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成都

成都推出“政策包”支持數字文創產業發展

打造更多現象級“成都創”“成都造”

2025年06月04日07:47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打造更多現象級“成都創”“成都造”

  核心提示

  突出精准高效扶持、真金白銀投入,成都推出系列政策,推動數字文創產業高質量發展。力爭到2027年,成都數字文創產業六大核心產業總規模突破5000億元﹔到2030年,建成三大千億級產業集群,推動世界文創名城國際競爭力和全球影響力邁上新台階

  近年來,“成都創”“成都造”數字文創產品火爆出圈,持續釋放潑天流量,匯聚產業發展動能。據統計,成都市規上數字文創企業達690家,2024年數字文創核心產業總規模3819億元。

  近日,成都市數字文創產業系列政策新聞發布會舉行,推出誠意滿滿“政策包”,突出精准高效扶持、真金白銀投入,包含1個總體實施意見,以及影視產業、游戲電競產業、科幻產業、培育初創企業4個細分領域的扶持政策,著力推動數字文創產業高質量發展。

  點擊:“影視17條”打造全國影視動漫創制高地

  “除《哪吒》系列電影外,近年來,成都還涌現出《熊貓計劃》《那個不為人知的故事》《故鄉,別來無恙》《家裡家外》等一批精品力作,充分說明成都具備打造頂級影視IP的全產業鏈能力。”會上,成都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閔楠介紹。

  在此背景下,成都市委宣傳部牽頭制定了《成都市促進影視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由鼓勵影視精品創作生產、完善影視產業生態發展、做優做強動漫科幻影視產業、鼓勵人才引進和培育四大板塊組成,共17項舉措,旨在打造全國影視動漫創制高地。

  閔楠介紹,“影視17條”注重“全鏈條”“體系化”支持,涵蓋了劇本孵化、內容創作、取景拍攝、后期制作、宣發播映、衍生品開發等影視全產業鏈,以及園區建設、投融資支持、服務平台打造、人才孵化培育等體系化構建,全方位為企業發展壯大賦能助力。

  真金白銀投入是新政策的另一大特點。在創作生產階段,對精品項目最高給予超2100萬元扶持﹔在公映播出后,對獲得重要獎項、取得優秀播映成績的影視作品最高給予1000萬元獎勵。閔楠特別提到,“影視17條”與四川省、成都市所屬區(市、縣)已有政策三級聯動、優勢互補,同一項目均可疊加享受補貼和獎勵。

  點擊:“科幻13條”打通從創意到產業化的閉環

  “天問”華語科幻文學大賽、中國(成都)國際科幻大會……近年來,成都前瞻布局科幻產業,受到社會廣泛關注。此次推出的《成都市推進科幻內容高質量創作與轉化的若干政策》提出13條政策措施,是全國首個城市級科幻內容創育扶持政策。

  “科幻13條”從打造高能級科幻產業集群、激勵高水平科幻內容創作、實現多元化科幻IP轉化、塑造國際化成都科幻品牌、建設高品質內容創育生態5個維度提出具體舉措。成都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張敏介紹,“科幻13條”覆蓋“創作—孵化—消費”全鏈條,打通從創意到產業化的閉環。

  具體來看,在創作端,支持科幻文學、影視、游戲、舞台劇、學術理論等多類型內容創作,網絡文學、海外翻譯作品亦納入扶持范圍,單部作品最高扶持10萬元,重點鼓勵融入天府文化元素、體現成都城市特色的精品作品創作﹔在轉化端,對成功落地轉化的國內外優質科幻IP,分別按照版權交易實際成交額的20%、10%給予版權受讓方、出讓方一次性資金支持,同一 IP交易雙方最高支持150萬元﹔在消費端,支持優質IP在文娛旅游、沉浸場景等多元領域落地,鼓勵科幻消費場景改造,按項目投入的20%給予最高50萬元的一次性補貼。

  點擊:“游戲電競15條”實施“三大計劃”建設電競文化之都

  近年來,成都電競產業發展迅速,電競文化之都建設成效凸顯。成都市體育局副局長盛鋼介紹,本次推出的《成都市推動游戲電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涵蓋支持電競賽事舉辦、電競俱樂部加快發展等15條具體措施,將實施“三大計劃”,推動電競產業高質量發展。

  首先是電競賽事多層次打造計劃,對落戶成都的知名國際、國內、本土品牌電競賽事,給予最高800萬元、300萬元、500萬元支持。

  其次是實施專業化電競場館提升計劃,對新建或改建的專業電競場館,按實際投入的30%給予支持,最高可達1000萬元。對每年舉辦電競賽事20場次以上且達到一定規模的電競場館,給予場館運營方最高100萬元的支持。同時,對產業要素集聚的電競產業園區,每年給予運營機構最高200萬元獎勵。

  最后是實施高水平電競俱樂部引育計劃,對冠“成都”隊名,參加國際、國內高水平電競賽事的職業俱樂部,按賽事成績給予單賽季最高300萬元獎勵。

  點擊:初創企業扶持10條舉措當好企業的“成長伙伴”

  “近年來,成都創新創意氛圍濃厚,產業生態不斷健全,‘一杯咖啡’的時間,就可以鏈接上下游資源。”會上,成都市文廣旅局副局長魏湘軍說。

  從“點子”到“項目”到“品牌”,大批數字文創優秀人才帶創意、帶技術、帶項目來蓉發展,產業創新活力、發展動力不斷增強。為更好滿足初創企業從靈感迸發到產品孵化的全流程需求,《成都市關於培育發展數字文創初創企業的若干政策》面向開辦落地、融資擴張、項目孵化、市場拓展等關鍵環節提出10條具體支持舉措,當好企業的“成長伙伴”。

  例如,對於成立6個月至3年內、具備創新創意實力的小微初創企業,“開辦即享”2萬元補貼﹔鼓勵數字文創初創企業研發新技術、開發新產品,研發投入達到一定水平,按照研發費用的10%給予最高20萬元補貼﹔建立項目孵化“跟蹤陪跑”機制,每年遴選一批重點項目,分3年按照30%、30%、40%的比例累計給予100萬元資金扶持。(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亞飛)

(責編:章華維、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