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到來如何平衡防晒與補鈣?

15日,成都一女子因長期過度防晒導致體內維生素D缺乏,出現嚴重骨質疏鬆,在睡覺翻身時因輕微動作引發骨折的新聞在網絡上引發關注,話題#女子因過度防晒睡覺翻身時骨折#沖上了同城熱搜第一。評論區內,到底應不應該防晒成了大家討論的焦點之一。夏天到來,我們應該怎樣兼顧防晒和維生素D、鈣的補充?記者採訪到了相關專家。
記者了解到,人體內源性維生素D約80%在皮膚表皮合成,在中波紫外線UVB的作用下,皮膚中7-脫氫膽固醇經非酶光解反應轉化為維生素D,進入血循環后,經過肝臟、腎臟形成活性維生素D3。而谷物含有的麥角固醇,被人體吸收后也要經過紫外線的照射轉變成維生素D2。
“維生素D3和維生素D2是骨骼代謝的重要物質,能夠促進小腸對鈣的吸收並促使骨骼的形成,所以說晒太陽能補充維生素D,還可以補鈣,預防和改善骨質疏鬆。”成都市第七人民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黃歆表示,很多人覺得夏天晒太陽容易晒傷,但實際上夏季防晒,隻需避免長時暴露在陽光下,選擇合適的時間、時長就能有效避免皮膚晒黑、晒傷。
據成都市第七人民醫院皮膚科&醫學美容中心主治醫師孫雅介紹,上午10點到下午2點之間是紫外線最強的時間段,出門需進行嚴格防晒。日常可以選擇太陽傘、遮陽帽、防晒衣等進行物理防晒,或涂抹SPF30以上、PA+++的防晒霜。但上午8點到10點和下午5點到6點以后,可以將部分皮膚暴露出來,15—30分鐘左右基本能滿足維生素合成需求。
孫雅提醒,在晒太陽的過程中,如果出現輕微燒灼刺痛、面部泛紅等症狀,很可能是輕度晒傷。如果出現脫皮、大面積泛紅等,則表明晒傷情況較嚴重。“發生晒傷后,應立即脫離日晒環境,使用流動的15—20℃清水沖洗晒傷部位15—30分鐘。若不便沖洗,可用濕毛巾或冰袋(需包裹薄毛巾防止凍傷)進行冷敷。若出現發熱、寒戰、惡心、頭暈等全身症狀,皮膚紅腫、疼痛持續加重,水疱破裂后出現化膿等感染跡象則需盡快就醫。”(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胡瑰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