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爭流啟新程 同城融圈向未來
廣安全面融入重慶都市圈跑出“加速度”

![]() |
地闊為廣,和諧即安。廣土安輯,思源奮進。
廣安市是四川省距離重慶市中心城區最近的地級市,也是全國首個全域納入跨省域都市圈的地級市。《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推動廣安全面融入重慶都市圈,打造川渝合作示范區”﹔《重慶都市圈發展規劃》將廣安全域納入,明確支持廣安打造重慶都市圈北部副中心﹔四川省委也明確支持廣安跨省域深度融合發展。搶抓國家重大戰略賦予的機遇,廣安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戰略前沿、改革前沿奮楫爭先。
新時代新征程,廣安市因勢而謀、順勢而為、乘勢而上,切實把戰略紅利、政策紅利、改革紅利,轉化為強大的發展勢能和發展成效。近年來,廣安市積極融入成渝雙核聯動聯建大格局,堅定實施“同城融圈”首位戰略,大力推進與重慶市發展規劃、基礎設施、產業融合、數字建設、公共服務“五個一體化”,持續推進跨省域深度融合發展,加快建成川渝合作示范區,奮力打造重慶都市圈北部副中心,譜寫廣安現代化建設新篇章。
體制機制協同聯動
川渝兩省市在廣安召開重慶四川黨政聯席會議第九次會議,首次共同考察調研川渝合作共建園區川渝高竹新區,充分展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果。在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聯合辦公室框架下,專門設立廣安融入重慶都市圈專項工作組,由川渝兩省市相關負責人、廣安市主要負責人共同擔任組長,協同發力推進廣安融入重慶都市圈各項工作。廣安堅持把“同城融圈”作為首位戰略,新組建廣安市委區域協調發展辦公室,專門負責承擔“同城融圈”各項工作,構建起“聯合辦公室+專項工作組+執行機構”多層級推動體系。
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廣安上一輪“同城融圈”交通三年大會戰圓滿收官,累計完成投資超400億元,今年已全面啟動第二輪交通三年大會戰,預計完成投資520億元,加快建成重慶都市圈北向綜合交通樞紐。廣安機場可研報告已經通過民航局行業審查,今年即將開工。西渝高鐵廣安段正在加快建設,建成通車后廣安到重慶車程縮短至20分鐘左右。渝北至廣安鐵路、渝廣同城大道等重點項目前期工作有序推進,嘉陵江利澤航運樞紐工程船閘通航,G65包茂高速高竹互通建成通車,南北大道全線貫通,廣安加快融入重慶中心城區半小時通勤圈。近期,新開通武勝樂善至合川沙魚“川渝26路”,累計開通渝廣跨省公交4條,惠及渝廣兩地40余萬群眾。全市公路總裡程突破1.7萬公裡,公路網密度位居全省第一位,獲評全省“交通強市”試點成效顯著市。
現代產業協作共興
廣安積極融入川渝共建4個萬億級產業集群,發展壯大裝備制造、綠色化工、醫藥健康等優勢特色產業,150余戶重點企業深度嵌入成渝地區產業鏈供應鏈,著力打造重慶先進制造業集群配套基地。持續提升產業發展能級,和邦、利爾、誠信、玖源4個百億級產業項目加快推進,大慶油田武勝淨化廠項目開工建設,初步形成“4+N”百億產業項目發展格局。著力建設現代高效特色農業帶,協同打造成渝大都市優質糧油保障基地、生豬保障基地和綠色農副產品保供基地。深化渝廣文旅融合互動,依托嘉陵江和渠江沿線古鎮、古跡,攜手打造10余條跨區域精品線路,共同培育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標。
重大平台聚力成勢
廣安市與重慶市渝北區攜手共建全國首個跨省域共建新區——川渝高竹新區,新區規劃范圍包括重慶市渝北區茨竹鎮、大灣鎮的部分行政區域和四川省廣安市鄰水縣高灘鎮、壇同鎮的部分行政區域,總面積266平方公裡,其中涉及渝北區129平方公裡、廣安市137平方公裡。川渝高竹新區國土空間規劃獲川渝兩省市批復,成功設立成渝地區首個跨省新區的金庫,建成投用跨省域綜合政務服務大廳、科技創新基地產業孵化區,入駐企業從成立時的102戶增加至201戶,投產企業從52戶增加至94戶,其中58戶配套賽力斯、長安等重慶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龍頭企業,以汽車制造為主的產業集群初步形成,創建成為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聯動創新區,在首批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產業合作示范園區評估中取得優秀等次。同時,廣安市與合川區、長壽區共建合廣長協同發展示范區,與四川省達州市和重慶市梁平區、墊江縣、長壽區共建明月山綠色發展示范帶,“一區一帶”建設取得積極進展。
重大改革賦能增效
四川省印發專項文件支持廣安深化改革開放,重慶市印發《重慶市深入實施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五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明確“支持廣安加快融入重慶都市圈”,同時,川渝兩省市將“深化廣安—重慶跨省域深度融合發展機制”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集成式標志性重大改革清單(2025—2027年)》,賦予廣安探索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推進跨省域深度融合發展的重大使命。川渝高竹新區聚焦建設經濟區與行政區適度分離改革的試驗區,實行“經濟活動一體開展、社會事務分區管理”,探索形成100余項改革經驗成果,通過川渝兩省市人大協同立法取得行政主體資格,統一川渝稅費差異事項79項、辦稅時長平均縮減60%,“小管委會+大公司”運行管理模式等經驗做法在全國通報推廣,新區開出的首張發票被國家博物館永久收藏。
公共服務共建共享
廣安深化共建跨省域教育協同發展試驗區建設,廣安理工學院(暫定名)作為四川省屬公辦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納入四川省“十四五”高校設置規劃,實現當年申報、當年獲批、當年開建,127所中小學校與成渝地區優質學校結對合作,廣安市教育和體育局與重慶八中簽訂合作辦學協議,跨省域打造重慶八中廣安友誼學校。縣域全覆蓋式實現與川渝知名三甲醫院建立跨區域緊密型醫聯體,渝廣兩地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全部實現檢查檢驗結果互認。501項“川渝通辦”“跨省通辦”事項全部落地,拓展實施31項“渝廣通辦”特色事項。發布10個方面28項推動廣安融入重慶都市圈增強公共服務可感可及事項,2024年完成10項年度重點事項,今年研究確定的18項年度重點事項已累計完成5項,加開廣安南站至重慶城際列車班次、鄰渝城市公交“一卡通”等措施廣受群眾好評,“同城融圈”公共服務更加可感可及。
數據來源:中共廣安市委區域協調發展辦公室
《 人民日報 》( 2025年04月29日 08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