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三江七河”每天上萬人垂釣
四川春季禁漁結束,相關部門加強對違規行為的巡查

“每天都有上萬人蹲在江邊釣魚,三江七河都有人在釣。”
“違規垂釣的還沒有發現,但趁機非法捕撈的有,昨晚我們就逮到了三伙。”
7月1日零時,四川春季禁漁結束,從6月30日到7月2日晚,樂山市中區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已經連續三晚加班巡查。“7月2日我們隊員巡查到凌晨4點過,排查到三個趁機非法捕撈的團伙,目前案件還在進一步調查中。”執法大隊隊員林青說,據他們估算,每天蹲在江邊娛樂性垂釣的達上萬人,大多集中在晚上9點到12點,目前沒有發現違規垂釣的情況。
開釣
宋中壩漫水橋兩側聚滿釣友
根據《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實施辦法》,全省春季禁漁期為每年3月1日至6月30日,天然水域禁止包括垂釣在內的一切捕撈。
6月30日晚9點,距離春季禁漁結束還有3個小時,樂山宋中壩漫水橋兩側就已聚滿了人,他們攜帶著漁具,提前選好心儀的位置,放下小馬扎,等待著開釣時刻的到來。
“就在橋邊淺灘處,至少有二三十人,路面上車都停滿了。”林青告訴記者,宋中壩是岷江上的一個江心島,將岷江一分為二,其漫水橋是小島連接城區的通道,橋梁兩側河水較淺,是樂山市民經常聚集的一處釣魚地。
7月1日零點,釣友們紛紛甩竿開釣,不時便有收獲。釣友吳先生首竿釣起一隻甲魚,笑得合不攏嘴,圍觀群眾也直呼“甲魚開道,運氣真好”。
起竿
“太小的不要,太大的不能要”
在宋中壩河岸上,立有垂釣管理“八不准”警示牌,上面除了寫明禁漁日期外,還寫明:不准每天釣獲物超過2.5公斤或買賣釣獲物﹔不准使用鉤寬超過2厘米魚鉤或探漁設備、視頻輔助裝置釣魚﹔不准使用含有毒有害物質的釣餌、窩料和添加劑以及活體水生生物餌料、窩料釣魚﹔不准釣獲國家、省級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誤釣后須放回原水體……警示牌下方還留有多個舉報電話。
對於這份警示,沿岸的釣友們早已心知肚明。7月2日下午,多位在宋中壩垂釣的釣友告訴記者,他們釣魚的初衷是娛樂,“太小的不會要,太大的不能要”。
話音剛落,岸邊的一名釣友唰的一聲起竿,鉤上挂著一條幾兩重的小鯉魚。該釣友將釣竿收回來,左手取下魚嘴裡的釣鉤,右手順勢將小魚丟回江裡。
圍觀的人群笑了起來,有人說“放它回去再養養”,也有人說“讓它長快點”。釣友換好餌料,重新甩竿后,回過頭來說:“我是讓它回去把家長叫來。”
前后十分鐘,該釣友在宋中壩接連釣起三條小鯉魚,但都在人們的笑聲中放回了岷江。
類似的情況在大渡河邊也存在。樂山肖公嘴冬泳廣場附近,每個釣友背后都圍著一群乘涼看釣者,由於這裡可以遠眺大佛,也有很多游客聚集。但這裡的看釣者顯然比宋中壩的人群更歡樂,他們總是在魚兒脫鉤時驚嘆一聲“哦豁”,因此,有釣友給他們取了個名字:哦豁交響樂團。
巡查
抓獲三個非法捕撈團伙
從6月30日到7月2日晚,樂山市中區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已經連續三晚加班巡查。
7月2日晚,執法大隊收到舉報,稱有人在大渡河支流違規垂釣。大隊立即改變預定的巡查計劃,派一組人繼續巡查,兩組人前往城外的舉報地,查處違規人員。
晚8點26分左右,天色漸暗,執法人員到達舉報地,經過現場排查,未發現違規行為。執法人員隨即按照最初的巡查計劃,沿著大渡河,跨過青衣江,一路巡查到張公橋外的岷江。沿途,執法人員提醒釣友們早點回家休息,注意觀察天氣、水勢,如遇到漲水,第一時間上岸,注意安全﹔漁獲物超過5斤就放回江裡去﹔遇到非法捕撈的,第一時間舉報。
林青告訴記者,禁漁結束后這三天,巡查隊員天天如此,沿著河岸一趟趟地走,一遍遍地宣講政策,抽查釣友們的漁獲物,發現違規的,便按要求進行相應的處理。
“截至目前,大隊沒有發現違規垂釣的市民,但7月2日晚,發現三個非法捕撈的團伙。”林青介紹,其中兩伙人用明令禁止的三重刺網進行非法捕撈,另一伙人用下地籠的方式進行非法捕撈,目前三個案子都還在進一步調查中。
記者注意到,大渡河、青衣江在樂山匯入岷江,峨眉河、竹公溪、泥溪河、臨江河等多條河流流經樂山中心城區。“長江十年禁漁計劃”實施以來,樂山各流域漁業資源顯著增加,2024年岷江干流樂山段,監測到的魚類從5年前的22種增加到34種。今年5月初,岷江三橋水域曾出現魚群綿延兩三公裡、聚集產卵的萬魚翻涌景象。(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杜卓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