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基層聯播

自貢自流井區:桂花村裡“桂花”香

2025年06月26日10:49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電商直播賦能竹編產業、老兵農場激活生態農業……以沁人心脾桂花命名的自貢市自流井區榮邊鎮桂花村,正以探路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新路徑,迎來滿村“桂花”清香扑面。

竹編非遺變“網紅” 脫貧戶指尖生金

6月24日清晨,自流井區榮邊鎮桂花村集體經濟聯合社的電商直播間已熱鬧非凡。“家人們看過來!35厘米頭層青皮筲箕22元包郵,52號鏈接搶鮮下單!”主播葉思蘭對著鏡頭麻利地展示竹編產品,彈幕區下單、回購的留言不斷閃爍。開播僅半小時,村民手工編織的筲箕、簸箕等就賣出20余件,倉庫裡堆疊如山的竹編產品正等待打包發貨。

在倉庫外,8組村民羅玉瓊剛領到300元竹編貨款,笑得合不攏嘴,“以前趕場賣竹編,一天賣不出幾個,現在村集體搞直播,我在家編竹編就能掙錢!”

脫貧群眾萬雲高的故事更具說服力——這個曾靠低保度日的農家老漢,如今每晚都在燈下破竹分篾,指尖翻飛間編出脫貧路。“現在編的筲箕能賣上好價錢,晚上越編越起勁!”他粗糙的手掌上布滿老繭,每月增收2000元的希望又讓他干勁十足。

村委會副主任王興林介紹,竹編產業的“逆襲”始於2023年。當抖音直播間等流量平台涌向傳統手工藝,村裡敏銳捕捉商機。從最初上架幾個筲箕試水,到如今開發50余種竹編產品,帶動40余戶村民參與。目前,村裡孵化的3名主播日均發貨超百單,月銷售額突破10萬元,快遞車從隔日收變為每日發,竹編產業成了村民家門口的香饃饃。

撂荒地變身“菜籃子” 綠色蔬菜直供餐桌

與直播間遙相呼應的,是村頭熱鬧的“老兵農場”。幾十名村民正將剛採摘的茄子、番茄、空心菜打包,這些帶著露水的生態蔬菜即將發往北京、成都等地。“農場的地被170多位市民認購,去年還寄了17件蔬菜到北京老兵家。”駐村第一書記毛政權透露。

作為退役軍人的毛政權,將軍人情懷融入鄉村振興,在這片希望的田野上站好人民警察的最后一班崗。他深知從南泥灣到新疆建設兵團,退役軍人在鄉村振興中義不容辭、使命在肩。毛政權響應號召,結合村裡土地撂荒、城裡老兵需求生態蔬菜的現狀,提出創建老兵農場的設想。

手指田壟間的連片菜園,毛政權打開了農場建設的話匣子。之前由20畝撂荒地起步的農場,如今已擴至80畝,規劃三期將達500畝,251塊認領地塊讓城市居民吃上放心菜,也讓40余名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農場裡還打造自助廚房,認領地塊的市民可以現場炒制剛採摘的蔬菜。“我們發揚南泥灣精神,讓退役軍人帶頭墾荒,既解決土地撂荒,又對接城市餐桌。”毛政權坦言,農場不僅提供認養-種植-配送全鏈條服務,還計劃推出鄉村壩壩宴,用村民散養的雞鴨和當季蔬菜打造鄉土美食,讓游客體驗“田間摘菜、灶頭炒菜”的農趣。農場將延伸農產品初加工產業鏈,通過電商平台讓“桂花味道”走向更廣闊市場。

黨建紅引領“產業綠” 希望田野耕出好日子

從竹編直播間到老兵農場,桂花村的蛻變背后是黨建引領組合拳的助力。村集體經濟聯合社用好鄉村振興銜接資金,既有培育百名主播計劃,為返鄉青年提供直播培訓和設備支持。又盤活土地資源打造特色農場,形成“電商+竹編”“農場+文旅”的產業矩陣。如今的桂花村,撂荒地成了聚寶盆,竹篾條織就致富網。正如毛政權感慨:“退役軍人的擔當遇上村民的干勁,就能在希望的田野上耕出好日子!”

眼下,村裡正籌備將直播間搬進鎮上集市,用雲直播帶火更多當地農副產品。當竹編的咔嗒聲與農場的歡笑聲交織,當一輛輛物流貨車的喇叭聲與村民腰包鼓起的贊嘆聲相融,這幅產業興、村民富的鄉村圖景,正成為鄉村振興的生動注腳。(尚永高、王翔鷹)

(責編:李強強、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