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發力4+N,廣安攻堅千億級

2025年07月03日08:00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發力4+N,廣安攻堅千億級

  名詞解釋

  “4+N”

  百億級產業項目發展格局

  ●是指以和邦、利爾、誠信、玖源“四個百億”工業項目為龍頭,帶動N個百億級或准百億級項目共同發展

  ●這四個項目計劃總投資超500億元,全部建成投產后年總產值超1000億元、年稅收近百億元

  6月30日,誠信化工副總經理張凱軍來到位於廣安經開區的項目建設現場了解設備安裝情況。該項目已基本完成土建施工,大件設備安裝已完成92%。

  作為廣安重點培育的三大優勢產業之一,綠色化工產業近年來在廣安經開區新橋化工園區快速崛起。新橋化工園區現有規上企業32戶,年產值超億元企業12戶,其產值佔全省綠色植保產業的比重超過50%。廣安經開區也由此成為全省首批省級化工園區之一。

  當前,廣安已經定下“打造千億級綠色化工產業集群”目標。如何實現?廣安以和邦生物、利爾化學等“四個百億”工業項目為龍頭,積極構建“4+N”百億級產業項目發展格局,加快從重點產業鏈協同發展地變為主要承載地,推動產業鏈規模能級提升。

  聚鏈成勢

  以技術創新激活項目發展

  “大家注意,這次設備調試是關鍵,必須確保每個環節精准無誤。”走進廣安經開區新橋化工園區,四川金谷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金谷環保)二期項目正在調試。項目負責人朱少寧在生產車間指揮原料進場,緊盯設備運行狀態。技術人員正在進行最后檢查,為即將到來的全面投產做准備。

  “二期項目主要將餐廚廢棄油脂轉化為生物柴油,降低車輛尾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硫含量的排放。”朱少寧介紹。

  這是廣安綠色化工產業實施“智改數轉”的縮影,當前,廣安多家企業正通過技術升級實現綠色發展。四川能投以天然氣和氨為主要原料,通過產業科技創新,合成12個主產品及副產品﹔四川吉興新材料提升產品質量,聚酯切片、滌綸短纖產品銷往重慶、雲南等地﹔玖源綠色化工、誠信化工等企業實施醇氨裝置蒸汽節能改造,增設節能降碳技術改造項目。

  此外,廣安經開區還攜手四川大學等高校,支持13家骨干企業建成研發中心和技術中心,集中攻克前沿技術難題。在此過程中,廣安經開區已獲得發明專利51項、行業標志性產品13個。

  “為了高效配置資源,廣安大力實施工業倍增行動,集群式推動綠色化工產業能級提升。”廣安市政府副市長、廣安經開區黨工委書記張偉介紹。目前,廣安全市擁有綠色化工企業34家、在建企業13家,上下游企業關聯緊密,綠色化工產業集群基本成形。

  靶向破題

  多措並舉沖刺產業目標任務

  6月27日上午8點,在佑明新材料項目建設現場,項目負責人王兵召集團隊開例行的進度會,“車間組做好2-乙基蒽醌生產線測試,土建組做好綠化規整……”

  通過每天的進度會,項目組明確重點任務,解決主要難題。王兵介紹,項目現處於投產前的關鍵階段,大家正進行單機調試和聯動調試工作,打通生產流程。

  這樣的快速反饋機制,解決了生產難題。目前佑明新材料項目土建完成98%,設備安裝完成95%以上,預計7月試生產。

  以項目進度會、三方聯合辦公等為主的專班推進工作機制,是廣安經開區沖刺目標任務的舉措之一。為保障項目提質增效,廣安經開區多措並舉。廣安經開區紀工委監察室對重大項目進行清單化管理,分批次開展跟進監督,主管部門、監管部門、專責監督部門三方同向發力,為項目建設全力護航﹔四川能投永立化工採取設計院、項目方、施工方三方聯合辦公的方式,將問題、痛點和堵點轉化為提質增效的成果。

  據介紹,今年7月,廣安經開區兩大綠色化工項目——金谷環保二期項目和誠信新材料鹽鹼循環和尾氣綜合利用項目也將投產。

  聚力攻堅

  以高效服務護航企業發展

  “電通了,外線、內線都沒問題!”近日,新橋化工園區四川嘉泰海富硅基納米新材料項目(下稱嘉泰海富項目)現場,負責人蔡艷林難掩激動地與廣安經開區投資促進和企業服務中心副主任黃川握手。順利通電的背后,是一場供電難題的“攻堅戰”。

  今年5月,嘉泰海富項目建設進入收尾階段,試生產用電需求迫在眉睫。企業向廣安經開區提出,希望在6月上旬建好10千伏雙回供電線路。黃川立即深入現場調研,發現變電站原有電源點無法供電后,迅速聯系國網廣安供電公司,最終確定整合優化衛橋變電站現有電源點,架設專線直通新橋化工園區。

  與此同時,項目內自建電力線路也同步進行。廣安經開區投資促進和企業服務中心協調各方,助力企業內部自建電力線路接入工程通過驗收,保障企業按時試產。

  這是廣安經開區優化營商環境、做好要素保障的生動縮影。近年來,廣安經開區堅持當好企業的“首席服務官”,解決企業困難。在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新橋化工園區在建設初期,就規劃了完善的污水與雨水排放系統,奠定了綠色制造體系的基礎。隨著新橋化工園區污水處理廠二期、可視化污水管網、環狀供水管網等項目相繼投用,園區供排水處理能力顯著提升。此外,園區還建成金谷油脂二標段、危化品停車場配套道路、利爾產業園配套道路等路網工程,進一步完善交通體系。(張施施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羅海韻)

(責編:李強強、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