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創意紛呈 產業轉化賦能 熊貓家園·大熊貓文化創意大賽成果發布

人民網成都4月23日電 (記者王明峰、朱虹)熊貓伙伴在世界,熊貓家園在成都。4月22日晚,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熊貓家園·大熊貓文化創意大賽”成果發布會在成都熊貓國際旅游度假區北湖生態公園隆重舉辦。發布會現場陸續揭曉了5大獎項和3個特別獎項的最佳及優秀作品獲獎名單。
熊貓家園·大熊貓文化創意大賽成果發布現場。人民網記者 朱虹攝
據悉,本次大賽以大熊貓這一獨特文化符號為主題,設置“最佳雕塑作品”“最佳視覺設計作品”等5大門類最佳作品獎項,以及“最佳人氣作品”等3個特別獎項,吸引了好萊塢精英、紅點獎得主等優秀從業者同台競技,共收到來自全球的1.3萬余件參賽作品,活動網絡總投票數突破616萬,充分展示了熊貓文化的吸引力。大熊貓這一黑白分明、簡約純粹的形象,也在創作者們無限靈感中得到了突破與發揚。
值得一提的是,作品《熊貓赤竹俠》代表“桌子創意”參加本次大賽,相關創作者曾參與制作今年最火的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在成都可可豆動畫歷任執行導演、制片統籌等職位,擁有國際化視野和近十年創意創作經驗。
來自海外的參賽者們則在科幻創意類別與繪畫類別中表現出色:James Cann Boynton的《謝謝 Bear》和Yasmine Mandil的《賽博萌寶熊貓》被選入最佳科幻創意作品﹔Benjamin Torres Melendes《PANDA的下午》與Eduardo Fonseca《我們從來不孤單》被評為優秀繪畫作品。
隨著這些精彩紛呈的作品一件件閃現在大屏幕上,獲獎者們依次上台領獎,掌聲與喝彩聲也在觀眾席中一陣陣響起。
“這次的評選,更讓全世界都感到熊貓文化應該有這樣一個活動,以凸顯全世界對熊貓文化的重視。”本次大賽評審委員會專職主席、著名藝術家韓美林在寄語視頻中表示,藝術界早已有許多人以熊貓為題材在開展廣泛的創作。
創作者合影。人民網記者 朱虹攝
成都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辜學斌說,本次大賽充分展現了熊貓文化的獨特魅力,也見証了現代創新與傳統文化在成都的“雙向奔赴”。希望以此大賽為契機,攜手全球伙伴,將熊貓IP鑄造成文明互鑒的“世界語”和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共同點亮熊貓藝術的星光。
“大熊貓深受世界人民喜愛,它不僅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更是意義深遠的文化象征。它體現了中國豐富的自然遺產,也承載著中國源遠流長、崇尚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文化傳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東亞代表處代表夏澤瀚在致辭中談到,“像大熊貓這樣富有象征意義的形象,可以跨越國界,促進和平、增進理解,並激勵我們共同承擔起保護地球家園的責任。”
當大賽系列獎項花落各家,成果發布會的另一場重頭戲也接踵而至。現場,大賽運營方與多家國內外知名品牌、文創企業和藝術機構簽訂合作協議,未來將在生產端、銷售端和消費場景端等環節攜手,共同推動文創大賽作品的成果和商品開發、聯名合作、展陳融合等發展戰略。
各方攜手,齊心協力,向著本次大賽以“成果轉化”為核心的目標務實邁進。未來,圍繞大賽優秀作品的市場轉化,一部分簽約企業將在生產端、銷售端、消費場景端進行投入,還有一部分簽約企業負責將大賽作品的成果轉化納入自身文創商品開發、聯名合作、展陳推廣等發展戰略中。
近年來,成都文創產業的發展有目共睹。據公開數據顯示,2023年,成都文創產業增加值首次突破2500億元、同比增長13.9%,佔GDP比重11.65%。2024年,成都全市文創產業增加值突破2800億元,新文創活力指數位居全國之首。2025年,隨著《哪吒之魔童鬧海》創下中國影史票房冠軍、全球影史單一市場票房冠軍等諸多歷史紀錄,也標志著成都強大的文化創造力正在塑造成都文創產業的全新形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