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 一鍵查詢最新非遺資訊
成都首個區級非遺數據庫上線

6月16日,在成都市青羊區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宣傳展示活動周成果發布會上,成都市首個區級非遺數據庫——“青羊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正式上線,將為市民提供觸手可及的最新非遺資訊。
“青羊區非物質文化遺產數據庫”整合青羊區97個非遺項目、161位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涵蓋傳統技藝、傳統醫藥、民俗等8個類別,通過數字化手段實現非遺項目的永久保存和便捷查詢,不僅為非遺保護提供了技術支撐,也為公眾了解、學習非遺開辟了新渠道。目前,市民可前往“成都市青羊區文化館”公眾號點擊“青羊非遺”一鍵查詢非遺項目詳情及最新非遺資訊。
“數據庫的發布,標志著青羊區非遺保護工作邁入數字化、系統化新階段。”青羊區文體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平台將以非遺數據庫為依托,持續開展數字化保護與活態傳承,重點完善項目申報和傳承人考核管理體系,進一步提升平台在非遺保護、傳承和發展中的支撐作用。
科技賦能非遺傳承,其意義還在於激活資源、連接價值、創造未來。如何讓豐富的文化資源與創新文旅項目深度融入產業發展,高效匹配市場需求與優質供給?發布會上還發布了一份精准的“文旅場景供需清單”,涵蓋數字文旅、體育運動、智慧平台、品牌住宿、休閑娛樂等多個領域,共計13處,其中需求清單6處、供給清單7處。
記者在清單中發現,需求清單聚焦數字文旅提檔升級,包括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基本陳列沉浸式數字展廳項目將利用先進數字技術打造獨特展示空間﹔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的“數字考官—AI杜甫聽你背詩”及唐代沉浸式AR場景項目,分別利用數字杜甫等相關資源及AR場景重現歷史。供給清單則匯聚優質文旅資源,如樂動力蘇坡體育中心作為綜合性體育運動場館為游客、居民提供優質體育運動服務,誠邀各界攜手合作。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王靜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