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從一場火炬傳遞解碼成都:

擎起“竹夢” 帶著千萬人的夢想奔跑

2025年07月28日08:34 | 來源:成都商報電子版
小字號

原標題:擎起“竹夢” 帶著千萬人的夢想奔跑

7月26日,2025年第12屆世界運動會(簡稱“成都世運會”)火炬傳遞在川完成。這是體育賽事最具儀式感和象征意義的環節,這也是體育精神最浪漫卻又最具象的表達。

取自三星堆的“薪火”,攜著三千年歲月芳華,帶著勇氣、希望與光明,點亮了世運之光,也照亮了大城進階的光榮與夢想。

120棒火炬手擎起火焰,將“竹夢”接力相傳。他們之中,有追求卓越的運動員﹔有勇立潮頭的創新者﹔有弘揚文化的傳承人﹔更有努力生活,平凡而偉大的一線工作者。他們接棒、揮手,迎著兩側人群期待的目光,帶著千萬普通人的夢想、篤定地奔跑於城市中。

薪火傳遞,這一刻,體育精神與城市精神深深共鳴。千千萬萬成都人勇毅“逐夢”的群像,最終匯成了一座現代化人民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大樂章。

“竹夢”點燃世運會序幕!“運動無限,氣象萬千”,8月7日,開幕式見!

1

點亮“體育之光”

解碼一座賽事名城

這是世界運動會歷史上的首次火炬傳遞。

作為第十二屆世運會的東道主,成都用這場庄重而富有深意的儀式來致敬體育、致敬賽場。同時也以火焰,點亮了助推城市發展的一股重要力量——“體育之光”。

火炬手也是敘事者。“竹夢”傳遞中,他們講述著城市與體育、城市與賽事的時代新故事。

成都妹子黃張嘉洋曾在巴黎奧運會藝術體操賽場上,與隊友勇奪集體全能冠軍,一舉實現中國藝術體操奧運金牌“零的突破”!

作為首棒火炬手的她更真切地感受到了體育是通用的國際語言。“我展示的不僅是中國運動員的堅韌與風採,更是家鄉的魅力與發展”,體育像是紐帶,讓成都敞開了更大的開放之門。

“00后”足球后衛胡荷韜,見証了“金牌球市”涅槃重生,更見証了一座“賽事名城”的活力與成長。

隨著“金牌球市”招牌的不斷擦亮,“看球經濟”也不斷升溫,成為拉動消費增長的重要力量。

辦賽不隻為了比賽,還為了營城、興業、惠民。

從大運會到世運會,從馬拉鬆到湯尤杯,近年來,高能級賽事紛至沓來,擦亮了成都“國際賽事名城”的品牌,也為城市插上了發展的翅膀——

體育產業蓬勃生長。去年,成都市體育消費總規模突破750億元,同比增長超9%。今年,成都將有超80項國內外高水平賽事落地,將力爭實現全市體育消費總規模邁上800億元新台階。

惠民之路持續拓寬。以賽事惠民生,成都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3平方米, 

去年全市公共體育場館免費(低收費)開放服務健身市民550余萬人次,家門口的設施與賽事,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熱潮。

火炬一路傳遞,洒下點點火光。這閃爍的體育之光,照耀的不僅是勇攀高峰的勇毅之路,也照亮了一座“賽事名城”以人為本的不變初心。

2

點亮“未來之光”

解碼一座創新之城

國星宇航創始人陸川,是全球“太空AI”領域的引領者。當前,他與團隊正一步一個腳印,鋪設成都對未來太空與AI融合的探索。

還有締造中國影史奇跡的成都團隊——可可豆動畫影視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潘、《哪吒》配音導演陳浩、“哪吒”配音演員呂艷婷。他們的聲浪席卷全球,讓世界看到了“成都數字文創”的磅礡力量。

這些熱衷造夢的創新者,意氣風發。成為火炬手的他們,接力擎起“竹夢”,一路點亮燎原城市未來的星星之火。

這本就是一座奔赴未來的城市。

當前,成都的經濟發展正保持著高韌性、高質量、高活力。尤其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驅動起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能。

科技創新所營造的“未來”場景,如今已構成城市真實生活的一幕幕——越凡科技末端配送機器人集群入駐成都世運會,將向世界展示成都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力量﹔沃飛長空自研的電動垂直起降載人航空器從成都城市上空掠過,讓“打飛的”出行不再是夢……

創新成果爭相“涌現”的背后,是活力的呈現,也反映了一座城市厚植創新沃土的生動實踐。截至去年底,成都全社會研發投入824.12億元、同比增長12.4%,連續9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突破1.45萬家、同比增長11.5%﹔技術合同成交額達1931.26億元、同比增長27.95%……

一往無前的創新氛圍,就在活力與沃土之中,逐漸濃郁,熱氣升騰。

薪火傳遞的那一刻,創新精神與體育精神深深契合。成都用“竹夢”點亮“未來之光”,致敬創新與拼搏。

3

點亮“融合之光”

解碼一座活力之城

火炬傳遞,也是一場文化的盛宴。但在當今城市發展的語境之下,人們看到的這場文化盛宴,已不僅僅有文化的符號,而是融合了“文商旅體”,甚至融進了千行百業的、更加豐滿立體的繽紛盛宴、發展盛宴。

文化在其中活了起來,產業在其中有了亮色。

承擔這一“解碼”任務的角色,各個“能打”。

李子柒,名字即“現象”,她用“短視頻”架起一座中國傳統文化走向世界的堅固橋梁,也串聯起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短視頻創作者與電商平台,成為跨界融合的“先鋒者”。

詹姆斯·愛德華·阿亞拉,這位外籍大熊貓繁育科研專家扎根四川15載,他是大熊貓們的朋友,更是熊貓文化的推廣者,邀世界伙伴做客“熊貓家園”,讓文與旅深深融合。

大熊貓飼養員譚金淘“譚爺爺”、首位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終身成就獎的華人演員成龍……這些火炬手是文化的“使者”“傳承者”“守衛者”。他們都在用全新的方式,延伸文化的鏈條,讓場景更多元,體驗更豐富。

半個月前,中共成都市委十四屆七次全會召開,提出推進文商旅體深度融合發展、加快建設世界文化旅游名城和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新路徑,也樹起了“公園城市·幸福成都”的新品牌。

這條融合發展之路,正是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新支點、新引擎。“竹夢”一路相傳,點燃“融合之光”,照亮活力滿滿的發展之路。

4

點亮“平凡之光”

解碼一座幸福之城

“我只是個簡簡單單,平平凡凡的成都人”,焦大銀在接過火炬時,笑得無比燦爛。他曾用血肉之軀於湍急洶涌的河水中砸開車窗,救下岌岌可危的墜河者。這種精神未必宏大,卻點點滴滴筑起了城市幸福的根基。

所以,其實人人都是火炬手。

玉林街道玉林東路社區書記楊金惠、頂級焊工梁恩榮、“成電杰出學生”倪娜、阿修羅樂隊主唱靳太然……他們追求嚴謹、堅守責任、溫情善意、一腔赤誠。他們是城市裡用心生活的“你和我”,是大時代中的小確幸,絲絲縷縷匯成幸福長河。

連續16年獲評“最具幸福感城市”的成都,“幸福力”早已是城市的核心競爭力。飛速發展的進程中,這座城市始終以民為本,不離初心。在人與城的雙向奔赴間,城,更有內涵﹔人,更加從容。

去年10月底,成都啟動“開門治堵”工作。短短數月過去,成都完成了兩批次186項交通堵點治理和農村公路排危整治任務。許多堵路,就此逆襲為“通途”。

去年9月以來,“進萬企、解難題、優環境、促發展”常態化服務企業工作在成都全面鋪開。成都用更加用心的態度、更加精細的手段,“有需必應、無事不擾”,為企業紓困解難。去年,成都獲評“2024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標杆城市”。

“一城千面”的成都,正不斷充實著自身的幸福內涵。這些從容生活、千行百業的奮斗者,也用堅定的步伐,在幸福之城走出了屬於自己的小幸福。

正是這樣一場接力,深深解碼了整座城市。

體育魂、城市夢,最終的落腳點,都是幸福美好的生活。這也是成都辦賽的初衷。

火焰一路燃燒,成都的活力與風採盡收眼底,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四川圖景,成都篇章。“竹夢”點燃賽事,更照亮了大城進階之路。迎著世界的目光,成都向夢想的彼岸進發,逐浪。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王垚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