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護好你的肝 這些誤區別再信

2025年07月28日08:38 | 來源:成都商報電子版
小字號

原標題:護好你的肝 這些誤區別再信

7月28日是第15個世界肝炎日。肝臟是人體最大的消化腺,承擔著代謝、解毒、免疫防御等重要任務,好比一座人體的“化工廠”,對維持生命運轉至關重要。那麼如何守護肝臟健康,大家對肝炎的認識還有哪些誤區?

1.

並非所有類型的肝炎都會傳染

病毒性肝炎具有傳染性,由肝炎病毒引起,包括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

其中甲肝和戊肝主要經消化道傳播,比如食用了污染的食物或水。

乙肝、丙肝通過血液、母嬰和性接觸傳播。

丁肝的傳播途徑與乙肝相似,與乙肝病毒同時或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基礎上才能感染。

日常工作、生活接觸,比如握手、擁抱、在同一餐廳用餐和共用廁所等無血液暴露的接觸,不會感染乙肝或丙肝病毒。

非傳染性肝炎主要包括酒精性肝炎、脂肪性肝炎、藥物或毒素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

2.

長了蜘蛛痣或肝掌是肝炎的信號嗎?

有人說,皮膚出現蜘蛛痣或肝掌就是肝炎的征兆,這種說法是真的嗎?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肝病中心主任醫師王琦表示:肝掌一定是在大魚際和小魚際部位形成的一些特別發紅的表現。很多肝掌有一個特別清晰的界限,僅僅是在大魚際和小魚際這個部位存在,非常典型。蜘蛛痣形似一個蜘蛛,一般是在前胸和頸部這些部位可能會見到,中間會有一個特別小的血管聚集區,如果拿筆尖輕輕按那個點,它周圍這些“爪子”就會全部消失。

專家介紹,蜘蛛痣和肝掌確實是慢性肝病,比如肝炎、肝硬化常見的皮膚表現,出現這些症狀和肝臟對雌激素代謝能力下降有關,導致了毛細血管的擴張,但也不能絕對認為只要有蜘蛛痣或肝掌就是得了肝病。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肝病中心一科主任醫師魯俊鋒說:其他疾病包括胃腸道疾病也可以表現為類似的症狀,所以在臨床上如果有肝掌、蜘蛛痣表現的時候,一定到醫院去做一個肝功的檢測,以排除有沒有肝炎的可能。

3.

肝炎患者沒有症狀需要治療嗎?

肝病在眾多疾病當中被稱為“沉默的殺手”,許多肝炎患者在早期甚至中期都沒有明顯不適。那麼,無症狀肝炎是否需要干預?哪些情況必須及時治療呢?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肝病中心主任醫師李明慧表示:肝炎可能70%都沒有症狀,有症狀的非常少。而且一般乙肝在活躍的時候,肝功沒有升高的人也很多。所以光做肝功的體檢也不能說明問題,一定不要認為沒有症狀,就不去做檢查和治療。如果在肝硬化之前就能抗上病毒,可能就能避免肝硬化,也能夠更大程度減少肝癌的發生。

研究顯示,慢性乙肝患者肝癌風險比常人高出15~20倍,對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進行抗病毒治療,能在較短時間內顯著降低肝癌發生風險。肝臟纖維化患者接受規范抗病毒治療3~5年,可降低罹患肝癌的風險10%~30%。

王琦說:一旦發現乙肝核酸陽性,無論轉氨酶正常與否,只要滿足年齡大於30歲,或者有乙肝肝硬化或者肝癌家族史這樣的人群,都建議治療。

護“肝”有方 這些誤區別再信

肝臟是人體的重要器官,我們一定要好好保養,但也要護“肝”有方,不能盲目相信一些傳言。

誤區一:

乙肝疫苗是嬰兒打的,成年人不需要接種

魯俊鋒:與乙肝病人有密切接觸者,還有機體免疫功能比較低下的,包括做過器官移植的、有腎透析的、患有腫瘤的病人,這些人群是乙肝的高危人群。

對於高危人群,我們通常建議接種乙肝疫苗。接種之前先要做個乙肝5項檢測,如果已經有抗體,就不需要接種了。對於乙肝抗體陰性的高危人群,建議接種乙肝疫苗。

誤區二:

乙肝經血液傳播,所以蚊虫叮咬會傳染乙肝

王琦:乙肝病毒的傳播是具備幾個條件的,要達到合適的傳播途徑和一定的病毒量。蚊虫比如蚊子,它的機體不適合乙肝病毒復制。

誤區三:

吃保肝藥物可以預防肝炎

魯俊鋒:對於已經發生肝炎的患者來說,保肝藥物能夠起到輔助的治療效果,但對於肝臟功能正常的人,保肝藥物起不到預防性的保肝效果。

央視新聞 劉哲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