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來,逛逛成都今夏最具清涼感的展覽

2025年07月18日08:38 | 來源:成都商報電子版
小字號

原標題:來,逛逛成都今夏最具清涼感的展覽

“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7月16日上午,幾個小學生走進金沙遺址博物館的“青·韻——文物裡的中國傳統色彩美學”展廳時,十分自然地就冒出這麼一句。

在這個四川地區首場以文物為視角解讀中國傳統色彩美學的大型原創特展上,你不由自主地就會在腦海中去搜索那些與青色有關的句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雨過天青雲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

這是今夏成都最有清涼感的展覽,沒有之一。

作為國家文物局2025年度“博物館裡讀中國——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00個主題展覽推介項目,本次展覽匯集故宮博物院、湖南博物院、安徽博物院、首都博物館、四川博物院等國內20余家文博機構的200余件青色系文物,包括青玉、青花瓷、青瓷、翡翠、綠鬆石、青金石、服飾、青綠山水畫等,帶領觀眾開啟一場穿越時空的青色美學之旅。

據博物館執行策展人任華利介紹,之所以會以顏色為主題來策展,一個重要原因是金沙遺址本身就出土了不少青色玉器和綠鬆石等,頗有特色。“比如我們非常出名的那件藏品——新石器時期的十節玉琮,這次也有展出。”在此基礎上,結合青色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源遠流長的審美地位,做了這一場美麗的展覽。

從“青,東方色也”的序廳開篇,通過文獻與實物相結合的方式,首先為觀眾們系統闡釋了青色在自然、人文、哲學中的豐富內涵,初步構建起理解青色文化的認知框架。

展覽主體則分為三個有機銜接的單元:第一單元“藍田日暖玉生煙”聚焦自然饋贈,展示了新石器時代十節玉琮、商周玉璋、清代御制題詩翡翠福祿壽圖插屏、商周綠鬆石珠、清代青金石爐、瓶、盒三事等天然礦石的青色之美。

第二單元“雨過天青雲破處”轉向人工巧作,呈現了南宋龍泉窯青釉琮式瓷瓶、元代青花玉壺春瓶、清代宣統款霽藍描金團花瓶、戰國螺旋紋琉璃珠等窯火淬煉的青色器物。

第三單元“世間無限丹青手”則進一步升華至美學傳承,匯集了清代藍紗地繡八寶雲龍紋單袍、清代珠繡鳳穿牡丹綠湖縐帳檐等織物,以及清代蘇孫瞻青綠山水卷、清代沈宗騫山水圖冊等青綠山水畫。

三個維度層層遞進,通過品類豐富、造型優雅的青色系文物,完整展現了青色從自然本源到人文創作的演化軌跡。展覽在尾廳“青出於藍勝於藍”落下帷幕,通過展示四川地區的瓷胎竹編、蜀錦、蜀繡、川劇等青色非遺物品,生動詮釋了傳統色彩文化的當代傳承與創新。

值得一提的是,展覽還特別推出“青韻療愈”主題體驗,專門設置了可以直接用手觸摸的青金石、孔雀石等礦物樣本,同時設置了盲文標簽,后續還將定期舉行手語專場導覽服務,讓視障、聽障等特殊群體也能充分感受青色文化。

據悉,本次展覽將持續至10月8日。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喬雪陽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