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款“四川造”產品亮相中國品牌日四川活動

“現在,讓我們一起通過三款產品,感受四川品牌新勢力!”5月9日晚,中國品牌日四川活動——“魅力天府品牌之夜”活動現場,主持人的這番話,吊足了現場觀眾的胃口。
這三款產品,分別是全球首個氮化鎵量子光源芯片、剛剛試飛成功的“混江龍”水陸兩棲無人機和國內首創的e-Flash放療設備。而它們,也是四川向“新”求質的縮影。
故事:
堅持創新研發用好技術打造好產品
在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看來,這三款“四川造”產品,從一批能影響和改變未來的新技術品牌產品當中脫穎而出,是“四川造”產品向“新”而行的代表。
此言非虛。電子科技大學教授、天府絳溪實驗室量子互聯網前沿研究中心主任周強介紹,作為全球首個氮化鎵量子光源芯片,其實際尺寸僅有0.14平方毫米。更為重要的是,該芯片的發光范圍、出射亮度、糾纏質量等指標均處於國際先進水平。
長期以來,無人機水上起降是業界的難題之一。四川騰盾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解決方案部部長余炎帶來的是最新研制並完成起飛試驗的“混江龍”水陸兩棲無人機。這款無人機,既能在傳統機場跑道上起降,又能在水面、公路、草地等多種復雜環境中升降,其水上起飛重量為650公斤、航程可達2800公裡,是我國無人機技術在水域起降領域的新突破。
“1秒鐘就能完成癌症患者的放射治療,還能降低30%—80%的副作用。”長虹旗下中玖閃光醫療科技有限公司e-Flash負責人楊沁,講述了一個從“0”到“1”的故事。今年3月,該公司研制的國內首台e-Flash放療設備正式進入臨床試驗階段。其背后是四川科研人員持之以恆的原始創新,把設想變成了理論和可能。
目前,在取得階段性成果的基礎上,長虹中玖閃光已經啟動全球首台超高劑量率X射線工程樣機攻關,計劃在2025年完成整機研制。楊沁說,這代表著在放療領域的技術革命中,四川處於領先位置。
啟示:
堅持產學研一體好技術從書架走向貨架
這三款新產品帶來了哪些啟示?在大家看來,關鍵在於堅持產業創新融合發展。
“我們的技術能夠走向應用端,關鍵在於密切關注市場需求。”楊沁說,長虹中玖閃光在研發e-Flash放療設備時,聯合全國29家科研單位和醫療機構集中攻關,“確保研發的每一步都有終端用戶的參與,讓他們從需求端來引導研發方向。”
在周強看來,業界曾對量子科技成果“隻聞其聲”,相關技術一直擺在“書架”上。因此,技術團隊在研發相關產品之前,對相關企業進行了密集走訪,“下沉到生產車間去,問一問他們的需求,並邀請他們來參與研發。”這些做法,很快讓量子科技從技術變成了產品。目前,周強團隊已經研發出批量應用在“銀杏一號”量子互聯網實驗床中的量子光源。
余炎介紹,2016年才創立的四川騰盾科創股份有限公司,能在短時間內成長為國內智能飛行器研發制造及其應用技術發展的頭部企業,靠的就是把實驗室建立在生產線上。
“隻有生產者才知道客戶的需求,才能想方設法滿足客戶的需求,才能驅動科技創新,為技術轉化提供更多的平台。”余炎說,目前,四川騰盾科創股份有限公司已獲得273項授權專利和36項軟件著作權。(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成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