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高溫天氣持續 農作物咋“解渴”

2025年06月13日08:07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高溫天氣持續 農作物咋“解渴”

  連日來,四川盆地氣溫偏高、降水顯著減少。6月11日,四川27個縣(市、區)發布高溫紅色預警信號,氣象部門預計,盆地東北部未來一周仍以高溫少雨天氣為主。

  眼下正值四川水稻、玉米等大春作物的關鍵生長期。記者從多地了解到,高溫天氣導致部分地區農作物缺水,各地正通過提灌、錯峰輪灌等措施,全力為農作物“解渴”。與此同時,省水利廳指導各地因地制宜調度水源,全力保障人畜飲水安全。

  大面積糧食作物暫未受影響

  目前,四川大春作物中的春玉米進入灌漿期,夏玉米正值苗期。在眉山市仁壽縣珠嘉鎮,五谷園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開展300畝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合作社負責人李鵬說,上周開始降水減少,合作社從周邊河道提灌取水澆地,每天澆灌50畝左右。“盡管高溫造成作物缺水,但因取水方便,目前大豆和玉米的長勢未受影響。”

  近一周來,四川農業大學農學院教授王小春走訪了德陽市中江縣、綿陽市三台縣等地玉米種植大戶。“高溫干旱主要對灌漿期的玉米影響較大。目前來看,種植大戶的田塊絕大部分安裝了滴灌、噴灌等設施,大面積種植的玉米長勢暫未受到影響,但一些用水條件不好的農戶‘望天田’受到的影響較大。”

  6月中旬,川東、川南等地水稻進入孕穗期。記者從瀘州、宜賓、達州等地了解到,目前大部分稻田保水較好,一些比較干旱的地區通過周邊可用水源及時引水灌溉。在達州市渠縣渠江街道山星社區,村裡引附近流江河的水灌溉田地已有一個月,目前來看,村集體種植的300畝水稻、200多畝高粱和大豆長勢正常。

  目前,四川晚熟柑橘處於果實膨大前期。針對持續高溫晴熱天氣,6月10日,四川省晚熟柑橘特色農業氣象服務中心、四川省科技下鄉萬裡行柑橘48團、四川省農業氣象中心聯合發布晚熟柑橘氣象服務專報,提醒種植戶提前做好晚熟柑橘果園管理。例如,對灼傷嚴重的幼果要及時摘除,灼傷輕微的幼果採取措施修復,同時增加土壤覆蓋、減少水分蒸騰。“高溫天氣如果持續3—5天,灼傷幼果的情況就可能出現。”眉山市東坡區柑橘產業推進服務中心首席專家李永安說。

  不過,各地種植大戶和農業專家均認為,如果此次高溫持續時間不長,作物產量基本不受影響。四川省氣象台預計,6月11日至20日,盆地主要有兩次降水天氣過程。其中,14日至15日的降水有望讓高溫暫時“熄火”。

  因地制宜開展水源調度

  持續高溫天氣導致用水大幅增加,大型灌區骨干工程發揮著挑大梁作用。記者從省水利廳獲悉,截至目前,全省水利工程蓄水70.25億立方米,較去年同期偏多0.2億立方米,其中“10+162”大、中型水庫蓄水38.17億立方米,較去年同期偏多1.95億立方米,抗旱保供水總體情況良好。

  為應對供水需求,省水利廳指導各地按照“先生活、后生產,先人飲、后灌溉”原則,因地制宜採取水源調度、管網延伸、應急提水、打井找水、拉水送水等措施,全力保障人畜飲水安全。目前,全省已累計投入各類抗旱機具7300余台套,拉水車6300余輛次,抗旱澆地9.4萬畝,有效解決6.8萬人飲水困難。

  大春作物方面,全省水利工程已累計供水超45億立方米,大春作物已栽種5500余萬畝。其中,全省今年計劃保障水稻栽插面積2779萬畝,目前水稻栽插工作已進入尾聲,預計6月底結束。

  在我省第二大灌區——武引灌區,水稻栽插已基本結束。“如果高溫少雨天氣持續,導致旱情進一步發展,我們將在必要時對灌區開展補水、摻灌,確保水稻正常生長。”四川省武都引水工程運管中心供水科相關負責人說。

  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關注旱情發展,進一步做好與農業、應急、氣象等部門的協同,指導主要旱區高度關注管網末梢區域、地勢較高區域和分散式供水區域等薄弱環節。(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闞瑩瑩 邵明亮)

(責編:李強強、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