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出台15條措施支持創業帶動就業
創業擔保貸款個人申請額度提高至50萬元

擴大創業補貼覆蓋范圍,提高創業擔保貸款額度,陪跑培育與失敗幫扶並舉……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支持創業帶動就業的若干政策措施》(下稱《政策措施》),提出15條具體舉措支持創業,並於5月1日起施行。這是四川第一個支持創業帶動就業的綜合性政策,為什麼要出台這些舉措?這些舉措有什麼亮點?5月8日,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相關負責人進行了解讀。
15條措施
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目前我省受經濟下行壓力、外部環境變化等多重因素影響,就業形勢依然嚴峻復雜。”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為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形成以創業集聚產業、以創業帶動就業的創業生態,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牽頭起草了《政策措施》。
《政策措施》聚焦財政政策支持、稅收金融支持、創業支持體系、創業服務保障四大方面,提出15條具體舉措——
強化財政政策支持方面,提出加大創業信貸支持力度、優化擔保基金運作模式、優化創業補貼政策等3條措施,通過提高創業擔保貸款申請額度、擴大創業補貼覆蓋人群,加大財政支持創業力度。其中,創業擔保貸款個人申請額度由30萬元提高至50萬元、小微企業申請額度由400萬元提高至600萬元。首次創辦小微企業或從事個體經營的,自登記注冊之日起,正常運營6個月以上的,給予創業補貼5000元﹔正常運營18個月以上的,由各地根據創業規模、創業所處階段、吸納就業人數等因素再給予創業補貼,最高不超過1萬元。
加強稅收金融支持方面,提出落實個體經營稅收優惠政策、實施企業擴崗稅收減免政策、發放穩崗擴崗專項貸款、引導基金支持創業等4條措施,鼓勵商業銀行設立金融助企穩崗擴崗專項貸款,對穩崗成效好的企業在授信額度、貸款利率等方面給予優惠。
健全創業支持體系方面,包含加大創業培訓力度、支持返鄉入鄉創業、支持創業企業人才引育、加強創業師資隊伍建設等4條措施,提出將創業培訓覆蓋對象擴大到全部有創業需求的勞動者,對返鄉入鄉創業的重點群體和企業給予政策支持。
優化創業服務保障方面,提出搭建創業資源對接平台、加強創業孵化載體建設、加大對創業失敗人員幫扶、營造鼓勵創業社會氛圍等4條措施,通過舉辦賽事活動、加強創業資源交易展示、提供創業場地支持、鼓勵開發創業領域商業保險等,構筑全方位創業服務保障。
四大亮點
覆蓋整鏈條創業支持體系
“此次出台的政策,在系統集成近年來我省出台的系列政策措施和充分借鑒吸收兄弟省份有益經驗基礎上,形成從創業政策支持、體系構建到服務保障的完整支持創業措施。”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四川第一個支持創業帶動就業的綜合性政策,《政策措施》具有四大亮點——
集成政策全面支持。《政策措施》對近年來實施的創業政策進行全面評估,將行之有效的舉措繼續保留,並通過擴圍、提標、增效等方式合理優化,系統提出涉及財政扶持、稅收優惠、金融支持、創業培訓、租金減免、人才引育、創業保障等全方面、多維度、整鏈條的創業支持體系。
突出重點精准施策。《政策措施》將不同勞動者不同創業需求分項細化,提出針對性措施。對重點就業群體,提出將創業培訓覆蓋對象擴大到全部有創業需求的勞動者,將創業補貼覆蓋對象擴大到離校5年內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返鄉入鄉農民工、自主就業退役士兵等措施﹔對優質創業項目,提出搭建四川省科創通平台、加強創業資源交易展示等措施﹔對創業失敗人員,提出開發創業項目商業保險產品、納入社會救助體系等舉措。
發揮正向激勵作用。《政策措施》對穩崗實際效果好、就業帶動力強的創業企業,引導政府資源和社會資本予以傾斜支持。例如,將原來的一次性創業補貼政策,優化為根據企業吸納就業人數等情況分段補貼辦法﹔對不裁員或少裁員的企業,發放穩崗擴崗專項貸款,給予貸款利率優惠、無還本續貸等傾斜支持﹔對創業孵化基地,根據載體入駐創業項目數量、孵化效果和帶動就業成效予以獎補。同時,《政策措施》明確,對創辦市場主體吸納就業多、產業帶動效果明顯的創業者,給予激勵表揚。
硬化措施壓實責任。《政策措施》將15條舉措全部細化、量化、具體化,逐項明確牽頭單位、責任單位,推動政府促進與市場調節統籌發力、創新創業與帶動就業融合發展、陪跑培育與失敗幫扶並舉,廣泛凝聚政府、市場、社會、勞動者支持創業帶動就業的良好氛圍。(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春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