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國際竹業品牌博覽會在四川宜賓開幕

人民網宜賓4月25日電 (記者朱虹)今日,以“發展綠色竹業 引領低碳未來”為主題的2025國際竹業品牌博覽會在“中華竹都”四川宜賓啟幕。會議為竹產業轉型發展注入強動力。
宜賓市位於四川省南部,地處川、滇、黔結合部,素有“長江首城·中華竹都”的美譽。全市現有竹林面積334萬畝,竹類39屬485種(其中原生竹類13屬58種),是全國竹資源富集區、“川南竹產業集群”核心區域。近年來,宜賓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緊緊圍繞“以竹代塑”“森林糧庫”兩大風向,加快推動竹產業高質量發展,促進生態美百姓富。
2025國際竹業品牌博覽會4月25日在四川宜賓開幕。人民網記者 朱虹攝
4月25日,在2025國際竹業品牌博覽會開幕式上,宜賓市有關領導發布了2025年林竹領域科技攻關“揭榜挂帥”項目榜單,面向全球科研團隊廣發“英雄帖”,期待加速突破產業技術瓶頸,助力宜賓竹業科技研發。
據了解,此次發布的2025年林竹領域科技攻關項目榜單分別為運用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控制技術,研發軟件系統和設備,替代人工作業,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原料採購、進料運輸等成本的人工智能自動系統及設備研發項目﹔運用人工智能識別技術,研發小徑筍分選放置、自動化分割與包裝的識別系統,以及相關設備的竹筍智能化識別分揀系統項目﹔研發油樟段木預處理、牛樟芝液體菌種發酵與接種技術,創新關鍵技術及生產工藝,實現高品質、標准化、規模化生產的油樟培育牛樟芝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
宜賓市相關負責人表示,宜賓竹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創新的引領、科技的賦能和人才的加持,“我們誠摯邀請各位院士、各位專家,率科研團隊參與‘揭榜挂帥’,助力宜賓竹業科技研發。”
2025國際竹業品牌博覽會開幕式現場簽約。人民網記者 朱虹攝
據悉,近年來,宜賓依托“4+4+4”現代化產業體系,將竹產業作為特色支柱重點培育,2024年竹業綜合產值達422.8億元,居全省第一位,成為四川省竹產業建圈強鏈主承載地。為強化科技支撐,宜賓林竹產業研究院、成渝竹產業協同創新中心建成投用,科研實驗大樓投入運營。柔性引進曹福亮院士等國內林竹領域知名專家17人,組建6個科技創新團隊開展關鍵技術攻關,為竹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創新支撐。
開幕式上,宜賓還發布了《宜賓市竹產業投資指南》,推出涵蓋竹制品、竹食品、竹家居等全產業鏈的41個招商引資重點項目榜單。項目涉及可降解竹餐包、竹生物原料提取、以竹代塑竹產業加工等前沿領域,旨在推動竹產業向高附加值、低碳化方向升級。據悉,為加速竹產業集聚發展,宜賓市每年設立1億元竹業專項扶持資金,配套10億元現代農業特色產業基金,創新推出“惠林貸”等金融產品,從用地保障、稅收優惠到人才激勵提供全周期服務,全力支持竹產企業來宜投資、發展壯大、做優做強。據統計,本次竹博會共簽約項目28個,簽約金額32.3億元﹔簽約購銷協議42個,簽約金額10.52億元。其中,現場簽約項目共5個,金額12.5億元﹔簽約購銷協議共8個,金額1.1億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