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市州

巴山大峽谷變裝記

2025年06月19日08:11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巴山大峽谷變裝記

6月11日,達州巴山大峽谷景區游客中心,聽見售票員說景區免門票、隻收取觀光車費時,上海游客劉虹感到不解:“不是說夏天是這裡的旅游旺季嗎?怎麼反而不收門票。”

達州市巴山大峽谷八台山文旅融合發展中心黨委書記、主任馬春霞告訴記者,近來,景區正在改造升級,密集施工,考慮到影響了游客體驗,便將免門票作為“補償”。

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提出,“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提升文旅服務品質和消費體驗”。今年以來,達州加力推進巴山大峽谷創建全市首個國家5A級景區,啟動創5A半年攻堅行動,加速項目建設、環境提升、服務提能等,景區正迎來“大變裝”。

為何變

帶動周邊文旅產業發展

“以創5A級景區為目標開展半年攻堅,不是一時興起。”馬春霞說,這是達州文旅產業發展的現實所需,也是推進景區所在地及周邊鄉村振興發展的發力抓手。

一方面,目前全省有18個5A級景區,但達州僅有15個4A級景區,尚無5A級景區,缺少一張帶動全市文旅產業發展的“金字招牌”。

從全市資源看,巴山大峽谷景區的景觀資源等最具創5A級景區的條件。“景區就是按照5A級標准建設,2023年7月還通過了國家5A級旅游景區景觀質量評價。”馬春霞說,當地種類齊全的褶皺地貌、4處較為集中的崖柏群和巴文化,被認定為景區的獨特資源。

另一方面,巴山大峽谷是一處文旅扶貧開發景區,曾帶動片區內4個土家族鄉102個貧困村9.1萬貧困人口如期脫貧。創成5A級后,有望進一步幫助片區脫貧人口增收致富,也將填補萬達開地區沒有5A級景區的空白,帶動全市乃至萬達開地區文旅產業發展。

但目前,景區在景觀和基礎設施、智慧旅游、環境衛生等方面還存在短板。為此,達州市政府出台了支持創5A專項實施方案,成立5A創建協調機制辦公室,下設綜合協調、項目建設、環境整治、品牌宣傳等8個工作組,執行“日調度、周通報”工作制度,著力提升文旅服務品質和消費體驗,爭取“首創即成”。

“眼下,我們對標3月起實施的《旅游景區質量等級劃分》國家標准補短板,對基礎設施、景觀節點、服務設施、文化內涵、智慧旅游5大類36項進行針對性提檔升級,同時全面修訂完善景區管理制度,打響文旅融合‘賦能戰’和宣傳營銷‘突圍戰’。”馬春霞介紹,8月底景區所有改造將全面完工,著力構建舒適便捷文旅設施體系。

如何變

“顏值”和“氣質”同步提升

環顧景區游客中心,多棟建筑四周打著圍欄。“正進行外立面翻新。”馬春霞領著記者走了一圈:“游客中心及停車場即將換面貌,內部配齊母嬰室等設施。”

景區內的多處景點也都在“改頭換面”,記者在桃溪谷景點看到,桃溪谷與環山棧道形成了9.6公裡的徒步環線。目前,漂流首站旅游廁所改造、漂流末站休閑亭頂瓦改造、游步道修復以及5G高速智能網絡線纜鋪設等工作正緊密開展﹔在環線開闊區域還增設了一批茶飲販售點、涼棚等,供游客休息。

改變的不僅是景區“顏值”,還有“氣質”。行走在景區,記者注意到,工作人員都身著融入土家族元素的工作服。

景區所在區域是四川唯一的土家族聚集地。達州市大巴山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國慶打開地圖導航展示給記者看——巴文化中心遺址之一的羅家壩遺址,距離景區僅五六十公裡,“巴文化是景區三大獨特資源之一。”

落實省委“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要求,讓獨特資源變獨特賣點,景區著力把塵封數千年的古文明活化呈現,擦亮巴文化IP。

劉虹做過旅游攻略,要想在川東北既看自然風光又體驗人文風情,巴山大峽谷是不二之選。“祈福儀式,就是在這裡上演的。”桃溪人家景點觀演台改造尚未完工,劉虹還是認出了地方。她保存的手機視頻裡,厚重的鼓聲在山間震顫,漁夫撒網、少女採桑、祭司祈福,游客一起唱巴山歌、跳巴人舞,十分熱鬧。

陳國慶說,景區今年新推出的“祈福巴山 萬物共生”實景互動演藝、土家婚俗非遺秀,都注重游客沉浸式互動體驗,在清明節、五一節、端午節三個假期引來同比超50%的游客。

再提質

以更好服務“圈粉”

景區游客中心背后有一條商業街,原本有民宿、茶飲、餐廳等各類商鋪,部分商鋪現處於歇業狀態。不過,街尾的“朱家小院”卻在裝修,要把二樓打造成客房。

“花了六七十萬元。”58歲的店主朱時合最近參加了兩期景區組織的服務品質提升培訓,對投資頗有信心。朱時合說,景區在改造,服務好了,生意自然就會來。

以服務品質“圈粉”游客,當地開展的兩期培訓,覆蓋一線員工及商戶代表共320人次。此外,景區還啟動“微笑服務之星”評選,優化游客咨詢、投訴處理流程,計劃重組景區旅游協會,為服務提質再添一把火。

突出高能級主體培育和高品質產品供給,馬春霞心中還有一個大膽的想法:協調在景區投資興建民宿的業主,在一定時間內給商家免租金,讓客房全部重新開起來。與此同時,景區正聯動商務部門引導社會資本投入,完善景區核心區和游客主要集散地的商業配套,通過豐富業態、優化服務,進一步提升游覽體驗。

更多物理形態之外的服務正在植入。馬春霞告訴記者,景區准備了川東土家族薅草鑼鼓以及土家錢棍舞、余門拳等。此外,景區強化科技賦能,將上線智慧導覽系統,打造數字化游覽場景,比如AI飛躍大峽谷等。(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袁城霖 達州觀察 徐洋)

(責編:羅昱、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