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迎戰遂寧 川超今日啟幕

9月20日19︰35,2025/2026四川銀行四川省城市足球聯賽(簡稱“川超”)揭幕戰將在成都雙流體育中心打響。東道主成都錦城隊迎戰遂寧舍得干隊——兩隊激戰一觸即發。
全民參與的足球盛會
說到“川超”,它從骨子裡就透著“全民參與”的基因。聯賽以四川省21個市(州)為單位組建隊伍,隊名採取“市州+地方特色”的自主命名方式,格外接地氣。
整個賽事採取跨年賽制,分為分區賽和總決賽兩個階段,從2025年9月20日持續激戰至2026年7月。全部比賽採用主客場雙循環,這意味著整整28輪、162場激烈對決將輪番上演!首先開打的是分區賽,定於9月至12月進行,共10輪90場比賽——21個市(州)按東西南北4個賽區劃分,逐一對決。分區賽結束后,總決賽將於2026年3月至6月舉行。成都所在賽區前三名和其他三賽區前兩名,共9支勁旅將晉級終極決戰。
“川超”吉祥物“超哥”和“超妹”以熊貓為原型,展現四川特色。而球衣背后的“21”代表全省21個市(州)——這意味著,“川超”屬於四川每一個人。
揭幕戰成都對陣遂寧
揭幕戰又有哪些不容錯過的亮點?成都錦城隊與遂寧舍得干隊正面交鋒,兩隊風格迥異,卻同樣精彩!
成都錦城隊以“太陽神鳥”為徽,隊服設計融合傳統與現代——左肩神鳥圖騰,右下角九眼橋橋影,主場黃色上衣+黑色短褲,鮮明有型。隊伍由警察、教師、職員、學生等10余個行業成員組成,平均年齡僅25.5歲,年輕有沖勁。其中有8人曾入選國字號青年隊,65%球員出身本土青訓,堪稱四川足球的新生力量。
而遂寧舍得干隊,則具有不一樣的風格。隊名巧妙關聯“遂寧舍得酒”,更傳遞出“敢想敢闖、敢拼敢干”的精神氣質。這支隊伍平均年齡超30歲,陣容中藏龍臥虎:有代表四川公安出征世警會勇奪季軍的選手,也有2024年中國職工足球聯賽五人制冠軍成員,還有第十三屆全運會四川代表隊隊員——經驗,是他們的最大底氣。
值得一提的是,川超開幕式不僅能看球,更是文化的盛宴!現場特邀“黃龍溪火龍燈舞”等非遺演出,帶你在熱血競技中感受原汁原味的巴蜀風情。
一張球票開啟“川超”之旅
來成都,除了看“川超”,還能怎麼“超”?這場比賽,可遠不止90分鐘的戰斗。賽事深度融合文旅消費,雙流體育中心特意打造1.5萬平方米的足球嘉年華互動體驗區,連訓練場都設置了第二觀賽區,氛圍拉滿!
現場還推出三大主題互動區——“成都禮物”品牌區、特色產品與能量補給區、文創非遺展示區,整整70個展位等你來逛。憑比賽票根掃碼,即可領取“川超寵粉”數字文旅禮包,含雙流景區門票優惠、住宿折扣、旅游線路推薦、購物美食券等多重福利。
玩得開心,也要出行省心。賽事方優化交通組織,場館周邊新增3700個臨時停車位,並增開4條免費接駁公交專線。
所以說,這不僅僅是一場足球比賽——這是一張球票背后的文旅體驗,是“聯賽消費季”的超值福利,是從成都到遂寧、從球員到球迷的全省歡聚。川超揭幕,注定點燃整個四川!
球隊聲音
成都錦城隊:
首場遭遇戰我們已經准備好了
在19日進行的賽前新聞發布會上,成都錦城隊主教練李嘉豪表示,成都隊已經做好了充分的准備。
李嘉豪介紹了球隊組建以來的訓練重點,他指出球隊近期主要圍繞技戰術和定位球進行了針對性部署。“我相信隊員們已經做好了迎接這場比賽的准備。第一場比賽往往是一場遭遇戰,存在較多不確定因素,因此我們更關注自身發揮,努力把准備工作做扎實。”
“對我們來說,這是一場全新的比賽。”隊長劉超在發布會上坦言,球隊自集結至今僅三周,陣容構成雖以新面孔為主,但多數球員平日便在業余聯賽中保持同場競技,“很多人私下就是隊友,彼此踢球的習慣和風格早就熟悉。”這一“隱性磨合”讓球隊在短期集訓中迅速找到節奏,目前已通過技戰術合練達到“非常不錯的狀態”。他強調,盡管是聯賽首秀,但團隊已從心理和身體層面做好了雙重准備。
遂寧舍得干隊:對手實力很強,但我們有信心
“備戰川超,我們已經訓練兩周多了,整體情況都還不錯,我有信心。”遂寧舍得干隊隊員吳鬆表示。
正如其隊名,這是一支“舍得干”的球隊。隊員來自教師、警察、個體工商戶等各行各業,前期訓練階段,球隊隻有利用業余時間訓練。雖然時間有限,但球隊在組隊完成后進行了9天訓練,其中包括3天集訓,力求在比賽日將競技水平調整至最佳峰值。“我們遂寧隊經過7堂課的訓練,現在在體能上做了一定的儲備,在技戰術上面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可以說是准備充分。”遂寧隊教練徐靖鬆坦言,成都錦城隊是一支實力很強的隊伍,“為了更好地應戰,我們也提前去了解了成都錦城隊隊員們的特點,大多數的隊員我們都比較熟悉。”他表示,在20日的揭幕戰中,遂寧隊會在一定程度上做到攻防平衡。
“能代表家鄉出戰,非常榮幸,在比賽中我一定會全力以赴。”踏上出征的路途,“川超”遂寧舍得干隊隊員唐新激動地說。“我是后衛,主要是限制對手的進攻,我相信我一定可以幫助球隊取得好成績。”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陳浩 王茹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