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試點”到“示范”: 自貢如何用“心”重塑城市溫度

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不僅是醫療衛生問題,更是民生和社會問題。近年來,聚焦老工業城市轉型,自貢市以“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為突破口,探索出一條從“治標”到“治本”的社會治理新路徑。從試點起步到成為示范,“自貢模式”不僅筑牢了群眾心理健康的“防護牆”,更為新時代基層社會治理提供了鮮活樣本。
轉型陣痛催生“心”需求 老工業城市的破局之路
自貢作為全國老工業城市轉型升級示范市,曾經在推進產業升級與城鄉協同發展進程中,面臨多維度挑戰。特別是經濟結構調整引發的競爭壓力加劇,心理失衡、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進一步凸顯。如何化解經濟轉型期的“心理陣痛”,成為當時的自貢亟待解決的治理難題。
2017年初,自貢市將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列入全市年度“十大綜合治理重點項目”在貢井區試點推進,圍繞“社心平台如何建”“專業力量哪裡來”“開展服務有哪些”“有哪些運行制度”4個重點,探索出“雙四五”模式,於2018年被人民網和國家行政學院評為“全國創新社會治理優秀案例”。
黨政主導+協同治理 構建全域“心防”大格局
“雙四五”模式的成功探索,拉開了自貢“心防工程”建設的序幕。2018年,自貢市委、市政府出台《加快創建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市的實施意見》,首次將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列為“一把手”必須親自抓的“民生工程”。
2019年,自貢市被確定為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城市。對此,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將“試點”做成“示范”的要求,加快構建集人防、物防、技防、智防+“心防”於一體的社會治理體系,堅持以預防為先、發現在早、化解在小、根治在本的原則,推動有關不良事件從“事后處置”向“事前防范”轉變。
自貢市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管領導為“雙組長”的試點工作領導小組,明確黨政領導、政法衛健雙牽頭、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工作格局,將市委宣傳部、市教體局、市公安局等19個部門納入其中,構建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體系。
“4567”模式 織密心理健康防護網
多年來,自貢著力搭建“4級平台”、培育“5支隊伍”、建立“6項機制”、開展“7項服務”,逐步形成“前端普遍服務、中端監測預警、末端精准干預”的全鏈條服務體系,形成獨具特色的“4567”自貢模式。
四級平台,服務“零距離”。自貢依托市、縣、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綜治中心,建成了1085個心理服務站(室),與同級綜治中心、矛盾調解中心一體運行,群眾心理需求得以及時響應。
家住龍井街道的李阿姨,原來與媳婦關系緊張。后來,她遇到矛盾時就愛到樓下的心理服務室坐坐。通過工作人員的開解,其家庭氛圍越來越好。“通過專業的幫助,讓我認識到矛盾不全是別人的問題,我就試著一點點改變自己,我的媳婦也看到了我的變化。大家相互包容,現在家裡其樂融融。”李阿姨開心地告訴記者。
從市級社會心理服務中心到村社心理服務室,從學校心理咨詢室到24小時心理服務熱線,線上線下服務網絡如同毛細血管,深入城市的肌理。讓看心理醫生不再是一件難以啟齒的事,而是市民觸手可及的日常選擇。
五支隊伍,激活專業力量。自貢市成功構建專業領軍、醫療服務、基層服務、社會工作、科學研究“五支隊伍”,實現了心理服務人才全覆蓋。其中,308名精神科執業醫師、399名專業心理咨詢師,擇優外派至上海精神衛生中心等權威機構進修培訓,強化專業支撐﹔自主培訓4180名各級干部、網格員,其中554人經考核合格獲得《社會心理師》証書﹔聯動江西贛州等13個試點城市開展“社會心理服務師”線上培訓4萬余人次。孵化培育1656個社會組織,培養1850名社會工作者。建立“婦女之家”“兒童之家”各984個,吸引19萬余名志願者從事社會心理服務工作﹔引入20余名博士、博士后強化科研力量。目前,自貢市每10萬人口精神科執業(助理)醫師達12.68名,遠超全省平均水平。
前不久,受過系統化培訓的自貢市信訪局工作人員運用學到的專業心理知識,在信訪人復雜的情緒和斷續的表達中快速抓住重點,最終打開信訪人的心結,成功解決了一場長達8年之久的工傷糾紛。
六大機制,閉環管理風險。從篩查預警到危機干預,自貢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工作機制。通過對重點關注對象的定期篩查、分析研判,累計提供前置心理服務1000余萬人次。專業團隊定期研判社會心態,有效防范和降低社會風險。對嚴重心理問題或精神疾病患者及時轉介到醫療機構治療,做到心理評估、心理治療、精神治療銜接遞進、密切合作。
七類服務,精准覆蓋全人群。自貢將心理服務對象細化為七大類,重點突出職業人群、兒童青少年、重點人群、特殊人群、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就診人員、普通大眾等,以問題導向、需求導向推出定制化服務。
針對青少年群體,開展心理健康篩查約1000萬人次。對社區矯正人員等重點人群建立心理檔案。對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結合隨訪服務,開展心理疏導和干預。一場場心理健康“六進”活動,讓392萬人次群眾學會“與情緒對話”
科技賦能:雙平台聯動守護“心靈健康”
自貢自主研發的社會心理服務平台“智悅鹽都”,與市公共安全視頻聯網應用平台“智治鹽都”聯動融合,橫向打通政法、衛健等行業信息壁壘,縱向聯通市、縣、鄉鎮(街道)、村(社區)等四級區域信息,實現數據“一次採集、全網共享”,人群“對症快篩、分流推送”,事件“現場關注、應急處置”。
前不久,自貢市心理服務熱線接到高中生小劉的求助電話,其情緒崩潰並表露出輕生念頭。接線員通過耐心傾聽和詢問,逐步確認小劉正獨自在貢井區平橋河邊,風險極高。為避免刺激對方,接線員持續安撫情緒,同步通過平台聯系政法,其快速協調轄區網格員及片區民警成功找到小劉。事后,精神衛生專家對其父母進行心理健康指導,並建議進一步就醫診療。兩大信息平台的聯動,讓梳理排查出的社會負面心理得到及時有效干預。
從“心”開始 一座城市的溫柔轉身
經過幾年的努力,自貢市社會心理服務體系不斷完善,人民群眾對心理健康認知認同不斷提升,梳理排查的社會負面心理得到及時有效干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成為社會主流。自貢先后被評為“平安中國建設示范市”“全國文明典范城市試點城市”“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合格城市”。
從試點到示范,“自貢模式”惠及四方。近年來,“自貢模式”在全國得以推廣和借鑒。其創新開展的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疏導與危機干預被國家九部委寫入2021年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重點工作任務進行推廣,被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收錄到《疾病預防控制工作專刊》印發交流。自主開發的“智悅鹽都”心理服務平台實現成果轉化,被推廣至全國八省(市)十六地運用。工作做法成功入選2023年度全國衛生健康綜合督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典型經驗做法,被國家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防治中心評為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優秀案例。被《人民日報》《健康報》、人民網等主流媒體大力推廣。圖文案例《構建青少年心理健康多元護盾——大數據分析和高危預警體系應用》入選中華預防醫學會精神衛生分會全國心理健康促進優秀案例。有關工作成效通過會議交流、調研、考察等形式推廣90余次,輻射18個省(直轄市)、32個地市。形成廣泛的示范效應。
從“治事”到“治心”,從“滅火”到“防火”,自貢用實際行動証明,心理健康服務不是“錦上添花”,而是現代治理的“必選項”。自貢的轉型不僅是產業的升級,更是人心的溫暖重建。是對“人民至上”最生動的詮釋。
自貢融媒記者 幸維微
來源:自貢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