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來臨學生扎堆“摘鏡” 專家提醒:近視手術並非人人適合

暑期來臨,北京同仁醫院迎來學生“摘鏡”高峰。屈光手術科主任翟長斌表示,近視手術雖能幫助部分人群擺脫眼鏡“束縛”,但並非適合所有近視人群,術后仍需科學用眼。
昨天上午,北京同仁醫院屈光手術科驗光室前排起長隊,五六十名患者和家屬在走廊等候檢查。門診內,剛滿18歲的高三畢業生小林戴著厚厚的鏡片,顯得有些焦急。“我想趁著暑假做手術摘掉眼鏡,這樣會顯得眼睛更大,以后化妝也更方便。”她向翟長斌表達了自己的“愛美”訴求。翟長斌仔細查看了她的眼底報告,最終給出建議:“你的近視度數雖然穩定,但沒有特殊職業需求,還是建議優先選擇框架眼鏡。”
翟長斌介紹,近期就診患者以高中畢業生和大學生為主,像小林這樣因愛美、運動方便等個人需求希望手術的患者不在少數。還有一部分學生則是因報考專業對裸眼視力有硬性要求而選擇手術。“18歲以上,且近視度數穩定、年增長不超過50度,以及有明確職業需求者,可考慮進行近視手術。”翟長斌說,近視手術是醫療行為而非“美容項目”,患者需經專業評估后理性選擇。框架眼鏡安全便捷,且可隨度數變化隨時更換,仍然是大多數近視人群的首選矯正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近視手術並非一勞永逸,手術只是矯正手段,不是根治方法。”翟長斌解釋,絕大多數患者術后可長期保持穩定視力,但仍有少部分患者因術后持續高強度、近距離用眼導致近視反彈。“有些學生做完手術后,繼續熬夜學習、長時間玩手機,這樣很容易導致視力回退。”他提醒,術后仍需遵循“20-20-20”法則,即每近距離用眼20分鐘后,向20英尺(約6米)外遠眺20秒,並避免過度使用電子產品。
暑期來臨之際,翟長斌特別提醒家長和學生重視近視防控。每天保証至少兩小時的戶外活動可有效預防近視發生。對於已經近視的學生,要科學配鏡並定期復查度數變化﹔對於考慮暑期做屈光手術的學生,應選擇正規醫療機構,經專業評估后再做決定,術后堅持科學用眼。(記者柴嶸)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