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時政

解放軍礪兵阿曼灣 部隊越來越有底氣

2025年03月20日09:57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礪兵阿曼灣

3月9日至13日,海軍第47批護航編隊赴伊朗參加“安全紐帶-2025”聯合演習,此次演習位於阿曼灣附近海域組織實施,以“共創和平與安全”為主題,圍繞反海盜、搜救等課目進行演練,主要分為集結准備、海上演習、港岸總結3個階段。

這次聯演,有助於鞏固和拓展參演國家海軍間的友好合作,進一步展示了共同應對海上安全威脅、維護地區海上和平穩定的決心意志。

實戰

3月11日,伊朗恰巴哈爾港附近海域,濃霧彌漫,參演艦艇的桅杆也隱藏在層層霧靄之中。

“濃霧彌漫,城市附近的航道來往船隻眾多,加上又處在陌生海域,水文條件復雜,這樣的天氣怎麼出航?”距計劃出航的8時越來越近,大家心中的“問號”也越懸越高。盡管如此,水兵們仍奔走忙碌在各個通道戰位,做著起錨前的最后准備。

7時50分,正當大家揣測出航計劃可能推遲的時候,指揮員向編隊發出了破霧出航的號令。

“離碼頭部署!”隨即,編隊艦艇解纜起航。大霧中,海軍包頭艦、高郵湖艦組成單縱隊破浪前行。在駕駛艙內,熒屏閃爍、圖表滾動,隨著值更官的一個個口令,各戰位官兵按鍵如飛,大家的操作絲毫沒有受到海上濃霧的影響。

11時,中國護航編隊參演兵力按計劃准時到達指定海域,與外軍艦艇組成編隊運動隊形展開演練。

當晚,演習海域夜色如墨,一場夜間重機槍對海射擊拉開序幕。燈火管制下的包頭艦甲板漆黑一片,在全暗夜條件下,艦艇特戰分隊重機槍手潘俐囫在甲板完成了重機槍架設、裝彈等射擊前准備,等待著信號彈升空。

不多時,一枚信號彈升空,潘俐囫操縱機槍瞄准信號彈指引方向射擊,夜色中,機槍噴吐的火舌照亮了甲板。

“夜間在沒有輔助光源、沒有使用照明彈的條件下進行射擊,隻能憑借肌肉記憶,雖然難,但在波詭雲譎的大洋上,‘敵人’不會給你准備的時間,我們拋開一切光源的輔助,故意加大難度,就是為了檢驗實戰能力。”夜間對海射擊課目結束后,特戰分隊隊長童開林在總結本上寫下了這樣一行字。

護航帶來了什麼?

“那就是我們的部隊越來越有底氣,我們的官兵越來越有自信。”護航編隊領導李獻嶺說,他們把跨海越洋訓練當成海軍官兵的“成人禮”,從離開碼頭的那一刻起,就要求官兵必須保持高昂的戰斗狀態,把遠海大洋當作最好的磨刀石,讓每個人參與其中、融入其中。

翻開編隊《航海日志》和《訓練計劃》可以看到,距離起航不過3個來月,護航編隊就接連迎來兩次多國聯演,以及數十批護航任務,訓練計劃本被勾畫得圈圈點點,專業量化評分細化到每一名艦員。

在遠海大洋,護航編隊每一個遠海訓練課目訓練結束后,各部門立刻進入復盤講評,編隊官兵正是依托這樣的一次次“頭腦風暴”,校正練兵方向,而標准隻有一個,那就是是否與實戰相符。

聯合

在聯演期間,三國海軍輪流指揮、艦艇混編同訓、兵力聯合行動,成為此次聯演的一大亮點。各參演國通過開展打擊海上目標、臨檢拿捕、損害管制、聯合搜救等課目演練,戰術背景更強、實戰化程度更高。

茫茫大洋上空,多艘艦載直升機低空開展作業,海面上各參演國組成的艦艇編隊雲集,一個個聯合課目在各參演國指揮員下達的口令中接續上演,一幅海空立體演兵圖躍然眼前。

由於氣象與水文條件等因素影響,3月11日海上演習課目進行了調整。根據最新的演習計劃,聯合反海盜課目提前開始。

“右舷吊放艇!”指揮員下達口令后,中伊雙方特戰隊員分別乘坐小艇利用無線通訊進行溝通隱蔽接近“商船”,登上“商船”后,中伊兩股兵力同時展開行動,前段和后段進行挂梯登船,迅速控制駕駛室,展開臨檢拿捕,成功俘獲“海盜”,解救“人質”。

此外,在戰術編組、觀察員換乘等環節,演習也對人員、時間等要素進行了調整。

混編奪旗對抗射擊是本次聯演的課目之一。在該課目中,原以參演國為單位的參賽隊伍被混編打亂為8個小組,以小組為單位開展戰術行動,中方特戰隊隊員單正凱憑借扎實的戰技術水平成功奪旗,取得了第一的優異成績。

“剛聽說混編的時候腦袋有一點蒙,不過很快就適應了。”單正凱介紹,在參加該課目前,中方特戰分隊提前制訂了戰術編組,可到達現場時,導演組臨時導調,戰術編組被打散成為混編小組,在開展戰術行動前,他參照演習協同表上的備用計劃,利用手語和簡易沙盤與小組成員進行溝通,並根據掩體分布情況指定奪旗路線。該課目結束后,單正凱的出色表現贏得在場外軍官兵的點贊。

此次聯演雖然調整幅度較大,但多個課目實施順暢,絲毫不見計劃臨時調整的影響。

“這得益於聯合演習協同表。”護航編隊業務組組長徐斌所說的聯合演習協同表隻有薄薄幾頁紙,但要素卻一個不少:一根進度條標注所有演習課目安排,復雜課目的細節要求輔以框圖說明,一圖就能讀懂聯演,不僅便於使用,還能夠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實施高效的臨機指揮。伊方駐包頭艦觀察員對聯合演習協同表也大為贊賞。

“圖表雖然簡單,但反映的內容一點也不簡單。”聯演中方海上指揮員張玉介紹,雙方在籌劃准備階段需要充分磋商協調,圍繞任務理解對方的意圖和指揮方式。此外,在一些重難點課目上,還需要對對方的專業設置、具備能力有基本的了解和判斷。

參加過多次聯合演習任務的張玉表示,這其實是一個化繁為簡的過程,從側面展示了中伊俄三軍交流深度、廣度不斷拓展。

求大同存小異是聯演最主要的價值取向。因為各個參演國的組訓模式、計劃安排不可能完全趨同,但是,聯演又要求在最大限度內,發揮聯合組合的優勢,那就要在聯演期間尋找各參演國之間的均衡點,找到最大公約數。

自信

3月13日上午,參加中伊俄“安全紐帶-2025”聯合演習的中國海軍護航編隊駛離伊朗恰巴哈爾港,本次聯合演習圓滿結束。在恰巴哈爾港碼頭上可以看到,伊方官兵代表列隊歡送,一條寫著“熱烈祝賀中國海軍艦艇編隊赴伊朗參加海上聯演圓滿成功”的紅色橫幅鮮艷奪目。

共同的職責使命和目標追求,成為聯演文化的精神紐帶。這些年來,中國軍隊與外國軍隊聯演聯訓、參觀交流、走訪慰問、切磋技藝,既播撒和平的種子,增加相互的信任,也增強了中國軍事力量的透明度,讓世界充分了解我軍威武之師、文明之師、和平之師的良好形象。

回看此次聯演,中伊俄三國與多國派出的觀察員們在准備籌劃階段進行充分磋商協調,在海上聯演期間,共同錘煉戰技術水平。在港岸總結階段,伊方海軍司令、外軍官兵代表先后登上中國軍艦進行參觀,並給予高度評價。海軍包頭艦更是接待了由阿爾及利亞、希臘、巴西等19個國家組成的武官團參訪,人數也成為“安全紐帶”系列之最。

在此次聯演開始前,各參演國代表及多國觀察員都很好奇中國海軍官兵的能力水平怎麼樣。這個時候最好的展示方式就是“自信地做給他們看,講給他們聽。”在海上演習階段,護航編隊順利完成多個課目的演練,海上聯演結束后,談論起中國海軍官兵的能力素養,來自南非的觀察員維斯特上校豎起了大拇指。

3個多月以前,對於海軍第47批護航編隊的大多數官兵來說,亞丁灣這個聽起來熟悉的海域卻是十分陌生:編隊3艘艦艇有兩艘均是入列不久的新艦,和編隊多數的官兵一樣,都是第一次執行護航任務。

自護航編隊從浙江舟山軍港起航,編隊航行一路、訓練一路、學習一路:直升機跨晝夜訓練、反海盜演練、實際使用武器、艦機聯合搜救演練,實戰化訓練從未間斷。在遠海大洋,官兵們在遂行大國責任道義的同時,實現了閱歷拓展、能力淬火。

在聯演期間,第二次參加護航任務的包頭艦信號兵劉震用流利的英語通過高頻對外發布通告,提醒過往船隻注意避讓。回想起初次護航靠港休整外出購物時,他與商家之間的溝通基本依靠計算器達成。如今,在外軍官兵登艦觀摩時,他已經能夠落落大方地與外方官兵交流,舉手投足間彬彬有禮。

劉震的成長並不是個例,經過3個多月的護航歷練,許多第一次走出國門的官兵不再拘謹,高郵湖艦維吾爾族戰士古麗作為官兵代表參加了此次聯演閉幕式,在交流會上她主動大方地向外國官兵介紹家鄉的傳統文化與風俗習慣,官兵們越來越大方、越來越自信。

(王寧川 鄭偉偉 高德政)

(責編:羅昱、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