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100元享1000元額度”的惠民卡讓隆昌這個劇院成為民生樣本

“小城大戲”如何持續上演?

2025年10月27日08:04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小城大戲”如何持續上演?

“沒想到,《佩奇先生》國慶假期在隆昌蓮峰大劇院上演,票價比成都還便宜。”近日,內江隆昌市市民李紅英感慨。

這座運營7年多的劇院,已累計開展文化惠民演出超500場,平均上座率超80%。《一把酸棗》《死水微瀾》等國家級精品劇目接連亮相,除疫情期間外,年均吸引超6萬人次走進劇場。“100元享1000元額度”的惠民卡,讓它成為民生樣本。如今,劇院首個運營周期已近尾聲,“低價看名劇”的承諾該如何堅守?

低價看名劇 縣城掀起“追劇”潮

蓮峰大劇院佔地2.5萬平方米,於2013年啟動建設,是隆昌市重點民生工程,能容納千余名觀眾。建設之初,當地政府考慮到大劇院是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確定通過“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形式,引入社會民營機構,實行委托運營。2018年項目落成,7月試運營,由隆昌蓮峰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承接為期8年的管理運營。

雖由民營公司運營且需自負盈虧,但政府圍繞公益、惠民主線建立評價機制與指標考核,要求劇院每年完成12場公益演出、40場惠民演出,讓群眾以遠低於一線城市的票價看名劇。2019年6月推出文化惠民卡,市民自付100元即可享1000元額度,差額由政府補貼。

惠民的票價,讓老人、工薪族、學生等群體紛紛走進劇院。“父母常跟外地親戚朋友自豪地介紹隆昌有個蓮峰大劇院,讓小城市的老百姓也能享受藝術。”長期在外地工作的李開靜說,他給隆昌老家的父母買了惠民卡,父母沒事就去看看戲,偶爾還去參加手工課、聽音樂會。據悉,目前,惠民卡的輻射范圍已從內江擴展至重慶榮昌區等成渝周邊區(市、縣)。

運營遇挑戰 好戲還能看多久

首個運營周期已近尾聲,觀眾叫好的同時,“1折票價”的可持續性考驗運營智慧。蓮峰大劇院總經理喻鋼說,目前全部補貼都用於運營,惠民政策長期延續存在困難。除了運營成本外,更讓喻鋼擔憂的是觀眾對“低價”的過度依賴:劇院商演佔比僅10%,且上座率基本不超過50%,甚至曾有商演因賣不出票被迫取消。

“優秀劇目直接成本動輒二三十萬元,想要在縣城形成相當規模的演出市場並不容易。”有著10余年戲劇從業經驗的文化工作者王喆多表示,蓮峰大劇院能夠擁有年均超6萬的觀演人次,說明這座城市的文化消費市場是非常可觀的。

如何充分激活當地文化消費潛力,大劇院運營方已開始探索:排演原創劇目以降低引進高品質劇目的費用,隆昌本土舞台劇《牌坊街的秘密》、內江主導的現代川劇《大千世界》先后亮相,不僅填補優質劇目高昂引進費用,同時也成為本地文化對外展示窗口。每周常態化的文化展覽、非遺展示等活動,也推動劇院由“送文化”向“種文化”轉變,深化本地文化認同。

大劇院運營團隊還開辟各大短視頻平台宣傳渠道,逐步提升市民文化消費付費意願,通過提升商演場次和上座率平衡公益演出運營成本。與此同時,依托大劇院建成的隆昌市新時代文明實踐綜合體,理論宣講、市民教育、文化活動、科普宣傳、健身活動五大功能區一應俱全,各類音樂會、青年夜校、公益手工課等文化活動在此常態化開展,也為劇院引流。

但挑戰仍存——補貼的穩定性,以及劇目成本上升、公司運營盈利壓力,都是亟待破解的難題。觀眾最關心“好戲還能看多久”,運營方表示,惠民看劇肯定會繼續,但是折扣價格可能略微上浮。對此,不少市民均表示理解。“略微高一些,我覺得也能接受,看個電影也得三五十塊錢,同樣的價格看話劇、聽音樂會,性價比已經很高。”李開靜說。

“作為公共文化設施,蓮峰大劇院首先要滿足公益、惠民屬性。”隆昌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首個運營周期即將到期,該局會充分考慮運營方的建議與需求,積極籌備后續委托運營工作,確保老百姓“有戲看、看好戲”。

□劉煜瑞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田珊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