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內江把辦好民生實事、群眾可感可及作為學習教育出發點和落腳點

“分層分類”為鑰 一體推進學查改

2025年07月26日08:29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分層分類”為鑰 一體推進學查改

近日,內江市東興區石子鎮旱地壩村村民李有田騎著滿載蔬菜的三輪車,通過旱地壩大橋到重慶市榮昌區吳家鎮售賣。“有了這個大橋,去吳家鎮賣菜能省半個多鐘頭。”李有田說。

旱地壩大橋連接旱地壩村與重慶市榮昌區吳家鎮雙流村,通車前,李有田每次運送農產品,都要繞行近10公裡坑窪土路,“果子顛壞了,價錢就掉一半。”同時,河對岸雙流村2000余村民的出行、就醫、上學,常年與“繞道”“等待”相伴。

為解決兩地群眾出行難,內江市交通運輸局年初成立攻堅專班:市交通運輸局技術組解決橋墩澆筑滲水難題﹔東興區交通運輸局工作人員挨家挨戶協調施工便道征地……在多方協作下,5月初,旱地壩大橋正式通車。

這是內江推進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的一個縮影。自學習教育啟動以來,內江堅持以“分層分類”為鑰抓學習教育,針對不同層級、領域、行業、類型特點和具體情況,一體推進學查改,始終把辦好民生實事、群眾可感可及作為學習教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有形有效推動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例如,針對農村人居環境差,威遠縣新店鎮推行“六淨六順”積分制,562戶村民主動參與環境整治,130戶低收入家庭遷入安全住房。針對矛盾糾紛,隆昌市聖燈鎮將113個村民小組細分為209個微網格,退休干部與鄉賢擔任“田坎調解員”,今年已化解糾紛77起。

從田坎邊的硬化路到敞亮的便民市場,從便捷的線上審批到蓬勃的特色產業,變化不斷顯現。在隆昌市聖燈鎮梨園村新建的便民市場裡,村民王秀蓮挎著菜籃,在整潔的攤位間從容挑選。王秀蓮說:“以前趕場像打仗,擠得很。現在好了,清清爽爽。”在內江市交通運輸局辦事窗口,貨車司機張師傅輕點鼠標,10分鐘就辦完了車輛報廢更新手續。張師傅感慨:“再也不用抱著材料到處跑了。”

聚焦群眾反復反映、面上共性堵點問題的辦理過程、辦理結果、群眾滿意度等,內江進行了抽查回訪,對辦理情況不理想的提級重辦。截至目前,抽查回訪滿意率達99%以上。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宇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