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興縣大池溝村反季種植30畝豌豆尖
夏天也能快樂“掐”鮮

●包括雅安在內的四川不少地區山地多、海拔高、污染少,有錯峰種植高山綠色果蔬的優勢
村民們採摘豌豆尖並掐掉開出的白色花朵。
6月6日清晨6時許,雅安市寶興縣大池溝村的10余位村民已在山坡上採摘豌豆尖。不一會兒,背簍裡就裝滿翠綠的豌豆尖。
59歲的村民楊金瓊開著小車,運送420斤豌豆尖下山。這些豌豆尖被分裝在13個筐裡,滿滿當當。新鮮的豌豆尖嬌嫩,她在每個筐上仔細地蓋上黑色薄布,以起到保護作用。小車經過之處,一股清新的香味扑面而來。
“現在賣,每斤價格能比春節那會兒高出2元左右。”楊金瓊說,這是她頭一回嘗試種植夏季豌豆尖,成功避開了冬季激烈的市場競爭。相對平穩的好價格,也減少了她過去“今天賣便宜了”“明天會不會掉價”的焦慮。這些豌豆尖將銷往成都以及雅安周邊城市的商超,終端售價能達到每斤15元以上。
通常在冬春季節集中上市的豌豆尖,如今能在夏天“錯峰出行”,主要得益於“溫差”這一關鍵因素。6日當天,成都平原氣溫近30攝氏度,而海拔約1600米的大池溝村氣溫僅為14攝氏度。
除自然條件外,當地也有意識地引導農戶“錯峰”種植,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附加值。大熊貓國家公園寶興片區佔地面積超過該縣縣域面積的81%,使得高山地區耕地資源稀缺。大池溝村黨支部書記楊宗林介紹,反季種植豌豆尖恰好填補了當地蘿卜、芥菜種植的空檔期,通過土地輪作,一塊土地能實現三份收益。
今年3月,當地嘗試種植30畝豌豆尖。氣溫升高后,豌豆尖生長迅速,很快開花。村民邊採摘邊掐掉花,以保証后續新發的豌豆尖鮮嫩。預計這批千余斤豌豆尖可為村集體新增收入9萬元。
寶興縣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曹瓊介紹,寶興還錯峰種植了金針菇、四季豆等,比市場旺季晚2至5個月銷售,價格高出市場均價的30%至50%。
四川農業大學教授龔榮高介紹,包括雅安在內的四川不少地區山地多、海拔高、污染少,沒有大規模機械化種植的條件,但有錯峰種植高山綠色果蔬的優勢。駐村干部團隊爭取到9萬元幫扶基金,用於種植包括豌豆尖在內的高山蔬菜,以豐富種類、提升產量。同時,借助寶興國家有機產品認証示范區優勢,堅持綠色種植,期待與企業合作克服運輸短板,向有機化、高端化發展。(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周海波 李婷 雅安觀察 黃剛 文/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