在宋庄,在我看來,宋庄就是一個畫畫的地方,很純粹。”許英輝回憶說。彼時的宋庄,已經走過了最初篳路藍縷的歲月,但藝術生態仍顯粗粝。“我剛來的時候,想找個像樣的館子都難。買畫布、顏料,得坐車‘咣當咣當’進城。”他說。

  盡管藝術生態還不完善,宋庄蓬勃的創作氛圍,依然吸引著全國各地的藝術追夢人。從幾百人到上千人,藝術家一波波來了,藝術機構也隨之一家家落成。樹美術館就誕生於這一時期。

  2009年,剛到宋庄的張航,本想建一個自己的工作室,但他發現,這麼多藝術家聚集在宋庄,卻十分缺乏展示藝術的機會。張航隨即調整方向,決定蓋一座美術館。

  “我希望這個美術館能夠體現藝術與自然、藝術與人的關系,讓藝術與生活真正關聯。”張航說。2012年,樹美術館正式開放。這座頗具詩意的建筑,很快就吸引了不少關注。十幾年來,作為樹美術館館長、策展人,張航以“繁星計劃”推介青年藝術家,讓這裡成為藝術家展示的平台、大眾親近藝術的空間。

  據統計,宋庄目前3000平方米以上的美術展館已達35家。此外,還有約7000名藝術家、5000余個藝術工作室聚集於此,使宋庄成為全球規模最大、藝術家最多的藝術聚集地之一。

  “宋庄越來越豐富了,除了畫家,還有音樂家、作家,甚至數字技術人才,成為一個跨界交流的場所。在這裡創作和生活都很舒適。”許英輝說,現在不僅不用“咣當”進城買畫材,許多朋友還專程到宋庄來購顏料、做裝裱。

  “宋庄最大的財富,是30余年發展積累的藝術資源。”北京宋庄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市場總監蘇冬飛說,這些藝術資源既包括藝術家、作品,也包括場館、工作室以及藝術產業鏈的上下游。在他看來,以原創藝術為出發點形成的整體生態,是宋庄顯著的優勢和魅力。

  “藝術+”多元融合

  許英輝從未想過,自己的作品有一天會出現在籃球賽場上。

  10月中旬,備受矚目的2025賽季中國男子三人籃球超級聯賽(簡稱“超三聯賽”)總決賽在宋庄藝術市集打響,為宋庄文化藝術季加足了活力與激情。涂鴉與藝術裝置成為賽場背景,在炫酷燈光下,動感的籃球與天馬行空的藝術裝置相得益彰,呈現出一種別樣的美。

  “這是我們第一次嘗試‘體育+藝術’的跨界融合。”蘇冬飛說,希望能夠打造出集觀賽、互動、體驗於一體的多元文化場景,帶給市民游客美好的體驗。除了現場藝術裝置,宋庄的藝術家還積極參與聯名創作,T恤、文創等產品廣受歡迎。“街上明顯熱鬧了,體育把不同圈子的人帶到了宋庄。”比賽期間,一位餐廳老板的話,道出了許多宋庄居民的心聲。

  除了“超三聯賽”總決賽,今年宋庄文化藝術季期間,“藝術+”還延展出更多可能。

  首屆AIGC實驗室大賽開賽、“中國·宋庄”藝術品數字資產平台投入運營、宋庄藝家人小程序上線……一批數字項目的推進,讓宋庄既保留著傳統藝術的魅力,也洋溢著未來科技的活力。

  特別推出的“19.9元暢游4館1季”聯票,以小票根激發文旅消費活力。觀眾一票在手,即可參觀宋庄美術館、宋庄當代文獻館、上上國際美術館、樹美術館4個場館的7場主題展覽,參加大運河公共藝術季的精彩互動體驗活動,還可以在宋庄創意藝術小鎮的特色咖啡、藝術餐廳、民宿、書店等30余家商戶享受消費優惠。

  在蘇冬飛看來,藝術家豐富的創意和靈感,不應隻存在於藝術行業中,還可以嘗試與多個行業融合,“我們相信,宋庄的藝術原創力可以和其他行業碰撞出新的火花,帶來新的附加值。”

  培育青年向未來

  在樹美術館,張航見過形形色色的作品,也見過風格迥異的藝術家。“和我一起來宋庄的那批藝術家,已經邁入中老年,現在又來了很多青年藝術家,他們視野更開闊、國際化程度更高,帶來的藝術觀點也很不同。”在張航看來,青年就代表著未來。

  30多年的發展,宋庄並非沒有遇到挑戰。如何保持旺盛的創作力、提升藝術影響力?面對這些問題,宋庄將答案指向了“人”——持續引入新鮮血液。

  今年推出的“中國青年藝術家卓越培育計劃”,就是關鍵一步。該計劃是由宋庄鎮人民政府聯合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等全國14所重點美術院校發起,包括優秀畢業生作品展和青年人才駐留計劃。

  今年7月,452位畢業生的近千件藝術作品匯聚宋庄,拉開了2025“千裡之行”全國美術學院畢業作品展的帷幕。經專家評審,參加展覽的22位畢業生,獲得在宋庄為期一年的駐留機會。期間,宋庄將為他們提供居住和創作空間、大師課程、展示平台以及參與產業的機會。

  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的陳家欣,就是一名獲得駐留機會的青年藝術家。她於今年10月入駐宋庄,工作室位於宋庄藝創雲階文化產業園。

  “不僅提供溫馨的居所和獨立的工作室,宋庄還幫忙對接展示平台,定期邀請名家進行指導,讓我受益匪淺。”陳家欣說,“在這裡不僅可以靜心創作,更能將新想法轉化為實踐。”她計劃在未來一年,重點探索生成式AI、編程藝術等數字工具與影像裝置的融合創作。

  “這是一個長期的計劃,為青年藝術家踏入社會之際提供一個過渡。”蘇冬飛說,駐留期間,他們既可以延續在校的創作和研究,也可以充分接觸產業,然后再規劃自己的發展路線。“這也是一個深入了解宋庄的契機,未來他們就更有可能留在宋庄。”他說。

  從畫家村到藝術創意小鎮,宋庄的故事還在繼續。

  隨著《宋庄藝術創意小鎮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4年—2026年)持續實施,隨著新一批青年藝術家入駐、“藝術+”跨界融合不斷深入,新的枝椏正在宋庄這片土地上生長、勃發。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