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花”樣繽紛:內江多地搶抓“花期” 打造“賞花+”消費新場景

2025年03月20日10:18 |
小字號

沐浴著春光,帶上帳篷、折疊椅等戶外休閑用品去郊外春游﹔在“春日大道”上跑出“速度與激情”……連日來,春意愈濃,從城市公園到鄉村田野,從特色景區到街頭巷尾,人們紛紛走出家門相約賞春花、看春景,盡享春日浪漫。

在此背景下,我市多地以花為媒,通過春季場景式消費帶動“春日經濟”持續升溫,為農文旅融合增添新動能。

“花”樣繽紛 場景豐富

賞花游是春季旅游業的最顯著亮點,“賞花+”模式為各地“春日經濟”蓬勃發展帶來了新機遇。

在市中區龍門鎮尤家沱村,300多畝的李子園迎來盛花期,園內種植了“青脆李”“五月脆”“半邊紅”等多個品種,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觀賞。“天氣晴好的時候,這裡常常有游客慕名而來,專門來拍照、散步。”李子園現場負責人陽林介紹,預計6月中旬,李子就會成熟,游客們還可以前來體驗採摘的樂趣。

在資中縣龍江鎮川民村的花湖洞天花海觀光園,早在2月中下旬,梅花已“限時”搶先開放,緊接著,園區內的海棠花、迎春花、桃花、梨花、紫荊花等花卉也將相繼開放。

城市街道和公園的觀賞花卉也在春日裡競相綻放、搖曳身姿,為城市增添了一抹亮色。在東興區東桐路,迎春花枝垂直舒展,清溪濕地公園裡的玉蘭花潔白如雪,大千路的梅花繁茂艷麗……

近段時間,東興區城區多條街道、多個公園成為市民休閑散步、拍照打卡的熱門地點。同時,不少攝影愛好者也慕名而來,用鏡頭定格美麗瞬間。近年來,東興區以“一路一景”為目標推進城市綠化升級,梅花、紫葉李等花種因其觀賞性與生態功能兼具的特點,被選為特色景觀樹種,成為我市生態建設的“顏值擔當”。

業態融合 活力迸發

我市多地以花為媒,大力發展“春日經濟”,深挖“花經濟”的內涵與外延,在賞花游的基礎上還加入非遺表演、特色農業、民宿度假、親子互動等,創造更多春日消費新場景,持續提升“花經濟”的附加值。

在威遠縣新場鎮的現代糧油農業園區,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牛燈舞為油菜花節助陣,匯集了蘿卜干、菜籽油、紅薯面等本土特色農產品的“春日集市”,延長了“花經濟”游購娛鏈條。

在隆昌市金鵝街道光輝村,在明媚的春光中,千畝油菜花田與馬鞍山生態長廊交相輝映。作為隆昌市農旅融合發展的示范項目,光輝村依托農村面貌改善行動,已建成千畝“高粱+油菜”輪作基地。

“預計接待量將提升30%!”村黨委書記彭良富介紹,為保障游客體驗,金鵝街道近年投入超千萬元完善交通網絡,新建黑化道路11.4公裡,形成“三縱三橫”交通環線,並配套建設馬鞍山生態長廊、尖山坡觀景台等設施。據悉,當地還將通過山地摩托、真人CS、觀光小火車等娛樂項目,打造四季可游的田園綜合體。

再把目光轉向資中縣新橋鎮,“白雲山——探春”白雲湖越野徒步活動吸引了資中以及周邊區縣的百余名運動愛好者參與,大家相約一起享受運動的激情,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戶外運動愛好者劉衛表示,這次徒步的路線設計得非常好,不僅有風景宜人的情人谷,還有挑戰自我的五十三梯。“大自然給了我們很多快樂,希望明年有更多人來白雲山探春。”

“花經濟”始於花,又不局限於花。眼下,我市“花經濟”熱度不減,春日消費勢頭正盛,各類特色賞花旅游節紛紛開啟。當前,游客對於春季出游的需求已不再局限於觀賞和拍照,而是追求更為豐富多彩的休閑體驗。(內江融媒記者 羅尹)

來源:內江日報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