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無人機“駕校”怎麼樣?拿証后真能拿高工資?

不懂就問
經 濟 熱 點 一 線 探 訪
問題
●無人機“駕校”興起,培訓拿証后真的能拿高工資?
回答
●隨著低空經濟產業不斷發展,市場對飛手及教員等人才的需求會激增,越來越多的人報名無人機培訓,希望通過考証找到好工作
●質量參差不齊是行業大問題,需要更加完善的行業監管
●無人機“駕校”確實是門好生意,但飛手就業並沒有想象的那麼“一飛沖天”
●對飛手要求高,更多還是因為應用場景不夠多
結論
●對飛手要求高,需向更多細化方向培養無人機技能人才,並不斷拓展應用場景
●隨著技術進步、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應用場景持續拓展,行業的發展一定會帶來更大的用人需求,持証人員的就業選擇也會更寬
無人機飛上天,無人機飛手的熱度同步“起飛”,最近類似“‘00后’女飛手年入40萬元”的話題在網上引發熱議。與此同時,熱度也催生了一批無人機“駕校”。相關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四川開設無人機培訓的企業及機構數量約有85家。
無人機“駕校”興起,培訓拿証后真的能拿高工資?帶著問題,近日,記者來到位於成都淮州機場附近的四川一諾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尋找答案。
行業現狀
隨著低空經濟產業不斷發展,市場對飛手及教員等人才的需求會激增
一諾通航主營業務除了航空運營支持服務、航空運輸貨物打包服務及通用航空服務等,還有固定翼飛機、旋翼機等有人機培訓。2024年上半年,“嗅”到低空經濟產業發展巨大潛力,該公司拓展無人機培訓業務,並在下半年正式招生。“目前來看,無人機‘駕校’確實是門好生意,特別是這兩年,會是爆發性增長期。”一諾通航總裁張印柯說,隨著低空經濟產業不斷發展,市場對飛手及教員等人才的需求會激增,越來越多的人報名無人機培訓,希望通過考証找到好工作。
一組數據印証了張印柯的說法。據統計,自去年開班培訓以來,一諾通航通過培訓拿証的學員數量為499人,目前仍在培訓的學員有94人,近幾個月數量還在不斷增加。
辦無人機“駕校”投入成本大嗎?一諾通航董事長陳探告訴我,成本主要有幾個方面:首先是教學無人機採購,單機價格在3萬至5萬元不等,目前公司採購了十幾架﹔其次是場地費,大概是每年2萬多元﹔再次是教員工資,月均在1萬元左右,目前有20人﹔最后是其他開銷,如無人機電池採購、無人機維修保養等費用。
張印柯算了一筆賬:2024年,按不同培訓費用計算,整體收入約為480萬元,所有成本開支約為280萬元,淨利潤約200萬元,利潤率約42%。“利潤率基本可保持在30%以上,隨著學員數量持續增加,利潤率有望再提高。”她說。
就業前景
有人嘗到甜頭,有人暫時碰壁,飛手年入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大部分是噱頭
做這門生意很簡單?張印柯否定了我的想法:“還得看資質。”中國民用航空局官網信息顯示,開辦無人機培訓,首先要有合法營業執照,此外還要有行業專項資質,包括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運營合格証、民用無人機駕駛員訓練機構合格証、空域使用許可証等。此外,教員要有相應的資格証,企業要有設備和場地合規証明。
“質量參差不齊是無人機培訓行業的大問題。”陳探說,無人機培訓行業內還存在“打著包就業名義收取高額培訓費”等問題。“很多人看到賺錢就瘋狂涌入,其實還是需要更加完善的行業監管。”
培訓拿証后工作好找嗎?真的是高工資?
有人嘗到了甜頭。“現在當教員的性價比很高,收入情況主要看其教的學員通過率,收入一個月一般有1萬至1.2萬元。”晉培陽是一諾通航的教員之一,也是這裡的畢業生。今年初,他參加中型多旋翼無人機教員培訓,並拿到執照,隨后留在該企業工作。“我現在要帶15名學員,工作輕鬆,收入也不錯。”他說。
也有人暫時碰壁。起初,楊瑞是沖著轉換職場賽道來的,可現實遠比想象殘酷。“我之前干過很多行業,看到低空經濟發展這麼好,就想換賽道。拿到飛手執照后找了幾家無人機企業,希望無縫銜接,但對方卻告訴我不僅要有証,還要有工作經驗。”
我注意到,一些已拿証飛手在社交平台吐槽:拿了証工作也不好找,一些行業存在工作周期性,並非全年都能接到活。還有從業者表示,飛手年入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大部分是噱頭,就業並沒有想象的那麼“一飛沖天”。
未來分析
隨著技術進步、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應用場景持續拓展,持証人員的就業選擇也會更寬
對此,張印柯認為,對飛手要求高,更多還是因為應用場景不夠多。“低空經濟應用場景的發展目前仍處於初級階段,很多場景都還在試點摸索,導致飛手沒有更多的選擇空間。”她說,例如無人機表演,目前僅限於表演業務,缺乏更多應用場景,對飛手而言不僅要考無人機証,還要學習編程等。“未來隨著技術進步、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應用場景持續拓展,行業的發展一定會帶來更大的用人需求,持証人員的就業選擇也會更寬。”
張印柯表示,飛手培訓業務本身也會有“天花板”。對此,一諾通航已在提前布局,比如:在培訓業務方面,朝更多細化方向培養無人機技能人才,在基礎操作之上,增設無人機吊運、無人機農噴等具體工作前期培訓,方便從業者快速扎根工作崗位﹔在應用場景方面,企業已經跟成都金堂縣郵政在無人機末端物流配送上展開合作,跟涼山州越西縣聯合打造的無人機醫療物資轉運項目即將落地。(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曹凘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