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四渡赤水 尋求力量源泉
——導讀古藺縣青少年紅色教育讀本《永恆的追尋》

青少年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何老師。今天,我要給大家推介一本書,書名叫做《永恆的追尋》。是為了紀念“四渡赤水”戰役勝利90周年,縣委宣傳部、縣關工委、縣教體局聯合編印、並向全縣中小學校贈閱的青少年紅色教育讀本。我因酷愛紅色文化,所以成了編者之一。
在這本書中,有經過論証的史實、有可歌可泣的故事、有生動鮮活的文字、有珍貴真實的圖片。之所以要推介這本書,是希望你們去觸摸中國革命的滾燙脈搏、去對話波瀾壯闊的紅軍長征、去熟知奇兵迭出的四渡赤水、去解析古藺高速的發展密碼,從而熔鑄“紅色性格”、涵養“紅色氣質”。
讀本第一部分——長征精神放光芒。簡要介紹了長征的起因、長征的艱險、長征的意義與精神內涵等。在長征的大事件中,巧渡金沙江、飛奪瀘定橋、過雪山草地等,能讓我們去更加深入了解紅軍長征的艱苦卓絕,更加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從而立下報國之志、堅定強國之心。
讀本第二部分——四渡赤水在古藺。重點介紹紅軍在轉戰古藺的54天裡,召開的6次重要會議、取得的5場戰斗勝利、走過的9個主要渡口、保存的7處遺址遺跡、留下的9件革命文物(均為其中的代表)。這能加深我們對“四渡赤水出奇兵”內涵的理解,從而激發建設紅色古藺的自信心。
讀本第三部分——軍民魚水一家親。講述了“賀子珍長征托孤”“黃荊女英雄春秀”“百姓勇救小紅軍”等12個軍愛民、民擁軍的感人故事。特別是“軍民聯手搭浮橋”“紅軍贈參救老鄉”“赤腳醫生救傷員”等,讓我們更加重視團結的重要,從而為祖國的完全統一、為民族的發展進步付出努力。
讀本第四部分——八百男兒當紅軍。講述了古藺青年陳紹清、高子貴、鄧叔明等10位參加紅軍的革命故事。特別是為護戰友勇犧牲的王明清、獨眼也能殺敵人的苟維偉、茫茫草地埋忠骨的余少清等,他們追求真理、視死如歸的精神,詮釋了“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深刻內涵。
讀本第五部分——川南古藺多英雄。講述了革命詩人鄧均吾、抗日英雄駱健郎、旅法志士李鐵梁等10位古藺先賢的革命故事。其中,被載入《國家英烈》的趙瑞林、犧牲在重慶渣滓洞的黃鐵材、對越還擊戰中一等英模傅志宏等的英雄事跡,將激勵我們大家不怕困難、頑強拼搏、勇攀高峰。
讀本第六部分——藺州少年話傳承。精選了10篇近年來縣內中小學生撰寫的“傳承紅色基因”主題文章。其中,《老祖祖的大煙杆》曾獲全國一等獎、《佳音》曾獲四川省一等獎、《青年正當時》曾獲古藺縣一等獎。這些文章,對於大家今后的比學趕超、志存高遠、報效祖國有一定激勵作用。
為了本書的編寫,編者們深入基層、走近群眾,挖掘資源、調查研究,查閱資料、收集素材,力圖每一個故事、每一位人物均有史可依、有據可查﹔爭取每一篇文章、每一個版塊均有可讀性、有親和感﹔務求每一頁書稿、每一張圖片均有嚴謹性、有吸引力,這也是對長征精神的一種堅定傳承。
這本書非常適合小學高段和初中學生,小學中低段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閱讀。我們在閱讀本書時,不能跑馬觀花,不要囫圇吞棗。放學后,我們可以看一看﹔玩累了,我們可以翻一翻﹔聚會時,我們可以講一講。多做讀書筆記、多寫學習心得,一段時間過后,你會認為“我是多麼的了不起”。
紅色文化是寶貴財富,更是當代青少年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養分。我們在閱讀本書時,不僅要積極提升文學素養,更要在其中汲取前行動力。把學到的知識、懂得的道理、獲取的力量落實到今后的學習、生活和工作具體行動上,為實現偉大“中國夢”而努力奮斗,這也是我們編印本書的初衷。
古藺的紅色資源,遠遠不止書中所記﹔古藺的英雄故事,遠遠不止書中所載。由於讀本版面原因,挂一漏萬實屬無奈。我們讀這本書,要帶著虔誠的態度,要帶著進步的目的。我希望,大家通過閱讀此書,能夠收獲到更多的前進資本﹔我堅信,大家通過閱讀此書,能夠尋求到更多的力量源泉。
來源:古藺縣關工委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