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多地發布今年首個高溫紅色預警信號
各地多措並舉應“烤”

7月17日,南充、宜賓、自貢相繼發布今年首個高溫紅色預警信號。
這一輪高溫天氣來勢洶洶。7月16日,瀘州、遂寧兩地氣溫率先“飄紅”,7月17日一早,南充、宜賓、自貢等地也相繼“拉響警報”。從全省氣溫預報圖上看,從川東到川南,高溫天氣覆蓋了全省近半區域。
烈日之下,各地想方設法保障供電,並為群眾提供消暑納涼場所。
這一輪高溫來臨前夕,全省已經有多個500千伏、220千伏輸變電工程陸續投用。烈日當頭,多地電網設施進入高負荷運轉狀態。
7月16日晚,四川電網用電負荷突破7000萬千瓦,創歷史新高。記者了解到,當天中午,綿陽電網負荷和日用電量就已經刷新歷史紀錄,隨后巴中等地也陸續宣布用電負荷創下歷史新高。眉山電網負荷更是以386萬千瓦的最大用電負荷創下今年入夏以來第三次新高。
保障電網設備穩定運行,各地使出“十八般武藝”。在綿陽,借助遠程無人巡檢設備,工作人員足不出戶就能拉網式排查﹔宜賓給變電站裝上大型風扇,防止變壓器“中暑”﹔在德陽,中壓發電車等設備讓高溫下的電力設施作業“換線不斷電”﹔為緩解資陽北部城區供電壓力,當地完成跨高鐵線路的輸電線路架設﹔樂山“供電服務直通車”開進園區排查潛在隱患,保証工業企業正常用電。
不僅是供電行業,還有許多行業工作者在高溫下堅守。7月17日,在宜賓鹽坪壩長江大橋,四川路橋橋梁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特種工程分公司的工作人員在高溫下檢查大橋伸縮縫的安全情況,借助無人機,巡護時間大大縮短。
各地還為高溫下的戶外勞動者送上關懷。成都高新區西園街道7個工會驛站上線“夏日清涼補給站”,提供冰飲、冰淇淋及藿香正氣口服液等各類防暑降溫用品,幫助外賣小哥、快遞員、環衛工人等度過“烤驗”﹔雅安各地312個工會驛站與當地加油站、銀行、移動營業廳等場所結合,持續提供避暑、醫療等服務。
各地也在想方設法為群眾提供消暑納涼場所。達州在主城區免費開放5處人防工程納涼點,還為市民提供飲用水,准備了桌椅、棋牌等娛樂設施﹔瀘州公布了280個納涼點位,覆蓋主城區的防空洞、工會驛站、城市書房、公園、圖書館等場所,部分納涼點位還提供充電設備、微波爐等。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培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