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物業管理亂象,靶向發力(前沿觀察·清風正氣在身邊⑤)

“維修資金使用、共有資金管理、企業信用信息……小區物業情況一目了然!”掏出手機,登錄“成都智慧物業”小程序,家住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區香城麗園小區的林友功樂呵呵地說。
過去,在物業管理領域,由於資金不透明、服務不到位、信息不公開,群眾意見很大。
改變,源自專項整治。成都市紀委監委深入開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專項整治,聚焦物業管理領域亂象,靶向發力,查處腐敗案件,健全制度機制,推動解決一系列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查到底
公職人員竟充當“行業中介”
明明是物業行政管理部門工作人員,卻充當起“行業中介”,不僅收受好處費,更拉攏腐蝕了其他公職人員。
2023年,一起物管科長受賄案,進入成都市紀委監委視野。
“我們順藤摸瓜,循線深挖,通過調查與其存在不正當利益關系的物業公司、物業中介機構等單位負責人,發現成都市原城鄉房產管理局宋某某等公職人員涉嫌違紀違法。”成都市錦江區紀委監委第五紀檢監察室主任馬曉龍介紹。
經查,根據2008年施行的《成都市物業管理條例》相關規定,房屋預售前必須採取公開招投標的方式選聘物業管理服務公司。瞧准“商機”,當時兼任市物業協會會長的宋某某要求成立服務中心,專門開展物業評標業務。為讓各區(市、縣)物管部門將轄區物管企業推薦到該中心來評標,2007年至2016年,物業協會向部分區(市、縣)物管部門“返點”1300多萬元。
在成都,物業管理行業總產值超過530億元,覆蓋約2.4萬個小區、1500萬人。“物業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對在物業管理行業打歪主意的問題,必須下決心下氣力整治。”成都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同志表示。
物業管理領域專項整治工作專班隨即成立。成都市紀委監委統籌“室組地”力量,深挖徹查設租尋租、違規兼職、圍標串標等違紀違法行為。很快,鎖定關鍵崗位15個、重點人員80余名,行業主管部門及物價部門、物業協會、物業中介、物業公司等都牽涉其中。最終,包括宋某某在內的39人被查處,6人被移送司法機關。
舉一反三,擴展線索來源。成都在全市范圍內起底信訪舉報和問題線索,對群眾關注度高的50件案件,挂牌督辦。從巧立名目亂收費、不作為亂作為、業委會成立難等問題中,全面倒查吃拿卡要、結網營私等腐敗問題線索126個,立案72件。
“前段時間我們走訪群眾,大家紛紛點贊身邊的變化。市住建局的投訴率下降了20%多!”馬曉龍說。
專項治
信用管理,把“權”交到業主手中
信用積分,真這麼管用?
前不久,“成都智慧物業”小程序上,一條“懋園國際商住城小區,未對小區公共收益進行審計,成都睿邦物業服務有限公司被扣減信用分3分”的消息,迅速引起了該物業公司負責人的高度重視。
找問題,忙整改,材料整理好后立馬提交業委會審計。經當地住建局與街道工作人員現場核實,被扣的3分信用分又給加了回來。
“針對物業公司的‘扣分項’,我們留了3天時間,供他們申訴整改。”指著小程序上的物業信用評價,成都市住建局物管處副處長謝楊介紹。
2024年,成都市住建局在市紀委監委指導下召開全市住建領域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會,深入檢視查擺問題。集中整治重點也從行政主管部門延伸至物業協會、物業公司等相關主體,並深化專項治理,企業信用評價就是專項整治的重要措施。
“以《成都市物業管理條例》修訂為契機,2024年我們重新完善了‘信用評價辦法’等系列配套制度文件。”謝楊說,圍繞企業依法經營、履行服務合同情況等,他們聯動基層力量,定期對物業管理公司開展監督檢查,並將結果量化為企業信用積分,作為其競標物業項目、接受行政監管的重要依據。
在他看來,以信用評價管理為抓手,有助於還權給業主“甲方”,逐步形成守信企業受益、不良企業受限的市場良性機制,“業主在重新選聘、續聘物業時,也會把信用積分作為重要依據。”
2024年10月1日,全面修訂后的《成都市物業管理條例》正式實施,“物業企業及項目負責人評價辦法”“業主大會和業委會指導細則”等49項配套文件同步啟動修訂。條例進一步厘清了主管部門、業主、物業公司、開發商等主體之間的權責關系,同時將物業管理的執法權限、處罰措施、處罰標准等具體化、可操作化。
建機制
物業費管理,大伙共同參與
自家交的物業費,都花在哪兒了?這是很多業主關心的事。
“物業管理費納入共有資金賬戶,用在了啥地方,每一分錢的去處,大家都能查。”對於引入“信托制”帶來的變化,作為香城麗園小區業委會主任,林友功深有感觸。
針對部分小區基礎設施薄弱、物業公司和業主矛盾糾紛化解難等問題,新都區實施了黨建引領“信托制”物業服務提質擴面專項行動。在新都區委社會工作部基層治理一科科長葉蕾看來,“信托制”物業將物業費、小區公共收益等統一納入小區共有資金賬戶,實現資金隔離。小區居民都能通過信息平台,實時查詢小區所有支取賬目,構建公開透明的物居關系。
為打消居民顧慮,新都區紀委監委統籌“室組地”監督力量,推動區委社會工作部、區住建局等部門組建“小區治理顧問團”,通過“壩壩會”“串門行動”等活動,圍繞錢交給誰、用到哪裡、用了多少這些問題,組織物業公司、居民代表討論。“我們還設立了小區監事人隊伍,實現小區物業服務全時、全景、全員監督。”林友功說。
從小區植被維護到配套設施維修,香城麗園小區共有資金賬戶公開透明,老百姓的獲得感也顯著提升。
在“成都智慧物業”小程序上一刷新,業主通過“一鍵掃碼”發起的物業需求建議就彈了出來:“小區沒有外賣存放處,前台不收、讓放門外,我認為應該安置一個外賣架或者外賣櫃。”
2024年以來,成都完善了物業小區問題“用心用情碼上辦”機制,上線智慧物業小程序。小區內貼有二維碼,業主一掃就能反映訴求,相關部門限時響應、分類處置。數據顯示,智慧物業小程序上線以來,化解矛盾、解決困難3萬余個,訴求按時響應率、辦結率均超95%。同時,針對群眾關心的資金、表決、服務質量等關鍵問題,成都在智慧物業小程序升級上線了“電子投票”“維修資金查詢使用”“共有資金管理”等功能。
堅持黨建引領小區治理,成都不斷建立健全長效機制,持續推動打造清廉物業。“我們將繼續完善監督體系,依托各方力量,對物業管理領域新的制度機制落實情況開展監督檢查,持之以恆,久久為功,讓廣大群眾住得更舒心、更安心。”成都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同志說。
鏈接
四川通過提升監督效能推動基層治理
四川省紀委監委針對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在全省組織開展“校園餐”、高標准農田建設等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推動市縣兩級紀委監委因地制宜,確定城市物業管理、大豆種植補貼等方面整治項目130個。
下大力氣啃“硬骨頭”,堅決“撕開口子”“揭開蓋子”“挖出根子”,四川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以辦案帶全局,省紀委監委領導班子成員滾動式包案3至5件,督促各地綜合運用“室組地”聯動、片區協作等方式,全面起底排查。
同時,四川省紀委監委在鄉鎮一級開展“有事找紀檢”工作,試點搭建“一站式”群眾訴求服務平台,不僅健全完善統一歸口管理、科學規范流轉、全程跟蹤督辦等運行鏈條,還形成了紀委監委統籌協調、行業部門具體負責、上下一體協同推進的“閉環式”工作格局。
2024年,全省共收集群眾訴求72.7萬件,已推動解決70.7萬件。各地廣泛通過現場清退、上門返還、解除凍結等方式,返還群眾涉案財物19.8億元。其中,鄉鎮一級收集群眾急難愁盼問題62.5萬件,已推動解決60.8萬件。
《 人民日報 》( 2025年04月27日 05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