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市州

一至四月,眉山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繼續領跑全省

2025年05月29日07:58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眉山工業,何以揚眉?

增速領跑

  ●1—4月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0.2%,領跑全省

  產業突破

  ●“1+3”主導產業規模555.8億元,同比增長15.2%

  項目支撐

  ●通威太陽能眉山四期項目等重大產業項目投產

  ●1—4月新簽約項目85個,總投資538.2億元

  創新服務

  ●首創稅電指數貸、眉州質量貸等金融產品

  ●設立總規模200億元的產業引導基金

  近日,記者從四川省統計局獲悉,今年1—4月,眉山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0.2%,再度領跑全省。

  今年一季度,眉山以24.3%的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奪魁”,是全省唯一增速超過20%的市州。

  分析眉山工業發展動力,這樣的速度並非統計數字的曇花一現,而是源於發展模式的深刻變革。

  A

  主導產業“前瞻落子”,龍頭企業“風口掘金”

  今年1—4月,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1%,眉山“跑”快了13.1個百分點——“1+3”主導產業規模達到555.8億元,同比增長15.2%。

  “跑”得快的背后,是眉山在鋰電、光伏行業的前瞻性布局和市場的雙輪驅動。

  眉山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三年,當地先后引進了美國雅保、中創新航、杉杉科技、天賜材料等鋰電產業龍頭企業。2024年,通威太陽能眉山四期項目、雅保年產5萬噸氫氧化鋰鋰電池材料項目、四川協鑫鋰電年產36萬噸磷酸鐵鋰儲能材料項目等一批重大產業項目投產。

  市場機遇的把握同樣關鍵。今年1月發布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開發建設管理辦法》提出,5月1日前並網投產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仍可享受“全額上網”補貼模式。國家發展改革委與國家能源局2月也發布通知,自6月1日起,新增風電、光伏、儲能項目將全面參與電力市場交易,不再享有固定電價與保障並網電量。這些政策促使企業趕在6月1日前加快光伏、儲能項目的建設與並網,形成了上半年集中趕工交付的“搶裝潮”。

  來自國網眉山供電公司的數據顯示,1—4月,眉山第二產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9%。通威太陽能、協鑫鋰電、中創新航等新能源新材料產業企業均在擴產。

  此外,新能源汽車銷量走高帶動動力電池需求激增,眉山鋰電行業產值在一季度整體拉升達46.5%。協鑫鋰電生產和銷售磷酸鐵鋰正極材料1.64萬噸,二季度開始每月產量將近1萬噸,已接近設計產能極限。

  “正是眉山主導產業需求向好,以及政策與良好營商環境帶來的增量,讓眉山今年以來工業增速持續領跑。”產業經濟決策智庫雨前顧問副總裁韓奎說。

  B

  用好“千裡馬”戰術,以耐力謀速度

  眉山“一季度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24.3%”的優異成績,讓不少人驚為“黑馬”。但眉山揚眉,絕非偶然。從2000年撤地建市時僅有8戶市屬工業企業,到目前連續5個季度領跑全省,其背后是25年如一日的“千裡馬”式耕耘。

  立遠見,做工業“特長生”而非“全能王”。面對新能源浪潮,眉山市提出發展“1+3”產業,“1”就是新能源新材料產業。聚焦龍頭加強招引,眉山引入了一大批鋰電龍頭企業,打造了成都都市圈范圍內唯一全產業鏈發展的鋰電集群。

  磨耐力,陪伴企業“十年磨一劍”。2016年,眉山博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時,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但眉山並未因此而忽視培育。如今,其硅酸釔镥產品在國內市場佔有率82.2%,全球市場佔有率30.8%,去年入庫稅金3017萬元。今年初,公司獲得多國硅酸釔镥閃爍晶體(LYSO)專利的獨家使用權,進一步鞏固了在LYSO商業應用領域的全球領導地位。

  強韌性,以“鏈”為“甲”抵御風浪。眉山確定8條產業鏈、14個細分賽道,在重點攻堅中塑造成鏈集群、佔據高端的競爭優勢。以晶硅光伏產業為例,2019年通威太陽能落戶眉山,項目投產不到兩年,眉山公司實現產值超100億元,成為眉山市首家百億企業,助推新能源產業集群發展。

  用巧勁,服務好地方發展“頂梁柱”。100多名企業代表與市委書記、市長同在一個微信群,有問題立時響應﹔設立總規模200億元的產業引導基金,全國首創稅電指數貸、眉州質量貸等金融產品,為企業“澆灌”金融“活水”﹔一場場面對面的政策對接會、一次次產業鏈的“咖啡時間”座談會,通過“一企一策”“一鏈一會”精准服務,深入企業送政策、解難題……

  把“速度”種在“耐力”的土壤裡,才能在區域競爭中實現從“耐力積累”到“速度爆發”的跨越。

  C

  創新激發活力,跑出穩健節奏

  拿下“增速冠軍”后,眉山工業這一景氣周期,能否長久?

  一方面,這取決於當地主導產業的景氣周期。韓奎認為,中國在光伏鋰電領域形成了從技術標准到產業鏈各環節再到設備產線的領先優勢,新能源新材料仍有望保持增長態勢。

  “當前正在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眉山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認為,眉山的優勢將被進一步放大。

  其次,看是否著眼未來。韓奎注意到,眉山已因地制宜遴選新型儲能、低空經濟、生物制造作為具備戰略導向、時代特征、眉山標志的未來產業賽道。第二十屆西博會上,眉山便帶著“1+3”產業與低空經濟、生物制造、新型儲能三大未來產業集中亮相。

  眉山全市還開展投資促進活動上百次,各區縣“一把手”集體出動,招商足跡遍布北上杭浙深等地區。“產業鏈缺什麼就招什麼,項目潛力巨大。”眉山市經濟合作局局長周波介紹,1—4月,85個新簽約項目的合同金額達538.2億元,“千億目標”進度條已過半。

  此外,還要看創新優勢布局。眉山市新能源新材料融合創新中心入選工信部重點培育中試平台,成為省級中試平台。入駐項目13個,已成功轉化3個。

  眉山市委在今年初研判認為,眉山正處在工業將強未強、不進則退的關鍵階段,邁過去就能發生蝶變,打下長遠發展的堅實基礎,邁不過去就會錯失時代機遇,在區域角逐中日漸平庸。要堅持工業為先制造為要,以工業大發力推動經濟大提質發展大跨越。(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徐莉莎 底伊樂)

(責編:章華維、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