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全域覆蓋 業態融合 服務升級

暑期文旅迭代 換種方式玩轉北京

2025年08月05日09:50 | 來源:北京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暑期文旅迭代 換種方式玩轉北京

  游客在歡樂谷瑪雅海灘水公園玩水

  北京環球度假區2025年暑期推出“環球酷爽夏日”限定活動

平谷梨樹溝休閑谷打造 約3000米的漂流滑道

“紫氣東來”東壩騎行活動舉行

“環球酷爽夏日”限定活動中的“水花飛濺區”

  從畢業生的青春之旅到研學客群的行走課堂,從京郊的生態漫游到城市的夜間狂歡……步入8月,暑假雖已過半,旅游市場卻仍在持續走向高峰。近期,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接連發布了一系列文旅活動和主題線路,以多元供給和優質服務的“組合拳”,系統性重構市場供給體系,打造“全域覆蓋、業態融合、服務升級”的暑期旅游新格局,激活首都暑期旅游消費新動能。

  場景覆蓋

  主題線路串聯全域資源

  確認大學錄取消息后,高子文迅速買了來北京的高鐵票。“早就想去北京了,現在終於可以踏實玩了。”從老家太原來北京,最快的高鐵隻需要兩個多小時,但忙碌的高中生活讓她一直沒能實現這個心願,這次和同學結伴來京,她很興奮,早早地列好了一份體驗清單:“我要去挑戰豆汁兒,穿魔法袍在環球影城打卡,還要去798拍一張最酷的照片!”

  從高考結束到現在,北京旅游市場一直延續火爆態勢。面對不斷刷新的客流高峰,市文旅局近期推出150余場夏日主題活動、6200余場精品演出、3800余場惠民文化體驗活動,構建起覆蓋畢業季、研學游、演藝游、京郊游、煥新游等核心場景的產品矩陣,通過主題線路串聯全域資源,形成“點線面”結合的旅游消費新框架。

  在產品體系搭建上,市文旅局聚焦不同消夏場景,推出系列主題線路。“針對研學需求,我們打造了‘夏日研學走讀北京’10條主題線路,涵蓋‘進京趕考’紅色足跡、戲曲民俗、科技啟蒙等多元領域,串聯北京科學中心、石花洞景區、798藝術區等120余處文旅場所﹔面向鄉村度假需求,我們推出7條暑期鄉村旅游線路,解鎖懷柔原始森林、門頭溝高山草甸等清涼目的地,其中‘原始森林生態課堂線路’依托懷柔中榆樹店村93%的林木覆蓋率,打造自然教育與避暑休閑融合的體驗場景﹔我們還為畢業生量身定制了‘畢業季來北京的10件事’,從胡同漫步到環球影城冒險,覆蓋潮流、歷史、自然等多元體驗。”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鄭芳介紹。

  與此同時,北京各區聯動發力,形成“市級統籌+區級特色”的產品互補。比如東城區推出“何以中軸·灼見東城”10條文化探訪線,解鎖中軸線隱藏玩法﹔西城區舉辦“白塔文化周”,北京天文館開展“天文小主播”活動﹔豐台區中國園林博物館推出“園林博物奇妙夜”,通過夜游實景、夜宿博物館傳遞園林文化。通過全域協同的產品布局,北京暑期旅游市場既有全市性、系統性線路,又有凸顯區域特色的玩法,為游客提供了“按需選擇”的豐富菜單。

  客群細分

  為不同群體找到暑期適配玩法

  除了覆蓋核心場景,北京暑期旅游市場新格局的構建,還體現在對不同客群多元需求的精准對接上。針對畢業生、研學群體、親子家庭、入境游客等細分客群,北京提供定制化服務,打造了“千人千面”的旅游體驗。

  “聽說北京很多景區針對考生有優惠,我們特意帶著准考証來的!”高子文和同學來京時不僅帶著魔法袍,還將准考証、學生証都裝在了貼身的背包裡。

  的確如高子文所了解的,針對中高考畢業生北京不少景區暑期推出“免票+主題活動”雙重福利。例如,房山雲居寺、百花山等景區免門票,並開展“畢業不散場”“歡馳山間青春無限”等主題活動﹔平谷石林峽、梨樹溝,懷柔紅螺寺、雁棲湖等眾多景區也同步推出免門票政策﹔北京歡樂谷、順義國際鮮花港等提供專享優惠。此外,市文旅局配套推出的“畢業季10條線路”,更是梳理整合了適合畢業生的旅游資源,從泡泡瑪特城市樂園到長城夜游,精准捕捉畢業生需求。

  “在研學市場,我們構建了‘國內+入境’雙軌服務體系。”鄭芳介紹,國內市場方面,北京推出的10條研學線路覆蓋科技啟蒙、地質考古、紅色足跡等領域,例如: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推出沉浸式劇情研學,大興區“夜探麋鹿苑”提供科普定制服務。入境市場則聚焦歷史文化、自然生態等六大主題,推出歷史文化研學之旅、自然生態研學之旅、科技探索研學之旅、主題樂園歡樂之旅、非遺匠心傳承之旅和雙奧遺產探訪之旅等,滿足海外游客對北京多元文化的探索需求。

  面向親子家庭與大眾游客,北京強化“全齡友好”的產品供給。京郊鄉村旅游線路聚焦親水娛樂、自然探索,平谷梨樹溝開通全市首個夜間漂流,昌平靜之湖度假區推出溪谷露營、非遺打鐵花等18項活動,兼顧家長與孩子的體驗需求。

  這些多元的產品和服務,激活了細分市場潛力,讓不同群體都能找到適配的暑期玩法,推動北京旅游市場從“大眾普惠”向“精准觸達”升級。

  體驗升級

  “文旅+”跨界融合打造新場景

  夜幕降臨,位於平谷的梨樹溝休閑谷熱鬧了起來。現場大型實景水秀“平谷夜話”,利用現代舞美技術,結合音樂、噴泉、燈光、激光、投影等元素,為游客呈現了一場精彩的光影盛宴。隨后開始的夜間漂流體驗,游客可在霓虹燈帶環繞的玻璃水滑道上體驗“追光漂流”。

  以“文旅+”為核心的多業態融合,是北京暑期旅游市場的一個鮮明特征。通過“文旅+科技”“文旅+演藝”“文旅+非遺”“文旅+夜游”等跨界融合,北京打造了沉浸式、互動式消費場景,提升了旅游體驗的復合價值。

  其中,“夜游經濟”是今年暑期旅游市場的一大亮點,北京多景區推出光影與文化結合的夜間體驗。八達嶺長城、居庸關長城、慕田峪長城、雁棲湖等景區推出融合光影特效、實景演出、潮流藝術等元素的沉浸式夜游活動,打造沉浸式夜游﹔首鋼園舉辦夏日音樂會,模式口的駝鈴落日音樂季營造復古氛圍﹔亮馬河游船推出星空夜航小環線,龍潭中湖公園打造摩天輪之夜……“白天觀景+夜晚體驗”的模式,延長了游客的消費時間,激活了北京的夜間經濟。

  夜晚熱鬧的不止有景區。7月25日晚,鳥巢座無虛席。當晚,五月天演唱會在這裡上演。作為鐵杆粉,小張專程從杭州趕來北京看這場演唱會。“為一場演出赴一座城”已不再是奇聞,而是當下文旅融合的生動寫照,更是大眾精神消費升級的鮮活注腳。

  今年以來,北京演唱會市場持續火爆。截至今年7月底,鳥巢已舉辦37場次萬人以上大型演唱會,總觀演人數超200萬人次,與去年同期相比,實現大型活動場次數量、演唱會綜合收入、到場觀演人數的全面提升。演唱會不僅帶動周邊商圈熱度攀升,更在全城掀起打卡熱浪。以五月天為例,演唱會還未開始,其成員卡通形象裝置便早已空降北海公園、朝陽公園、居庸關長城、首鋼園等地,吸引眾多歌迷前來打卡。“因演而游”,演出不再局限於舞台本身,更成為城市文化魅力的放大器。

  北京一直是文藝演出市場最活躍的城市之一。這個暑期,北京更是精彩劇目不斷:國家大劇院、北京人藝等推出《第十二夜》《海鷗》等經典劇目﹔俄羅斯話劇《葉甫蓋尼·奧涅金》、冰上芭蕾《睡美人》等國外精品登陸北京﹔吉祥大戲院、正乙祠戲樓等演藝新空間帶來豐富多彩的沉浸式、互動式觀演體驗……通過“演藝+旅游”的方式,北京打造了“白天逛頂級文博、夜晚鳥巢萬人合唱”等線路,形成“演藝引流、全域消費”消費閉環,文旅市場實現了進一步的消費創新。

  服務完善

  力爭讓游客游得舒心玩得放心

  完善的服務保障是暑期旅游市場有序運行的基礎。在豐富暑期旅游產品供給的同時,北京通過延長部分景區、博物館開放時間、增加惠民活動、優化便利措施等,全方位提升游客體驗,為暑期旅游新格局提供支撐。

  今年暑期,全市致力於以惠民服務提升游客在京游覽體驗。國家圖書館“繽紛國圖”演出季等面向青少年提供親民票價甚至免費體驗﹔首都博物館、中國電影博物館、國家自然博物館等22家博物館改為周二閉館或取消閉館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北京天文館、北京園林博物館、北京藝術博物館等20家博物館擇期提供延時開放服務。

  “不到長城非好漢”,來北京旅游,登長城幾乎是游客的必打卡項目。暑假期間,針對高溫天氣,八達嶺文旅集團推出了清涼“組合拳”服務。“我們新研制推出100余種清涼消暑冰品飲品,還同步啟動路面循環洒水降溫,在景區南北索道加裝了防晒、防雨遮陽棚,讓游客高溫天登長城當好漢不再‘一身汗’。”八達嶺文旅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景區還常態化推出“夜長城”“晨長城”等沉浸式避暑體驗活動,為游客解鎖長城夏日清涼新玩法。

  暑期以來,北京各大機場、火車站人流如織,穿梭其中的外國面孔越來越多。數據顯示,7月1日至10日,北京口岸出入境人員超64萬人次,其中外國游客17.1萬人次,同比增長22.1%。面對入境旅游高峰,北京也在不斷提升相應服務,如持續推行通關便利措施,推動實現旅客進出境無感通關﹔完善24小時不打烊“北京服務”綜合服務中心功能,為入境游客提供一站式綜合服務。

  這些升級的服務舉措,從降低消費成本、提高便利程度、加強安全保障等多維度發力,力爭讓游客“游得舒心、玩得放心”。

  政企聯動

  實力“寵客”激活消費新動能

  北京暑期旅游市場新格局的構建,離不開政府與市場主體的協同發力。在市文旅局牽頭統籌下,各大景區、博物館、企業等積極響應,形成“政策引導+市場創新”的良性互動。例如,通州區推出寵客“十五條”,市民游客憑“看·見殷商”大展票根,可享受300余項優惠福利。

  北京環球度假區開啟“酷爽夏日”,游客可與小黃人、威震天“蹦水迪”﹔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北京天文館等機構推出沉浸式研學,提升文化體驗專業性﹔中國園林博物館、大葆台遺址博物館等通過“夜宿”“夜游”創新形式,增強吸引力……這些創新活動豐富了暑期產品供給,也形成了與政府主推線路的互補。

  “北京是暑期研學和旅游的熱門目的地。”北京市文旅局資源開發處處長張靖表示,市文旅局將適應市場需求,不斷打造推出更加豐富的主題化、沉浸式旅游線路,優化暑期旅游體驗,提升城市文旅服務承載力。

  從政策引領的產品矩陣到多元個性的旅游體驗,從業態融合的場景創新到服務升級的保障措施……北京旅游市場正以全新格局,迎接盛夏旅游高峰。萬余場活動構成的這場暑期文旅盛宴,不僅是對市民游客需求的精准回應,更彰顯了首都旅游市場的創新活力與發展潛力,為暑期旅游經濟注入強勁動能。

  本版文/記者趙婷婷

  攝影/記者魏彤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