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調查局】記者調查“假3C”:電商平台仍可隨意定制“3C貼紙”

“沒有3C的充電寶都上不了飛機。”最近一段時間,3C認証成了公眾關注的話題。
不過,這卻變成了一些人眼中的“商機”。中國新聞網《民生調查局》記者在部分電商平台發現,“3C貼紙”目前仍有售賣,甚至可以隨意定制。
“3C貼紙”可隨意定制
記者近日發現,在一些電商平台上,有商家售賣具備“鐳射”“防水”等特性的“3C貼紙”。
記者以買家身份向商家詢問相關情況,對方確認,直接下單就可以購買。這意味著,任何人都可以在網上買到“3C貼紙”,且不需要任何產品証明材料。商品價格從幾十元到幾元不等。
記者6月27日晚再次通過電商平台搜索“3C貼紙”等關鍵詞時,已無法檢索到相關商品。不過,此類商品並非銷聲匿跡,而是以另一種形式在電商平台售賣。
7月1日,記者在多個電商平台發現,雖然已無法在平台搜索到“3C貼紙”相關商品,但仍存在大量“定制貼紙”“定制標識”類商家。
記者隨機在不同平台以買家身份詢問,是否可定制3C標識,得到的均是肯定回復,有商家直接詢問“要多少張”“什麼尺寸”。
“貼紙”缺失關鍵防偽信息
根據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微信公眾號“市說新語”發布的對新版《強制性產品認証標志管理要求》的解讀,修訂后的《強制性產品認証標志管理要求》自2024年1月1日起實施。
這份解讀明確,CCC標志分為標准規格CCC標志、印刷/模壓CCC標志和電子標注CCC標志三種。其中的標准規格CCC標志由指定認証機構組織印制,標志具備防偽功能,可識別、可追溯。獲証產品的生產企業憑有效強制性產品認証証書(或自我聲明)向指定認証機構購買。
中國質量認証中心網站2023年公開的《CCC標志防偽技術及檢測說明》顯示,CCC標志包含多種防偽技術,除CCC標志正面可目測的特征外,還採用隨機數碼防偽技術,使得每枚標志都有唯一的身份信息。
記者也據此在電商平台詢問商家。有商家明確表示,店鋪所售賣的“3C貼紙”沒有隨機碼。
定制“3C貼紙”屬違法行為
3C認証是一種法定的強制性安全認証制度,其目的在於保護消費者權益、維護消費者人身財產安全等。而售賣“3C貼紙”則會導致不合格產品流入市場,埋下多種安全隱患。
北京嘉濰律師事務所律師趙佔領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指出,電商平台在售賣“3C貼紙”屬於違法行為,商家定制“3C貼紙”不合法、不被允許。
CCC標志是國家強制性產品認証的專用標識,只能由獲得認証的企業在產品通過監測后規范使用,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擅自偽造、變造或冒用。商家在電商平台售賣3C認証貼紙屬於偽造認証標識的違法行為。如果商家沒有實際取得認証,卻在產品上直接印制3C標識,屬於偽造或冒用認証標志的行為。
趙佔領稱,售賣“3C貼紙”定制“3C貼紙”的商家可能面臨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罰款,沒收違法所得,吊銷營業執照等處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証認可條例》第七十條規定“偽造、冒用、買賣認証標志或者認証証書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等法律的規定查處”。《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三十八條規定“銷售者不得偽造或者冒用認証標志等質量標志”﹔第五十條規定“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的,責令停止生產、銷售,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產品,並處違法生產、銷售產品貨值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有違法所得的,並處沒收違法所得﹔情節嚴重的,吊銷營業執照﹔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中新網記者 宋宇晟 吳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