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市州

千年鹽韻綻新顏:詹井村從省級貧困村到全國文明村的蛻變之路

2025年07月25日10:46 |
小字號

提到自貢,你會聯想到什麼?千年鹽都?恐龍之鄉?還是中國彩燈第一城?今天帶你解鎖一個新的“全國文明村”——自貢市沿灘區沿灘鎮詹井村。

詹井村是沿灘鎮境內一座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的小場鎮——古稱“詹家井”。轄區呈半島狀,坐落在釜溪河西岸。4.4平方公裡的土地,孕育著8個村組。先后榮獲四川省級示范村、省文明村鎮、全國鄉村治理示范鄉村、全國文明村鎮。從省級貧困村到省級示范村再到全國示范村、全國文明村。小小的土地,以鄉村振興繪就出一幅“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畫卷。

創新發展 助力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基礎。圍繞“百年詹井,幸福鄉村”的發展定位和“振興鹽韻小鎮,建設秀水花鄉”的發展理念。詹井村採取“特色產業+全域旅游”“特色產業+新村建設”產業、產村融合模式,發展現代綠色生態農業,建成了岸灘壩生態農業、嘉寶田園綜合體等千畝級產業園,打造集特色果蔬採摘、特色花卉苗木培育、休閑觀光旅游為一體的農旅融合發展基地。

黨建引領 筑牢文明根基

時代蛻變,紅色引擎是關鍵。詹井村黨支部積極發揮黨建在文明村創建上的引領作用,推動多元共治。創新實施書記“領諾+領辦+領學”工程,開設“書記講堂”培養“治村能人”,黨員干部帶頭參與,積極發揮領頭羊作用。

深挖鹽運文化底蘊,建成全市首個村史展館,編撰《詹井村志》、傳唱《詹井村歌》。利用這些有形的文化載體,催生出無形的精神力量,積極探索文明建設的有效載體,讓文明創建有了深厚的土壤。

文明新風 完善鄉村治理

移風易俗,文明新風遍鄉野。詹井村以 “全國文明村” 創建為契機,依托鹽運文化底蘊和村民自治機制,將移風易俗融入日常,用 “小切口” 推動 “大改變”,讓文明新風從 “牆上標語” 變成 “生活習慣”。

詹井村舉辦壩壩宴,倡導新習俗:不搞過多菜品,避免餐桌堆擺過盛。菜品適量、新鮮可口即可,既減少浪費,也節約開支。親戚鄰裡圍坐相聚,以交流情誼為重,不攀比宴席排場。把節約的資金用在實處,讓宴席既文明又舒心。

在沿灘區首個試點建設“家美共享超市”,讓村民紛紛變“儲戶”,通過參與鄉風文明、人居環境、志願服務、集體活動等積累相應的積分,然后用積分在“家美共享超市”兌換生活用品。“攢積分、兌好物、爭先進” 成了新風尚,積分所代表的不僅僅是獎勵,更是一種榮譽,積極向上之風永不斷。

從省級貧困村到全國文明村,“文明” 從口號變成了村民的生活方式,詹井村的蛻變不是偶然,他們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文明不是 “創” 出來的,而是 “干” 出來的 —— 用產業讓日子有奔頭,用黨建讓人心聚起來,用文化讓精神富起來。

如果你想感受自貢鄉村的新面貌,不妨來詹井村走一走——在村史展館觸摸鹽運記憶,在田園綜合體擁抱自然,在農家院裡聽聽村民的幸福故事。這裡,正在書寫著自貢沿灘鄉村振興的生動答卷。(鐘子彥 趙甜 楊嵐)

來源:沿灘融媒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