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更多頭條

王曉暉在四川省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強調

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 奮力譜寫四川省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新篇章

施小琳主持 田向利於立軍出席

2025年09月30日07:31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 奮力譜寫我省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新篇章

  9月29日,四川省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在成都召開,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曉暉出席會議並講話。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團結一心、砥礪奮進,奮力譜寫四川省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新篇章,為鞏固發展中華民族大團結貢獻四川力量。

  省委副書記、省長施小琳主持大會。省政協主席田向利,省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於立軍出席。

  會上,宣讀了省委、省政府《關於表彰四川省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和模范個人的決定》。王曉暉、施小琳、田向利、於立軍等向模范代表頒獎。模范集體代表耿章、吳珍和模范個人代表李含榮、張燕作交流發言。

  王曉暉在講話中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受到表彰的模范集體和個人表示祝賀,向民族工作戰線的同志們表示問候,向關心支持四川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各方面人士表示感謝。希望受到表彰的集體和個人珍惜榮譽、再接再厲,為推動四川省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發展再創佳績、再立新功。

  王曉暉指出,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民族工作,創造性地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開創了發展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關系的新局面,推動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少數民族群眾生活取得前所未有的進步。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謀劃部署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推動民族地區同全國一道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習近平總書記始終把民族工作放在治國理政的重要位置來抓,鮮明提出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主線、民族地區各項工作的主線,形成了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為我們做好新時代民族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特別是去年9月,總書記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深刻揭示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形成和發展的根脈和魂脈,明確提出了新時代新征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總體要求,是推動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綱領性文獻。讓我們感受至深的是,總書記十分牽挂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多次深入民族地區考察調研,還經常通過連線通話、回信問候、接見代表等方式向各族干部群眾表示慰問,尤其對四川民族地區深情牽挂,先后親臨涼山、阿壩等地視察指導,通過視頻連線專門看望慰問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石椅村干部群眾,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給予四川省各族群眾巨大鼓舞和激勵。可以說,在中華民族這個溫暖大家庭裡,各民族都充分感受到總書記、黨中央的親切關懷,更加感恩奮進,匯聚起同心共筑中國夢的磅礡力量。

  王曉暉指出,四川是一個多民族省份,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各族群眾早已凝結成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的命運共同體。特別是進入新時代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和親切關懷下,四川省少數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區的面貌、民族關系的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譜寫了民族團結進步新的壯麗詩篇。各族群眾在這裡世代安居,鑄就了“血脈相融”的歷史印記﹔各族群眾在這裡團結奮斗,培育了“信念相同”的思想根基﹔各族群眾在這裡交流互鑒,書寫了“文化相通”的絢麗篇章﹔各族群眾在這裡攜手共榮,形成了“經濟相依”的發展局面﹔各族群眾在這裡守望相助,織就了“情感相親”的心靈紐帶。民族團結進步之花在四川常開長盛,充分証明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是各民族的最高利益,充分証明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道路是完全正確的,偉大祖國、中華民族永遠是全體中華兒女最深沉最持久的情感所系。我們要站在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高度,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堅定沿著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闊步前行。

  王曉暉指出,邁步新時代新征程,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四川新篇章,需要依靠全省各族群眾共同團結奮斗。要始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引導各族群眾不斷增強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同心共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要持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深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深入挖掘巴蜀文化中蘊含的民族團結進步印記,全面加強歷史文化宣傳教育,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更加浸潤人心。要扎實推進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抓好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認真謀劃編制“十五五”民族團結進步事業規劃,助力民族地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和全省工作布局,加快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不斷提升各族群眾生活品質,扎實推進共同富裕。要積極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斷拓寬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實踐路徑,搭建更多各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的載體平台,持續深化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讓各族群眾更好地共居共學、共事共樂。要切實加強民族事務依法治理,完善四川省民族工作政策法規,優化差別化區域支持政策,更好地依法保障各族群眾合法權益,加強民族地區社會面依法治理,確保民族地區社會穩定、長治久安。

  王曉暉指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做好民族團結進步工作,是全省上下的共同責任。各級黨委和政府及有關部門要把民族工作擺在重要位置來抓,發揮好相關機制作用,及時研究解決涉及民族工作的重大問題。要加強民族地區干部和人才隊伍建設,進一步培養好少數民族干部,建設好民族地區基層黨組織,落實好相關保障支持政策,發揮好先進典型的示范引領作用,在全社會持續營造關心支持、共同參與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濃厚氛圍。

  省領導陳煒、普布頓珠、靳磊、王雁飛、胡雲、徐芝文,各市(州)有關負責同志,省直有關部門和部分中央在川單位及省屬科研單位、高等學校負責同志,民族自治縣、民族待遇縣(區)和轄有民族鄉的縣(市)黨委或政府負責同志等參加會議。(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付真卿)

(責編:羅昱、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