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陽雁江:“數字沙盤”智慧平台筑牢汛期“智慧堤壩”

![]() |
“數字沙盤”智慧平台。資陽市委宣傳部供圖 |
今年汛期,面對城市內澇、鄉鎮地質災害的挑戰,一個“隱形衛士”正在積極發揮作用——“數字沙盤”智慧平台,該平台通過科技手段為資陽雁江筑起了防汛“智慧堤壩”。這個平台到底是如何讓城市從容應對暴雨考驗?走進雁江區應急管理局,帶大家一起揭秘這個“數字大腦”。
近日,在雁江區應急管理局,“數字沙盤”正在整合風險數據,呈現著城市易澇點實時情況、巡查人員定位等數據,119個視頻監控點位24小時監測沱江沿線重要點位、鎮(街道)內澇低窪、人員密集場所、部分重要地災點,工作人員結合最近的氣象數據,通過歷史淹沒情況,形成了8個城區易澇區、35個鄉鎮易淹沒點位分布圖,為應急調度提供“數字地圖”。
據了解,今年初,雁江區針對過去存在的汛期風險預警不精准、反饋不及時等問題,依托“數字沙盤”,搭建智慧平台。自今年4月投用后,該平台目前已在汛期順利應對多輪降雨天氣。“過去調度主要靠人力巡查,現在數字化管理后,應急管理工作減少了無效、低效巡查,效率提高了很多,實現了‘雨未下人先到’的主動防控。”雁江區應急管理局應急指揮中心負責人楊曜瑛感嘆道。
這個智慧平台是如何實現“人先到”的?以丹山鎮福興村為例,6月29日,雁江區氣象局發布暴雨黃色預警,在暴雨降臨之前,區應急管理局充分運用該平台,聯合多部門展開會商研判,依托視頻監控實時掌握的地質災害點積水情況,提前推演出可能存在的風險點﹔隨后提前向丹山鎮發出預警警報,丹山鎮黨委政府即刻調度搶險人員,提前轉移福興村地質災害點位周邊群眾,及時保護了村民的生命財產。
“我們還會依托科技的手段,用好智能平台,做好城鄉防汛減災工作,為群眾安全筑牢根基。”楊曜瑛表示,當前,全區正加快推進7個沱江水位觀測點、3個地災點位視頻接入,力爭實現重點區域監測全覆蓋,推動防汛從“被動應對”向“主動預警”轉型。(朱雨芩、馮柏瑞、劉佳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