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成都

擴能改造工程完成整體進度超六成 成都站2027年建成投運

2025年10月14日07:49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成都站2027年建成投運

  俯瞰成都站擴能改造建設現場。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楓 攝

  項 目 名 片

  成都站擴能改造工程

  成都站(火車北站)位於成都市二環路與人民北路交會處,是成渝鐵路的起始站,也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鐵網的重要節點,2022年正式啟動擴能改造,工程涵蓋鐵路站房、高架廣場、軌道交通等板塊。根據規劃,新站房建筑面積約8萬平方米,結構共分3層:地下一層為出站層,地面一層為站台層及夾層,地上二層為高架候車層。車站總規模為10座站台、18條軌道線,採用普速場與高速場橫列布置。

  10月13日上午,秋日晴空下,成都站(火車北站)擴能改造工程現場一片繁忙景象,上千名建設者協同奮戰,推土機、挖掘機等30余台大型設備轟鳴不息。當天,“萬千氣象看四川”四季度集中採訪活動在此啟動。

  記者在建設現場看到,站台主體框架已初具規模,北側基坑開挖作業正有序推進。據介紹,目前車站1至8道及1至5號站台已建設完成。“項目正處於第三階段,主要施工9至18道站房基礎及結構,成都站擴能改造工程已完成整體進度的60%以上。”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客站建設指揮部副指揮長聶兆希說,預計2027年成都站建成投運,將與成渝中線高鐵同步開通。

  保障運營,地鐵、國鐵交疊施工

  據中鐵建工成都車站項目部總工程師羅華介紹,擴能改造面臨多重挑戰。成都站地下空間開發面積達10萬平方米,匯集地鐵1號線、7號線、18號線三條線路,以及7個配套工程和周邊規劃的長途客運站等,形成了極其復雜的立體交叉施工局面。

  “復雜的地質條件與密集的交叉作業大幅增加了建設難度。”羅華舉例,地下有地鐵1號線、7號線與國鐵線路相互交疊,項目基坑最深達40米,開挖面距在運營鐵路線僅16米,離地鐵隧道最近處僅4.5米,加上地質復雜,降水及支護難度較高,“這樣的近距離,已是安全施工的極限。”羅華說,為保証樁基施工和基坑開挖不對地鐵1號線造成擾動,項目採用注漿加固、增加橫向支撐等措施,控制地鐵結構變形,並通過24小時自動化位移監測,確保地鐵安全。

  此外,地鐵18號線與國鐵站房上下同步施工,站外還有7個配套工程。羅華介紹,為保障建設進度,項目採用蓋挖順作法,即在施工時,車站頂板及內部結構建設與土方開挖同步進行。在整個項目的管理上,深度融合“無人機+BIM技術”、激光測量與4D施工模擬,優化資源調配與進度管理。同時引入北斗衛星,實時自動化監測基坑變形,保障施工安全。

  站城融合,“超級樞紐”連通四方

  成都站擴能改造將給城市發展與市民出行帶來深遠影響。改造完成后,成都站將整合高鐵、市域鐵路、地鐵、公交等交通方式,實現“立體交叉零換乘”。

  同時,其站場規模將擴為10台18線,成為成渝中線高鐵始發與終到站,成都鐵路環線、多條城際鐵路也將從這裡通過,成為多種軌道的“超級樞紐”。

  不隻交通功能升級,此次成都站擴能改造還將加強多通道連接,彌合長期被鐵路割裂的成都北片區。

  長期以來,成都站(火車北站)片區因鐵路阻隔、配套物流產業等原因,存在交通擁堵、秩序混亂等情況,區域通行受到影響。隨著成都站改造完成,上述割裂現狀將得到解決。

  中鐵八局成都車站站房項目部總工程師楊杰介紹,車站上蓋公園將修建橫跨南北的兩座高架橋,地下將修建兩條連接南北的下穿通道,加上商貿大道、豆腐堰通道,6條通道將打通南北,極大改善周邊交通,“五塊石、人民北路片區,以及車站周圍區域將連接成片。”

  除此之外,車站上蓋公園建成后,將增加城市綠化空間,使成都站成為一個融合交通樞紐、城市公園與商業休閑功能的現代化城市綜合體,實現從單一交通場站向多元城市客廳的轉變。(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蘭珍)

(責編:章華維、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