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打造特色優質產品,滿足多元個性需求

康養旅居消費迎來發展“黃金期”(消費視窗·服務消費一線探訪②)

本報記者 宋豪新 王 珂
2025年04月09日08:1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水汽氤氳,茶香悠然,清晨的陽光像層薄紗,輕柔地籠罩在蒙頂山上。

  在四川雅安蒙頂山風景名勝區假日度假酒店的茶園裡,幾位客人在晨光中打起太極拳。這是酒店依托蒙頂山良好自然生態打造的康養療愈場景之一。

  幾十公裡外,雅安滎經興恆康醫養中心,醫護人員開始了新一天的查房,細心地詢問老人身體有沒有不適、是否有特殊需求、幾點需要理療等事項。

  康養旅居產業呈現蓬勃發展的態勢。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培育新增長點繁榮文化和旅游消費的若干措施》提出,“推廣康養、慢游、家庭游、懷舊游、錯峰游等旅游產品”。聚焦不同年齡群體的康養消費需求,各地打造特色優質的康養旅居產品,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依托綠水青山

  發展生態康養

  從清晨茶園太極到午后森林音療,再到傍晚霧森步道漫步,是四川雅安蒙頂山獨有的“自然療法課程體系”。

  “這裡空氣非常新鮮,經常可以看見小鳥和鬆鼠,充滿大自然的生機活力,令人倍感舒適,在此小住一段時間,特別安逸。”來自四川成都的游客李曉峰帶著家人,在雅安雨城區上裡鎮的源山雅院民宿已住了幾天。這是一家集住宿、餐飲、會議、娛樂、採摘、休閑於一體的康養旅游民宿,背靠森林,住在這裡的游客,可以“零距離”親近大自然。

  擁有“天府之肺”“動植物基因庫”美譽的雅安,森林覆蓋率高達69.42%,是四川森林覆蓋率最高的城市。青衣江、大渡河等河流穿境而過,人均水資源佔有量是全國平均水平的5倍,水質常年穩定在Ⅱ類以上,出境斷面水質優於國家地表水Ⅲ類水質標准。空氣質量常年保持Ⅰ級,主城區負氧離子平均達3000個/立方厘米,是國際空氣清新標准的3倍。

  宜人的氣候是雅安康養發展的又一優勢。南部漢源、石棉處於攀西陽光帶前沿,年平均氣溫在17攝氏度左右,無霜期300天,全年日照時數1450小時,具有陽光度假休閑的良好條件。東部雨城、名山等縣(區)年平均氣溫在16攝氏度左右,夏季平均氣溫21攝氏度,適宜避暑納涼。“春賞花、夏避暑、秋嘗果、冬沐陽”,成為來雅安康養的游客的生活方式。在雨城區周公山上,十裡芳菲·野玫瑰村憑借優質溫泉資源和特色美景,吸引眾多游客打卡體驗。

  森林康養、溫泉養生、陽光康養……得益於我國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政策的有力支持,生態康養成為各地康養產業的一個主要業態。從北方的冰雪風光到南方的熱帶雨林,從東部的濱海勝景到西部的高原湖泊,各地自然資源各具特色,為生態康養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

  陝西安康市立足獨特的生態優勢,將旅游康養納入三大千億級主導產業集群,通過完善基礎設施、創新“康養+”模式、依托中醫藥資源等舉措,推動生態旅游與康養產業融合發展,為消費者打造可感可享的幸福康養服務。黑龍江伊春市創新推進森林康養旅游融合,對全市森林康養旅游進行科學統籌謀劃,打造以森林康養旅游產品為主體,溫泉康養、中醫藥康養、度假康養三大產品為補充的生態康養旅游產品體系。

  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的《中國老年旅居康養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認為,康養經濟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據《“十四五”國民健康規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等文件提出的目標,2025年我國健康服務業總規模將超過11.5萬億元,我國有望在2035年前成為世界上最大康養經濟體。

  “當前,老年旅居康養潛力巨大,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供需錯位的問題,老年群體需求尚未獲得充分滿足。”《報告》指出,老年旅游業與老年文化、老年運動、醫養康養等產業融合不足。老年人覺得市場上的旅游產品不適合,需要的旅游產品買不到。因此,以創新為引領,推動生態康養產業與文化、體育、農業等多業態深度融合,打造更多元化、更高質量的康養產品和服務,成為激發康養產業更大活力的關鍵。

  融入優質醫療

  推動醫養結合

  “有專業的醫生和護士在,我住在這裡非常安心。”今年是90多歲的徐奶奶住進雨城區人民醫院醫養中心的第三年。因為患有糖尿病,來醫養中心之前,她最擔心的就是飲食問題。入住之后,她的顧慮打消:這裡的飲食都是根據老人的特點制作的,對於血糖高、血脂高的老人,護理人員在准備餐飲的時候會尤其注意。

  “住進這裡之后,身體比起過去還更硬朗了。”同樣住在雨城區人民醫院醫養中心的吳爺爺,過去患有骨質疏鬆,連起身都要人扶著。現在得益於周到的護理和健康的飲食,吳爺爺已可以在走廊上散散步。

  在雨城區人民醫院醫養中心,老年病科全面負責入住老人的健康管理,提供醫療保障、慢病管理、體檢服務。為系統化、規范化管理老人的健康狀況,醫養中心建設了養老管理系統,建立了老人基本信息庫和健康台賬,記錄老人身體狀態、病史及用藥情況。對於患有基礎疾病的老人,醫養中心的醫護人員在日常護理中有針對性地幫助老人調理身體。

  醫養結合作為一種創新的養老模式,將醫療資源與康養資源有機結合,為老年人提供了更加全面、連續的康養服務。醫院的參與,將醫療衛生和康養服務資源有效整合、無縫銜接,優化了醫養之間靈活轉換的服務流程,在院前、院中、院后採用一站式、一條龍服務,讓醫養中心的老人實現了“無病養老、有病就醫”的願望。

  國家衛生健康委等11部門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推進醫養結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支持醫療衛生機構開展醫養結合服務。”各地積極探索創新醫養結合模式,滿足不同老年人群體的多樣化需求。一些地區在醫院的基礎上新建護理院和養老院,實施醫、康、養一體化運營,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務,實現了從疾病治療到康復護理再到長期照護的無縫銜接。“醫養聯合體”等多種模式也在不斷涌現,為醫養結合服務注入了新活力。

  旅游順便做個體檢,已經成為不少游客的選擇。今年初,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管理局創新推出中醫煥新之旅、慢病調養之旅等8款國際醫療旅游產品,針對消費者的醫療需求,充分整合了豐富的旅游資源,以及樂城先行區高端精准體檢、知名專家診療、特許產品服務等特色醫療資源,為消費者提供國際領先的高品質、個性化醫療旅游服務,加速推動醫療康養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

  文旅康養結合

  培育旅居產業

  “我特別喜歡大熊貓,每年冬天,我都會來這裡住上一兩個月,既能常來看看‘國寶’,又能享受南方的溫暖。”在雨城區碧峰村,來自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的游客郝建國說。

  隨著老年人開始追求更加新穎、時尚的“候鳥式”養老,旅居養老應運而生。不同於傳統旅游和機構養老,旅居養老的老年人,選擇在一個地方居住一段時間,真正體驗當地的生活,享受健康養生、特色美食以及文化體驗。在雅安街頭,旅居游客越來越多。

  2019年,雅安市委、市政府印發《加快建設川西醫養中心的實施意見》,明確了將雅安建設成為川西醫養中心的目標。近年來,雅安將豐富的文旅資源與康養相結合,依托山水資源,融入大熊貓文化、三雅文化、茶文化,打造了一批特色康養度假目的地。例如,將禪茶文化與高端康養相結合,以雅安溫泉、山地、水域等自然資源稟賦為依托,培養和引進運動醫學復合型人才,打造“森林+食療”“運動+康養”“醫療+康養”“森林+康養”的特色運動型森林康養業態。

  產業發展離不開政策支持。雅安市構建了“政策賦能+金融護航+全鏈扶持”康養產業支撐體系,每年度設立3000萬元文旅發展專項資金,對康養龍頭企業、度假區創建、產業融合等項目實施梯度獎補﹔設立10億元工業母基金重點投向食藥輕紡等大健康領域,支持重大加工項目落地﹔對中醫藥種植認証(三品一標)、數字化技改、總部經濟等給予專項補助,配套電費市場化交易優惠和“一事一議”專項補貼﹔以“最多跑一次”政務服務為牽引,建立應急轉貸、稅易貸等多元化融資支持機制。

  從“打卡式旅游”到“沉浸式旅居”,越來越多旅行者放慢腳步,到雲南駐足旅居。旅居成為雲南文旅產業新業態,體驗“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正成為新時尚。在雲南騰沖市和順古鎮,許多旅居游客趁著大好春光,在古鎮住上一段時間,感受邊陲小鎮的文化底蘊和魅力。從火山岩縫中生長的蕨芽,到江邊的折耳根,當地的野趣風味養生餐吸引了不少老人前來體驗。雲南省文旅廳相關負責人說,將完善聯農帶農機制、激活經營主體、加強公共服務、創優服務質量,全力擦亮旅居品牌,讓更多游客到雲南來、更多客人來雲南旅居。

  專家認為,隨著市場需求持續增長以及政策有力支持,康養旅居行業正迎來快速發展的黃金期。各地應聚焦消費新趨勢,推動多業態融合發展,提升異地康養旅居的便利性,推進康養旅居產業在創新中發展,更好滿足人們康養旅居消費新需求。

  《 人民日報 》( 2025年04月09日 19 版)

(責編:章華維、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