噴泉邊戲水 劃船不穿救生衣 天然水域野泳
警惕!這些“親水”行為很危險

最近高溫天氣持續,市民親水活動增多,但隨之而來的安全隱患也不容忽視。7月21日,記者走訪市內多處水域場所,發現部分市民在城市景觀噴泉、公園湖泊及天然水域游玩時存在諸多不當行為,極易引發安全事故。
場景一
城市景觀噴泉戲水 謹防漏電風險
下午3時許,天府廣場的噴泉區域,水流隨著噴頭的旋轉變換著花樣,惹來一眾行人和旅客駐足欣賞。“媽媽,快看!水噴到我臉上了!”兩個小孩舉著遮陽傘遮擋水霧,隨后他們像是發現了更好玩的事情,靠近噴泉圍欄,掬水拍臉。一旁的家長不僅沒有制止,反而舉起手機記錄這“歡樂時刻”。
噴泉的另一側,幾位觀光客也正在被這份清涼的美景感染,由於靠得太近,水霧已經將他們的衣服頭發打濕,但這並不影響心情。相反,其中一人干脆坐到了滿是水的圍欄上,開心地邀請同伴拍照打卡。
記者看到,就在他們坐下的噴泉圍欄上,兩塊警示牌醒目地標明了“有電危險嚴禁嬉水”。在記者觀察的半個多小時中,就有幾人不顧警示主動與噴泉池內水流“親密接觸”,不過,大多數游客保持了距離,遠遠地欣賞。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噴泉的水泵依賴電力系統,一旦線路老化或防水措施失效,極易發生漏電事故。因此,噴泉並非游樂設施,直接接觸存在安全隱患。
場景二
公園劃船脫救生衣 安全意識淡薄
下午4時30分,人民公園游人如織,游船碼頭風景如畫,一汪碧水伴隨著徐徐涼風,讓人心情舒爽。此時,湖面上已經有不少游客正在體驗劃船項目。另外,不少游客也正在排隊交費。在岸邊,工作人員把救生衣發到每位游客手上,協助上船的游客穿好,並仔細叮囑了各種事項。
然而記者發現,一些游客在劃出一定的距離后,在工作人員看不到的地方,就脫下救生衣。“救生衣穿著不舒服,影響拍照,而且湖水不深,應該沒事。”一位游客不以為然地說道。
“快快快,給你拍張坐在船頭的照片!”藍色游船上,年輕的夫婦正在慫恿孩子走到船頭,擺出各種姿勢拍照。這名看起不滿10歲的孩子已經脫下救生衣,大人不僅沒有制止,還笑著舉起手機:“你要擺個好看的動作,對,就這樣!”
記者在湖邊觀察了半個小時,發現大多數劃船的游客全程穿好了救生衣,隻有3組游客由於各種原因脫下救生衣,而這些人都是孩子與女士。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即便公園裡水域較淺,若遇突發狀況(如船隻傾覆、突發疾病等),未穿救生設備仍可能導致溺水,尤其是小朋友更加危險。
場景三
天然水域野泳 不明情況暗藏危險
傍晚6時許,在成都西邊的江安河邊,鋪滿鵝卵石的河灘上,三三兩兩的小朋友已經開始沉浸式玩水。
他們帶著水槍,在河道裡吸水后相互噴洒躲藏,有的穿著泳衣從岸邊跳下,在同伴的一片叫好聲中隨著水流往前游去。隨后,岸上小朋友紛紛下水,扎了猛子又露出了頭,看得人心驚。
不多時,岸邊扎了帳篷的家長也忍不住了,在淺灘上光著腳,陪著孩子一起玩水。特別引人注目的是河灘上有一個兩三歲的小男孩,帶著游泳圈一個人戲水,他的家人正淡定地坐在不遠處看手機。
記者隨便問了一個小男孩:這裡游泳危險,你家大人呢?他指了指岸邊的帳篷,說“大人同意我來的”。
記者看到,該河段水面寬闊、水流湍急,河對面有鐵欄杆圍住,這邊是綠化地,沒有鐵欄杆,僅用警示帶纏繞,大人小孩一鑽就到河邊了。
“臨邊危險,河道水急,注意安全,請勿下河”,記者指著河邊綠化帶裡警示牌上的告誡語問玩水的大人小孩,他們笑笑不答。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天然水域水文條件復雜,水溫變化、水草纏繞等均可能造成意外,不顧警示擅自下水是一件極其危險的事情。(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晨迪 文/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