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氟”光閃耀,“綠”意盎然

——打造自貢沿灘區氟硅新材料綠色發展樣本

2025年07月23日09:51 |
小字號

今年7月,自貢市傳來好消息:在四川省公布的2025年度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名單中,自貢市共有四個產業集群成功入選。其中,沿灘區氟硅新材料集群位列其一,成為全省13個新材料類集群中的中堅力量。這不僅標志著沿灘區氟硅產業的發展獲得了省級權威認可,也彰顯了自貢在新材料賽道上的快速突圍與強勁勢頭。

作為老工業城市,自貢正以氟硅新材料為突破口,加快構建綠色化工新體系,奮力在高質量發展中實現產業突圍。氟硅化工,這一在公眾認知中曾貼有“高耗能、高污染”標簽的產業,正在這裡完成“綠色蝶變”。

從鹽都走向“氟都”:一場深思熟慮的產業抉擇

為何選擇氟硅化工?這並非貿然之舉,而是自貢審時度勢、深思熟慮后的戰略抉擇。“綠色氟都”的提出,也絕非偶然。

2023年,自貢被授予“中國先進氟材料示范園區”﹔2025年,再度榮膺“中國綠色氟都”稱號,成為全國首個獲此殊榮的城市。三年兩塊“國字號”金字招牌背后,是自貢市委、市政府錨定新材料主導產業的堅定方向,集中力量打造千億級綠色化工集群的長遠考量。

自貢這座因鹽而興的城市,從不缺資源底氣。岩鹽儲量逾175億噸,地下鹵水達17.5億立方米,頁岩氣理論儲量超過2.5萬億立方米,為發展氟新材料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原料庫”。

更重要的是,經過數十年積澱,這裡已聚集起中昊晨光、中化藍天、昊華氣體等一批行業“國家隊”,構成了全國最完整的氟化工產業鏈之一。

此外,從機制到政策,自貢也在持續破題:化工園區“園局合一”的高效治理、“三年滿園”的系統布局、“敲門招商”的主動出擊,共同繪就了氟硅新材料綠色發展的“作戰圖”。

一條由資源優勢支撐、技術創新驅動、制度保障護航的綠色氟硅之路,正在這片老工業土地上堅定延伸。

全過程綠色管控:不讓一滴污水入河

產業發展要速度,更要綠意和溫度。沿灘區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從項目准入到建設監管,構建起全過程、全鏈條、全閉環的環保機制。提出“從你選擇沿灘起,我們就是一家人”的服務理念,為每戶企業配備“領導+專員+方案”三位一體專班,踐行“能代辦的絕不讓企業跑”等“三個凡是”承諾,打通服務保障“最后一公裡”。

而這一整套綠色監管體系,在川南新材料化工園區內被系統而具體地“長成了樣子”。園區建成了空氣微站、污水處理廠、應急池、在線監測系統等配套設施,實現與省生態環境廳數據對接。空氣有監、雨水可查、廢氣可測、污水可控,一套“監測—分析—預警—響應”機制已上線運行。園區配備三座總容積達2.4萬立方米的事故應急池,三級防控設施和一體化信息平台聯動運轉,確保突發情況下廢水廢氣“攔得住、排得出、管得好”。

“近三年來,園區未發生一起重大環境污染事件。”園區負責人介紹。2025年6月,該園區成功入選生態環境部“一園一策一圖”國家級試點園區,成為全國化工園區環境應急體系建設的“沿灘樣本”。一張嚴密運行、環環相扣的綠色“防護網”,正將這座現代化園區牢牢托舉在生態安全之上,也托住了公眾對化工產業的信任與期待。

氟硅新材料不是“高污染”,是“高科技”

從防腐涂料到醫用防護,從導電材料到新能源汽車,從軌道交通到5G通信,氟硅新材料已深度嵌入現代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不僅“無處不在”,更是眾多關鍵技術與場景中“不可或缺”的支撐力量。

“綠色”是未來發展的通行証,“高端”是產業躍升的主方向。圍繞“含氟”與“含綠”的融合賽道,沿灘區持續引入國通坤誠等一批“零碳”項目,加快構建綠色氟硅產業生態。2025年第二季度,自貢集中簽約5個重點氟硅新材料項目,總投資達26.35億元,其中3個項目落地川南新材料化工園區。

以中昊晨光等企業為例,近年來自貢持續在高端氟材料領域推進關鍵技術攻關,一批應用於5G通信、航天、醫療等前沿領域的氟硅材料成果相繼落地轉化,相關項目還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展現出氟硅產業蘊含的巨大科技價值和發展潛力。

越來越多具備“科技含量”和“綠色基因”的氟硅高端制造項目,正加速落地,讓“綠色氟都”的“綠”意更濃、“都”字更實。

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大局中,自貢沿灘正以氟硅新材料為核心支點,持續構建新質生產力新樣板。

一頭做好“強鏈補鏈”的產業文章,一頭下好“園區+鏈主+平台”的協同棋局。沿灘正全力提升“含綠量”、增強“含金量”、擴大“含氟量”,加快構建從“鹽”起步、延伸至“下游應用”的全鏈條氟硅產業生態。

從“高污染”的傳統標簽,到“低碳+高端”的嶄新形象﹔從“鹽的城市”到“智造高地”,自貢正用氟硅這一筆,重繪產業躍升的未來曲線。

這一次,人們不僅看見氟硅新材料“可以安全”,更看見它“值得期待”。一張綠色新名片,正從千年鹽都啟程,奔向世界舞台。(馮妮娜 陳思燕)

來源:沿灘融媒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