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江市東興區:培育壯大新材料制造業 助力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盛夏時節,走進內江市東興經開區,寬闊道路兩側廠房林立,“四川澳彩”“融通高科”“晶華新材”等新材料制造企業開足馬力忙生產、趕訂單,處處呈現工業經濟發展的繁榮景象。
近年來,內江市東興區深入實施工業倍增計劃,依托本土資源優勢,全力培育壯大優勢產業集群,形成以鋰電池材料、高分子材料、膠粘材料為核心的新材料制造業產業集群,推動全區工業經濟持續穩定高質量發展。
新材料產業“乘數突破”
7月10日,在東興經開區,新近落成的奧通碳素(內江)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設備調試與試生產進入並行階段。
“目前一次磨粉和浸漬工序進入調試沖刺階段,二次加工環節已實現試生產,我們正全速推進工藝參數優化,確保今年9月全面達產。”奧通碳素(內江)科技有限公司生產部部長張劉表示。
作為東興區重點打造的半導體新材料項目,該企業聚焦半導體芯片、光伏、電火花加工等高端領域,所生產的高端等靜壓石墨主要應用於碳化硅半導體制造行業,高端電火花加工行業,3C產品模具行業,同時兼顧巨大的光伏產業,對推動綠色能源發展、實現“雙碳”目標意義重大。預計全面投產后年產能將達到1萬噸半導體級石墨。
在不遠處的四川澳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3個車間都在滿負荷生產。“我們生產的新型材料可以運用到航天、石化、家電、醫療、車用、通訊等各行各業,今年銷量很好,訂單充足,上半年產值達到1.04億元。”四川澳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行政負責人艾亮說。
據悉,該企業一期項目已全部投產,依托中石油、中石化的塑料原料,以及杜邦、巴斯夫等助劑與顏料,四川澳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致力於研發與生產新型管道專用料、新能源車專用料、5G通信天線專用料、電器筆電改性專用料等產品。
“奧通碳素”“四川澳彩”“融通高科”……在東興區,越來越多新材料制造企業落戶投產,為經濟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近年來,東興區深入實施工業倍增計劃,成功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企業,形成以鋰電池材料、高分子材料、膠粘材料為核心的新材料制造業產業集群,規上工業增加值連續2年保持兩位數增長。”東興區經開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5年上半年,東興區新材料產業同比增長33.1%。
項目落地“建圈強鏈”
作為東興區新材料制造業重點引進項目之一,青島正望新能源等靜壓石墨制品制造項目建設正快馬加鞭。項目現場,多個單體建筑主體已全面完工,施工人員正加緊進行內部施工作業,預計今年第三季度末完工。
“項目總投資約10億元,佔地116畝,計劃新建廠房約8萬平方米,建設4條新能源等靜壓石墨制品生產線。項目產品主要用於金屬材料的熔融和冶煉、正負極材料的碳化燒結,可作為光伏半導體散熱裝置。”正望新材料(內江)有限公司總經理曹雪峰說。
在晶華膠粘新材料西南生產基地,二期項目建設如火如荼。“二期項目建成后,基地將形成年產14.8億平方米新型膠粘新材料、7.5萬噸高性能可降解紙基新材料生產能力。屆時,東興區將成為上海晶華膠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全國最大的生產基地。”項目經理張二忠表示。
據了解,一系列項目的成功落地,將輻射帶動該區新材料制造業在電池關鍵材料、新型膠粘材料、先進高分子材料等細分領域縱深發展、產業集群發展,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進一步提高東興區新材料產業鏈的完整性、穩定性和競爭力,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而為了確保引進的重點新材料項目早開工、早建成、早投產,東興區成立工業園區攻堅隊,全力做好用地及水電氣、通訊、用工等要素保障。晶華膠粘新材料一期項目用14個月即完成廠房建設和設備安裝,經開區15公裡天然氣專供管道6個月完成鋪設,工業水廠3個月完成建設。
“東興區支持有條件的企業爭創專精特新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搶抓國家設備更新、智改數轉、‘省21條’等政策機遇實現提檔升級,2024年幫助新材料產業企業爭取省級以上資金超2500萬元,有力推動企業發展。”區經信和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政策護航企業發展
“通過智改數轉,大幅度提升了公司的生產效率,現在庫存周轉率提高了15%-20%,運營成本降低了20%,讓我們能夠更加靈活地應對市場需求的變化。這些都得益於東興區的政策支持。”四川新明塑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建勇感慨道。
今年以來,東興區在培育新質生產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上持續發力,出台多項產業扶持政策,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助推產業高質量發展。
“我區深入實施企業提檔升級戰略,以培育優質企業梯隊、推進智改數轉為核心,全力構建高質量發展新引擎。”區經信和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東興區今年計劃培育小升規企業8戶以上、專精特新企業1-2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戶以上。
為深度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東興區依托“重點產業鏈建圈強鏈”“我為企業找訂單”等工作部署,組織融通高科等企業參與2025年成都國際工業博覽會、中國產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等高端展會,助力企業拓市場、增合作﹔緊盯工業園區標准廠房、園區道路、水電氣網等基礎設施完善,全面提升園區要素保障能力﹔積極推行長期租賃、先租后讓、租讓結合供地新模式,加大工業用地保障和儲備力度,確保儲備“淨地”不低於500畝。
工業既是經濟“壓艙石”,也是發展新材料制造業產業集群的“主戰場”。東興區將堅持工業立區、工業強區,立主業、抓招商、擴園區、強服務,實施產業鏈項目“雙招雙引”專項行動,持續鞏固提升優勢制造業,加快構建新材料、食品加工等為主導的現代制造業產業體系,奮力書寫出“工業強區”建設新篇章。(譚琦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