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8萬人出行難題
成都多部門聯手“微手術”治違停

交警引導車輛有序通行,確保醫院周邊道路暢通。

安裝隔離欄后,亂停車現象得到有效遏制。

經過整治,和錦路交通變得更順暢。
成都日報日前對和美社區和錦路以及龍泉驛區洪惠路等部分路段違規佔道停車,交通安全隱患突出等問題進行了報道,引發了市民、網友的強烈關注。
報道發出后,治堵工作專班立即會同相關單位前往現場踏勘。隨后,一場多方參與的“開門治堵”專題會議在市交通運輸局召開。經多方“會診”后,形成了治堵任務清單。如今時間過去兩周有余,相關“手術”方案是否已經實施?市民回家的路是否已經暢通?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於近日對曝光點位進行了回訪。
10月11日,記者回訪發現,針對馬路中間佔道停車等問題,相關部門進行了違停車輛整治工作,相關區域整體情況已經得到改善。同時記者了解到,備受市民、網友關注的該區域停車車位不足的問題,相關部門已經梳理了增設車位供給清單,下一步將加大車位供給,進一步緩解區域停車難題。
點位一:省醫院東院門口
職工騰出院內車位 全力保障患者停車需求
省醫院東院門口此前亂停車的現象得到了有效緩解。此前,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在省醫院東院大門外,不少來看病的市民將汽車隨意停在路邊,不僅造成道路的擁堵,還有不小的安全隱患。
這一情況的出現,源自省醫院東院二期的擴建。省醫院東院綜合辦丁少奉告訴記者,此前院內有近600個地面停車位,但隨著今年二期建設的啟動,院內停車位驟降至100個左右,這一情況直接導致了前往醫院就診患者停車難。
在本報對這一情況進行報道后,省醫院東院高度重視,積極尋找解決方案。為了保障患者就醫停車需求,醫院發出倡議,要求自即日起,員工將車輛停在醫院附近的西南綜合貿易市場停車場。“員工多走幾步,患者更加方便。”丁少奉說,“騰出院內車位,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停車難的問題。”這一舉措體現了醫院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員工們也紛紛響應,主動克服停車不便的困難,為患者讓出了寶貴的停車資源。
不僅如此,交警八分局聯合龍泉驛區相關部門,對醫院周邊道路交通秩序進行了集中治理。他們首先對醫院周邊標識標牌進行完善,在各個路口和關鍵位置設置醒目的指示牌,指引就醫車輛到周邊停車場停放。同時,醫院正門綠化帶外側道路全路段實施機動車禁停,交管部門加大巡邏執法力度,一經發現違停車輛,將依法進行處罰。交警還協同街道,在交通高峰期和人流密集時段,動態開展交通秩序維護,引導車輛有序通行,確保周邊道路暢通。
記者再次來到省醫院東院回訪時,眼前的景象讓人欣喜。駕車前往醫院看病的患者,在輔道上有序排隊等待停車,大家都自覺遵守交通規則。醫院門口亂停車的情況得到了有效改觀,道路變得通暢起來,車輛能夠快速通行,大大提高了就醫效率。周邊居民也對這一變化贊不絕口,他們表示,現在醫院門口的交通秩序好了,出行也更加安全和方便。這一系列舉措的實施,不僅解決了醫院周邊停車難、交通亂的問題,也為患者提供了一個更加便捷、舒適的就醫環境。
點位二:洪惠路
路中央加裝隔離欄 有效遏制違停亂象
11日上午,記者再次來到龍泉驛區洪惠路。曾經,這裡是違停車輛的“停車場”,馬路中間隨意停放的車輛,讓道路變得狹窄不堪,正常行駛的車輛只能小心翼翼地穿梭其中。如今,這些亂象已消失得無影無蹤,道路變得通暢,車輛在各自的車道上有序行駛,喇叭聲也不再此起彼伏。
記者看到,在原有的中央分隔帶位置,全線新增了結構穩固、警示性強的隔離欄。這些隔離欄整齊地排列著,靜靜地守護著道路的秩序。它們的存在,在物理上直接阻斷了車輛佔道停車的可能,讓亂停車現象得到了有效遏制。
成都市交警八分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洪惠路是一條城市支路,道路比較狹窄,由於處於老城區,存在配套停車位不足的情況,部分市民將車輛隨意停放在道路上,導致交通擁堵,影響車輛通行。對此,交警八分局在實地勘查並充分聽取周邊單位和社區群眾的意見后,決定對洪惠路進行交通優化,通過在路中央加裝隔離欄,完善道路安全設施,全力保障城市道路“毛細血管”的暢通。
“自從安裝了隔離欄,長期存在的交通亂象解決了,出行安全了不少。”家住戀日家園的市民王女士看著新增的隔離欄表示,以前沒有隔離欄,車輛可以隨意掉頭,甚至直接停到馬路中間,不僅小孩子上下學不安全,也影響大家的居住環境。
以“微治理”疏通城市“毛細血管”。交通治堵,為的是道路通暢及市民舒心。隔離欄的設置不僅限制了機動車違停現象的發生,居民出行空間大大釋放,周邊居民紛紛對此做法給予好評與認可。
點位三:和錦路
錯時共享盤活車位資源
仍有近3000個缺口待解
隨后,記者來到位於和美社區凱德廣場附近的和錦路。曾經,這裡的車道被違停車輛佔據,交通混亂不堪。車輛隨意停靠在路邊,甚至直接停在行車道上,導致道路變得狹窄,正常行駛的車輛通行困難,只能緩慢挪動,交通擁堵嚴重。經過整治,此前佔道停車的情況已經不復存在,交通變得更為順暢,車輛在車道上有序行駛,曾經的混亂景象已成為過去。
這一變化得益於交警和街道辦的共同努力。成都市交警三分局五大隊大隊長石磊介紹,自9月23日以來,交警加強了社區周邊交通秩序管控,街道辦也積極配合,動態開展交通秩序維護。此次整治行動採用“勸導+教育”的柔性執法模式,既切實解決了車輛亂停放問題,又體現了執法的人性化。針對主要路段、重點時段人流密集、車輛違停現象突出的問題,交警科學調整勤務時間,採取“定點查+機動巡”“多頻次+高密度”等方式,對違停車輛車主逐一進行耐心勸導,引導違停車主及時將車輛駛離禁停區域。這種執法方式不僅有效遏制了違停現象,還贏得了市民的理解和支持。
盡管佔道停車問題已得到了初步解決,但走訪中,記者發現,停車位數量少,夜間停車難的問題,仍困擾著社區車主。和美社區位於三環路外側,東至和秀路,南至外東虹路,西至三環路輔路,北至保華路,幅員面積1.5平方公裡。轄區內有成渝立交地鐵站這一重要交通樞紐,有凱德廣場這樣繁華的商業綜合體,還有萬科魅力之城、首創國際城等19個小區院落,常住人口8萬余人。初步統計,汽車保有量達1.5萬輛,而住宅小區配套停車位僅有1.2379萬個,這意味著,和美社區有近3000個停車位缺口。巨大的停車位缺口使得停車難問題日益突出,尤其是在夜間,居民們常常為了尋找一個停車位而四處奔波,甚至不得不將車輛停在較遠的地方。
“破解停車難,需要增加停車位的供給。”保和街道和美社區黨委書記於瑤介紹,破解“停車難”,不僅要新增停車空間,還要提高現有資源利用率。為解決這一問題,和美社區積極協同相關職能部門,充分挖掘轄區資源,協調這一區域附近的凱德廣場實施“錯時共享停車”。凱德廣場魅力城店作為轄區商業中心,白天客流量較大,但商場停車場夜間空閑率較高。實施“錯時共享停車”后,從每日18時至次日9時向周邊居民開放月租車位,既盤活了商場閑置停車資源,又緩解了高密度小區夜間停車壓力。該舉措得到了居民的廣泛好評。
下一步,社區將全面梳理和美社區公園及道路情況,持續對接相關部門,協同推進資源挖潛,梳理片區內空置場地或閑置邊角地塊增設臨時停車位,努力緩解和美社區停車難題,做好轄區緩解停車難題相關工作。社區工作人員表示,將探索更多有效的解決方案,為居民創造一個更加便捷、舒適的停車環境。(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劉泰山 文/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