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浪鎏金·鄉聚未來⑦四川蒼溪:長征精神 在奮進梨鄉熠熠生輝

2025年是紅四方面軍強渡嘉陵江戰役勝利90周年暨紅四方面軍長征出發90周年。3月27日-28日,川陝甘紅色文化研究會將在蒼溪舉辦“閃耀長征路 紅色廣元行”教育研學活動,以此緬懷革命先烈,弘揚和傳承偉大長征精神。
近年來,廣元市蒼溪縣加強革命傳統和愛國主義教育,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引導廣大干部群眾發揚優良傳統、賡續紅色血脈。偉大的長征精神,在奮進梨鄉熠熠生輝。
紅軍渡。蒼溪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探尋紅色足跡 傳承不朽革命精神
蒼溪位於四川盆地北緣,是一座充滿歷史底蘊與紅色記憶的小城,每一寸土地都訴說著往昔的崢嶸歲月,每一處遺跡都銘刻著革命先輩們的英勇事跡。
春日的紅軍渡景區被爛漫的春光裝點得格外迷人。景區內綠樹成蔭,各色鮮花競相綻放,嘉陵江在春日暖陽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如一條金色的絲帶蜿蜒而過。這片美麗的土地,有著一段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1935年春,紅四方面軍為實現戰略轉移,在此強渡嘉陵江,打響了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渡江戰役。如今,紅軍渡紀念碑高高矗立在江邊,上面的浮雕生動地再現了當年紅軍戰士們奮勇渡江的場景,仿佛將人們帶回那段戰火紛飛的歲月,也吸引了無數游客前來參觀,接受思想洗禮。
正值蒼溪梨花文化旅游季,來自成都的李女士一家特意帶著孩子來蒼溪玩耍,她感慨地說:“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在這個時候帶孩子來蒼溪,不僅要欣賞蒼溪的美景,更要走進紅軍渡,感受革命先輩的奮斗精神,這種教育意義是書本上學不到的。”
接受愛國主義教育,黃貓埡戰斗遺址也是必選之地。黃貓埡位於蒼溪縣東南,地勢險要,是兵家必爭之地。1934年9月,紅四方面軍為消滅國民黨有生力量,在黃貓埡一帶設下埋伏,經過激烈戰斗,紅軍一舉殲滅敵軍1.4萬余人,取得了輝煌勝利。黃貓埡大捷,標志著劉湘的“六路圍攻”被徹底粉碎,更為重要的是為配合中央紅軍北上作出了巨大貢獻。
除了紅軍渡和黃貓埡戰斗遺址,蒼溪還有許多其他的紅色遺跡和紀念場所,如蒼溪縣蘇維埃政府舊址、紅軍石刻標語群等。這些遺跡和場所,都是革命歷史的見証,它們記錄了紅軍在蒼溪的戰斗歷程和艱苦生活,也體現了蒼溪人民對革命事業的堅定支持和無私奉獻。
深挖紅色資源 擦亮蒼溪“紅名片”
近年來,蒼溪縣錨定紅色資源保護與利用,立足各鄉鎮特色,深挖紅色富礦,傳承紅色精神,全力打響紅色文化品牌。
黃貓埡戰役紀念館。蒼溪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黃貓埡鎮高台村作為紅色美麗村庄建設的示范典型,已然成為傳承紅色基因的精神地標與鄉村振興的先鋒樣本。黃貓埡戰役在此爆發,為這片川北土地烙下深刻的革命印記,以此為根基,當地精心修繕黃貓埡戰役遺址,打造黃貓埡戰役紀念館。館內,珍貴的文物、詳實的圖文資料,配合多媒體展示,鮮活再現往昔革命場景,引得游客紛至沓來,接受紅色文化的浸潤。
游客參觀黃貓埡戰斗遺址。蒼溪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在鄉村建設中,黃貓埡鎮巧妙融合紅色文化與綠色生態、特色產業,以紅色旅游為引擎,帶動生態農業與鄉村旅游業協同發展。當地特產借著紅色旅游的熱度拓寬銷路,鼓起了村民的“錢袋子”。與此同時,鄉村基礎設施持續升級,人居環境煥然一新,一幅產業興、環境美、鄉風淳的鄉村振興新圖景全面鋪展。
永寧鎮施店驛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軍展覽館。蒼溪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永寧鎮也以紅色文化為引領,深挖本地紅色底蘊,通過企地共建、鄉賢助力、遺址保護等多元舉措,推動紅色基因與地方文化深度交融,讓紅色名片愈發閃亮。
2021年,中石油永寧淨化廠出資750萬元,助力施店驛紅色文化教育基地的保護與擴建。如今,這裡已蝶變為集古驛道、農耕、知青、企業文化於一體的綜合性教育基地,還榮獲“2023四川最受網民喜愛網紅打卡地”稱號,年接待游客1.3萬人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80余場,激勵著老區人民不斷奮進。
當下,紅色旅游在蒼溪蓬勃興起,成為當地亮眼招牌,吸引四方游客感悟革命精神。蒼溪更將紅色文化融入教育、文化建設等領域,讓紅色火種在新一代心中持續燃燒、代代傳承。
傳承紅色基因 續寫時代榮光
在紅軍精神的引領下,蒼溪傳承紅色基因,奮勇前行,在經濟、社會、文化等多領域成果豐碩。
工業領域勢頭強勁。通威綠色基材(廣元)項目(一期)投產,年產工業硅約18萬噸,年產值近20億元,新增1500多個就業崗位。圍繞 “1+2+2” 現代工業體系,清潔能源及天然氣綜合利用產業不斷壯大。大唐亭子口水利樞紐安全運行12年,累計清潔發電超300億千瓦時﹔中石化元壩氣田生產天然氣超350億立方米,已安全平穩運行超3000余天。
白鷺湖糧油現代農業園區。蒼溪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農業領域亮點紛呈。白鷺湖糧油現代農業園區升級為省五星級園區,智能灌溉系統與無人管理智慧農場投入使用,2400余台農機助力,實現主要糧油作物耕種收全程機械化與數字化管理。獼猴桃產業不斷升級,培育12個新品種,獲18項國家專利,育苗畝產量提高20%以上。蒼溪雪梨種植面積穩定在16萬畝以上,發展出7個新品種,建成梨品種原始資源圃,收集200余個品種資源,還創新 “梨花+文旅” 模式,開發雪梨宴、雪梨膏等。
通威綠材(廣元)項目現場。蒼溪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生態環境領域成效顯著。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省級生態縣,入選美麗四川建設先行試點縣。城區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5%以上,3個國考斷面水質達或優於Ⅱ類,城鄉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土壤、輻射環境穩定。農村生活污水治理 “貯水削峰” 模式在全國推廣。
紅色蒼溪奮勇爭先,革命精神代代相傳。這些成績的取得,源於蒼溪人民在紅軍長征精神感召下努力拼搏、奮勇爭先。站在新起點,蒼溪人民將繼續以長征精神為動力,以更飽滿熱情、務實作風和創新思維,深耕各領域,續寫輝煌,讓長征精神在這片紅色熱土閃耀新的光芒。(張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