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中亞學子探秘都江堰智慧污水廠,觸摸中國水治理的智慧脈搏

2025年07月01日15:47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這真的是處理后的污水嗎?和礦泉水幾乎沒區別!”在中國鐵工投資都江堰蒲陽污水處理廠,烏茲別克斯坦大學學生西托拉洪·圖爾孫博耶娃捧著透明水樣瓶,對著陽光反復比對。

6月30日,由26名中亞青年組成的“絲路生態觀察團”走進中國鐵工投資都江堰蒲陽污水處理廠,在6萬噸/日處理規模的現代化廠區裡,觸摸中國水治理的智慧脈搏,解碼“一帶一路”生態合作的技術密碼。

這場參訪活動,既是第二屆中國—中亞峰會精神的落地實踐,更是用污水處理“小切口”展現綠色發展“大圖景”的生動范例。

全流程透明:污水變清流的科技魔術

“絲路生態觀察團”在中國鐵工投資都江堰蒲陽污水處理廠出水在線監測室,5瓶水樣構成的“水質進化史”正在講述奇跡:從第一瓶渾濁發黑的進水,到經過粗格柵攔截、DE氧化溝生物處理、AAO工藝脫氮除磷、高效沉澱池化學絮凝,最終通過紫外線消毒的出水,COD去除率達94%、氨氮去除率99%,年減排COD達2461噸。

航拍中國鐵工投資蒲陽污水處理廠。牛鵬鵬供圖

航拍中國鐵工投資蒲陽污水處理廠。牛鵬鵬供圖

更讓參觀者們驚嘆的是該廠生態魚池裡暢游的錦鯉——這些以再生水為水源的生靈,正鮮活詮釋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

在控制室, 94%的設備實現了遠程控制,100%的儀表數據實現了遠程傳輸,134個監控畫面在大屏上跳動。哈薩克斯坦大學生阿迪爾然·卡斯姆巴耶夫指著手機端的運維APP驚訝地說:“曝氣機的轉速都能遠程調節?中國的智慧水務已經到了這個程度!”廠區創新採用的“顏色管理法”讓風險辨識一目了然:紅褐色的一期構筑物與灰白色的二期工程形成視覺分區,粗格柵間等二級風險區域用橙色警戒線特別標注,按季度更新的安全風險四色圖,讓廠區安全生產管理實現了可視化閉環。

技術硬實力:500萬立方/日的水處理規模

參訪中一組數據令中亞學子震撼:中國中鐵傾力打造的生態環境系統服務商和現代城市投資運營商—中國鐵工投資在全國運營著500萬立方米/日的水處理規模,管網總長超1萬公裡,生態修復運營面積超5000公頃,服務人口規模堪比中等國家。從銀川智慧管網以行業最低漏損率實現精准控水,到武漢沙湖港從黑臭水體蛻變為城市綠肺﹔從石家庄滹沱河生態修復工程重現大河奔騰盛景,到唐山雲之苑項目繪就濱水宜居畫卷——這家資產520億元的企業,正以“廠網河”一體化模式重構中國水治理格局。

絲路生態觀察團參觀污水經過處理后喂養的觀賞魚。牛鵬鵬供圖

絲路生態觀察團參觀污水經過處理后喂養的觀賞魚。牛鵬鵬供圖

在技術創新與規模化實踐中,其全產業鏈優勢尤為凸顯。北京西紅門污水處理廠日處理4萬噸污水,年處理量近800 萬噸﹔灃西新城污泥處置項目採用 “兩段式干化+熱解氣化” 工藝,日處理污泥600噸,年處置能力達20萬噸,可消化西安市20%的市政污泥,開創固廢低碳處理新模式﹔銀川水廠分布式光伏項目實現 “板上發電、板下淨水”,年減排二氧化碳1819.4噸,推動能源清潔轉型。

據了解,都江堰供排水系統提升PPP項目總投資22.71億元,包含13個子項目,接收都江堰市全域17座存量污水處理廠和131座農村污水處理站,日處理規模18.44萬噸,治理320公裡病害管網,年節電超300萬度,同步實現技術突破與生態保護。

時空對話:治水理念上完成千年接力

“當我看到處理后的水重新流入蒲陽河,突然理解了'水旱從人'的中國智慧。” 阿迪爾然·卡斯姆巴耶夫在參觀手記中寫到。

在廠區文化牆前,中亞學子們駐足觀看都江堰水利工程與現代污水處理廠的時空對話——公元前256年李冰父子開創的無壩引水技術,與當代MBR膜處理技術在“因勢利導”的治水理念上完成千年接力。

中國鐵工投資集團旗下都江堰鐵工生態環境治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小波特別介紹道:“我們把‘一江岷水永遠清澈’作為社會責任,這和哈薩克斯坦與烏茲別克斯坦保護錫爾河的願望完全一致。”

在參觀交流中,中國鐵工投資集團團委副書記胡志華表示,希望以本次參觀交流為契機,構建常態化、多層次的平台,中國鐵工投資青年將積極拓展與中亞青年的交流渠道,推動青年思想交融碰撞、經驗共享。

絲路生態觀察團了解污水處理廠情況。牛鵬鵬供圖

絲路生態觀察團了解污水處理廠情況。牛鵬鵬供圖

這場在中鐵水務運營的標准化水廠參訪中,讓中亞青年們帶走的不僅是污水處理的技術知識,更是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認知。(姜祉旭、溫馨、李寧)

(責編:羅昱、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