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假日旅游“新”潮涌動(文旅新象)

本報記者 尹 婕
2025年10月13日09:4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9月底,“Meet China”入境旅游數字消費大屏全國首站啟動大會在上海豫園舉行,旨在打造全國首個面向外籍游客的文旅消費自助系統。圖為外籍嘉賓在上海豫園體驗使用“Meet China”入境旅游數字消費大屏。
  新華社記者 陳浩明攝

  為期8天的國慶中秋假期,旅游業收獲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國內旅游出游人數、旅游花費、出游半徑、入出境旅游人數等多項指標創歷史新高。它們共同折射出消費的火熱、市場的繁榮,不僅成為活力中國的生動注腳,也是旅游業創新發展成果的集中體現。

  

  小城頻“出圈”

  不扎堆前往知名旅游景點或傳統旅游城市,成為這個假期旅游市場的一大特點,帶火一批特色小城。江西景德鎮便是其中之一。

  假日期間,景德鎮推出的“瓷業文化遺產主題游”成為“新爆款”,吸引許多游客前往沉浸式體驗陶瓷手作等文化游產品。一位憑借特色經營方式走紅的炸雞排攤主,被網友稱為“雞排哥”,助推景德鎮旅游更加火熱。美團旅行數據顯示,假日期間,景德鎮文旅預訂量同比上漲15%,其中20—30歲年輕人佔比達50%,當地五星級酒店訂單人次同比增加近30%。

  另據2025抖音生活服務國慶假期消費數據,地方特色鮮明的小城頗受歡迎,當地住宿需求大幅增加。10月1日至7日,該平台上開封、唐山、承德住宿團購訂單分別同比增長157%、147%、145%,威海、池州、大理、湖州均實現翻倍增長,秦皇島、陵水、舟山分別增長了99%、98%和79%。

  一批小城被游客列入出游目的地清單,除了與其自身的旅游特色資源有關,也與當地營造的“好客”環境密不可分。

  今年以來,山東威海持續推進“好客威海”文旅服務提升計劃,並發布“好客服務”倡議書。假日期間,在韓樂坊街區,50余名值守人員輪班維護秩序、提供咨詢服務,讓游客游得舒心且安心。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指出,當代旅游正在進入多樣化、個性化和品質化的新階段,熱門旅游城市、旅游景區、博物館依然是廣大游客出行的優先選擇。同時,得益於交通基礎設施體系的完善、互聯網社交平台的推廣,特別是中小城市和縣域中心城鎮的努力,多種因素疊加,讓縣域旅游成為大眾旅游全面發展階段的新亮點。

  風景在路上

  據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2025年國慶中秋假日市場數據監測團隊的專項調查和專業測算,假日期間,45.7%的受訪者選擇自駕游,公路沿線的風景正成為新的旅游吸引物。

  巨型太空人雕塑、航天與地質主題小擺件,進入G55二廣高速白音淖火山主題服務區,太空與火山元素隨處可見。國慶假期,該服務區開始試運行,它也是國內首個融合火山地質文化和航天科普的沉浸式體驗服務區。在這裡,人們可以體驗“火星拓印”科考、參與“星空講堂”科普講座等,還可以在飛船營地、星際啟航體驗艙進行沉浸式太空、火山游玩,在太空種植體驗區、雲海歸途VR空間體驗“黑科技”。此外,該服務區內還有諸多太空主題文創產品、玩具可供挑選。游客可親手制作火山岩標本,通過專業講解探秘烏蘭哈達火山與火星火山的地質關聯,在實踐中感受地質科學與航天探索的魅力。

  像白音淖火山主題服務區這樣,由“出行補給地”變身“休閑打卡地”的服務區越來越多,不少已成為當地的旅游新地標。

  咖啡店、文創館、特色美食攤位、服裝店……如今,服務區內不僅業態豐富,可以滿足人們更多購物需求,“個性化”也日益凸顯。京滬高速江蘇陽澄湖服務區內既有蘇式園林,也有蘇州評彈表演、非遺技藝展示﹔上海長興島服務區實現與長興島郊野公園的互聯互通,在該服務區停留的人們隻需步行幾百米就能暢快賞綠﹔克拉美麗沙漠公園是以沙漠為主題的“服務區+沙漠休閑娛樂綜合體”,涵蓋一站式“吃、住、行、游、購、娛”等項目。

  體驗更多彩

  劇場內,《國秀·琅琊》演出中的漫天“繁星”和一飛沖天的“鳳凰”,引得觀眾連連驚嘆﹔劇場外,各式主題巡游接連上演。假日期間,山東臨沂琅琊古城內每天上演超過200場國風演藝,其中《國秀·琅琊》單日演出最高達11場,創歷史新高,即便如此,仍一票難求。游客到此可一站式體驗琅琊文化。

  “以前我隻知道臨沂有深厚的紅色文化,來了琅琊古城才了解到鮮活的歷史文化。”來自江蘇的游客黃女士說,在古城,游客可以通過參與游戲的方式,了解建筑的歷史、風俗的由來、人物的生平等,從而加深對當地文化的理解,“這比單純逛一個景點有趣多了”。

  深度參與、沉浸體驗,成為許多傳統景點“煥新”、新興目的地產品開發的共同選擇。在貴州省荔波縣酷玩森林景區,游客可在峭壁上品味咖啡,也可到地下洞穴享用火鍋﹔在深圳科技館內,觀眾可在“宇宙探源”展廳漫游太空,也可在“美好生活”展廳與人形機器人對話﹔江蘇建湖的電影院從單一觀演場所升級為復合型文化消費空間,放映前,人們可以一邊欣賞古箏表演,一邊品嘗當地非遺美食藕粉圓。

  在創新驅動下,各地“有趣、有味”的文旅消費新場景不斷涌現,讓游客到訪一地“體驗不重樣”成為現實。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