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三大龍頭景區引領 阿壩文旅全域綻放

2025年08月25日08:25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三大龍頭景區引領 阿壩文旅全域綻放

馬爾康嘉絨鍋庄民俗傳統系列活動啟幕。馬爾康市委宣傳部供圖

選手在紅原參加騎射比賽。紅原縣委宣傳部供圖

  路徑

  打造“五個之州”

  以自駕之州帶動基礎提升

  以研學之州帶動內涵提升

  以民宿之州帶動品質提升

  以網紅之州帶動業態提升

  以好客之州帶動服務提升

  策略

  堅持“五動”

  “景區帶動”優布局

  “線路聯動”興全域

  “產業互動”增效益

  “品牌推動”拓市場

  “機制促動”強活力

  目標

  ●到2030年——

  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旅游總花費分別達到38億元、2700億元左右,“天下九寨溝·大美阿壩州”影響力和美譽度大幅提升,初步建成國際生態文化旅游目的地

  暑期一直是阿壩州旅游旺季。九寨溝景區連續20多天發布門票售罄公告,截至8月15日,今年接待游客量已突破400萬人次,創歷史同期新高﹔截至8月19日,黃龍景區年接待游客量突破200萬人次,這一成績較2024年提前14天﹔四姑娘山景區年游客接待量在7月下旬突破百萬人次。

  三大景區堪稱“頂流”,在客流量方面與阿壩州其他景區拉開明顯差距——剖析阿壩州文旅產業現狀,這樣的“月明星稀”是特色,也是短板。不久前召開的阿壩州委十二屆七次全會聚焦文旅深度融合發展,明確了到2030年“初步建成國際生態文化旅游目的地”的目標。部署的重點之一,就是想方設法彌補短板、全域發展,變“月明星稀”為“星漢燦爛”。

  如何讓“星光”更亮?記者在阿壩州多地採訪了解到,一系列景點景區提檔、旅游服務提質的創新探索正在進行。

  優化布局

  讓景區景點全域綻放

  我國共有15處世界自然遺產,阿壩州就佔據3席。但全會分析認為,這些龍頭景區串聯帶動周邊景區發展不足,輻射帶動景城景鎮一體發展不夠。例如,截至8月15日,與九寨溝景區同處九寨溝縣域內的神仙池、愛情海等景區接待游客量僅為數萬人次。

  對此,阿壩州提出“景區帶動”優布局的發展路徑。“以九寨溝、黃龍、四姑娘山龍頭景區為引領,高品質A級景區為骨架,差異化開發提升四大片區景區景點,構建‘三核’驅動、多點開花、全域綻放的文旅發展空間布局。”阿壩州委相關負責人說。

  在生態旅游和特色文化深度融合上,九寨溝縣已明確思路。九寨溝縣委副書記趙順勇表示,該縣將把神仙池、愛情海、甲勿海·熊貓園、金猴谷、九寨華美勝地、九寨雲頂、世外羅依等生態旅游景區,與舞、南坪曲子、川西藏族山歌、登嘎甘(熊貓舞)、涂墨節等特色文化結合起來,做精休閑度假旅游,做強鄉村旅游,做大演藝賽事產業,做活文博旅游。

  增強全域吸引力的同時,還要提升游客通達全域的便利度。“我們將進一步延伸縣內景區直通服務,逐步開行縣城及九寨溝核心景區至金猴谷、甲勿海·熊貓園、柴門關、九寨庄園等周邊景區的直通車。”九寨溝縣交通運輸局局長吳紹軍說,目前該縣正推動18家租車公司開通高鐵站、城區、景區之間的租車業務,100輛網約車也已獲批,將逐步投入運營。

  串珠成鏈

  讓游客處處感受美景

  除龍頭景區外,阿壩州第二梯隊的畢棚溝、蓮寶葉則、中國古羌城、黃河九曲第一灣等7個景區,近年來也呈現出強勁發展態勢。數據顯示,阿壩州共有3600余處優質文旅資源,目前尚有五分之四待開發。星羅棋布的自然、人文景觀,讓阿壩州處處皆景。為此,阿壩州順勢提出“線路聯動”興全域發展路徑。

  “簡而言之,就是要將阿壩州全域分散的景區景點串珠成鏈、並鏈成片,讓游客來到阿壩一路見景、移步換景,處處感受美景。”阿壩州相關負責人說。

  為此,阿壩州下大力氣建設“五個之州”——自駕之州、研學之州、民宿之州、網紅之州、好客之州。尤其是在打造自駕之州方面,阿壩州的目標是打造全國交旅融合先行示范區和中國最受歡迎自駕旅游目的地,並提出要把大九寨旅游草原環線、理小路自駕精品線打造成世界級旅游風景道。

  去年開通的理小路,因沿途的優美自然風光迅速走紅,被游客譽為“川版獨庫公路”。同時,理小路還串聯起畢棚溝和四姑娘山兩大景區,是一條獨特的“風景通道”。但目前,理小路距離世界級旅游風景道仍有不小差距。

  8月13日,阿壩州召開理小路沿線公服建設概念性規劃專題會議,提出要將非遺、民俗等元素嵌入理小路沿線景觀建設,並科學規劃停車場、充電樁、廁所等設施,打造零碳公路。

  分類施策

  讓保護開發舉措更精准

  根據阿壩州獨特的自然、人文、歷史等優勢資源,此次州委全會提出打造世界遺產之旅、生態康養之旅、科考研學之旅、藏羌風情之旅、紅色育人之旅、戶外探險之旅、冰雪浪漫之旅等主題線路構想。

  以紅色育人之旅為例。“紅軍長征在阿壩創造了駐留時間最長、召開重要會議最多等七個之最。”阿壩州相關負責人說,圍繞紅色旅游資源的深度保護開發,全州各地都在積極探索。

  鬆潘縣下八寨鄉是沙窩會議會址所在地。近年來當地專門組織人員前往若爾蓋縣巴西鎮考察學習。在隨后的紅色美麗村庄建設中,下八寨鄉將紅色文化植入紅谷驛站,為游客提供獨具特色的食宿體驗。“去年9月開張以來,已收入10萬元左右。”下八寨鄉致富帶頭人索郎能周說。

  據介紹,下一步下八寨鄉還將依托沙窩會議紅色文化資源,打造“新長征”夏令營品牌、紅色教育研學基地,幫助孩子們傳承好紅色基因。

  馬爾康市被譽為嘉絨鍋庄的故鄉,也是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阿來的故鄉。持續深耕“幸福鍋庄城·詩歌馬爾康”文旅IP的馬爾康市也在不斷創新。

  “與往年不同,今年的馬爾康嘉絨鍋庄民俗傳統系列活動首次邀請馬來西亞等國的舞蹈隊參加鍋庄比賽。”馬爾康市文化廣播電視體育和旅游局局長王真說,今年首設的馬爾康半程馬拉鬆賽,吸引國內25個省份和英國、波蘭等國家和地區的1450余名選手參賽,讓馬爾康的人氣、商氣、文氣、名氣得到了顯著提升。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攀 阿壩觀察 王鑫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