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冰雪休閑旅游人數有望達五點二億人次——
南北攜手共繪冰雪經濟新版圖

![]() |
滑雪愛好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勒泰市將軍山國際滑雪度假區飛越跳台。 |
![]() |
在四川省石棉縣王崗坪景區,游客在雪地裡體驗“雪地香蕉船”。 |
過去這個冬天,“冰雪熱”席卷大江南北,《中國冰雪旅游發展報告(2025)》預測,2024—2025冰雪季,中國冰雪休閑旅游人數有望達5.2億人次,冰雪休閑旅游收入預計突破6300億元。冰雪運動“南展西擴東進”催生了南北聯動、四季運營的產業新業態,南北方正努力繪就萬億冰雪經濟新版圖。
冰雪熱潮,從冬季“頂流”邁向“四季長紅”
近年來,在北京冬奧會、哈爾濱亞冬會等重大體育賽事帶動下,中國掀起了冰雪經濟一輪又一輪熱潮,冰雪“冷資源”持續轉化為經濟發展“熱動力”。
這個冰雪季以來,中國已舉辦58項國際國內高水平冰雪賽事,全國滑雪場累計接待客流超1.9億人次,同比增長22.8%。業內人士表示,如今大眾對冰雪運動的關注度和參與度顯著提升,曾經的“小眾運動”已成為廣受青睞的“大眾運動”。
“過去滑雪必須北上,現在家門口就能滑!”江蘇省無錫市市民王琳從138米長的雪道上飛馳而下,盡情享受滑雪樂趣。這座1.75萬平方米的室內滑雪場,每天吸引數百名滑雪愛好者,其中約70%的客流來自長三角地區。
冰雪運動場地近年來發展較快,為冰雪愛好者提供了廣闊舞台。2024年全國體育場地統計調查數據顯示,全國冰雪運動場地達2678個,其中有不少在“雪跡罕見”的南方地區,越來越多南方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實現“滑雪自由”。
政策“暖風”,讓南北共享“冰雪+”紅利
冰雪經濟蓬勃發展,離不開政策加力支持。2024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以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激發冰雪經濟活力的若干意見》﹔去年底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積極發展首發經濟、冰雪經濟、銀發經濟﹔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積極發展冰雪運動和冰雪經濟”﹔今年《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提出,推動冰雪消費。國家體育總局局長高志丹表示,要持續拓展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激發冰雪經濟活力的良好態勢,穩住冰雪經濟總規模萬億元的基本盤,力爭到2030年達到1.5萬億元的目標。
生產雪板、雪服等冰雪裝備的企業持續增多,與冰雪旅游相關的餐飲、民宿、交通等行業發展迅猛……各地紛紛以“冰雪+”為抓手,創新消費場景,拓寬冰雪產業的發展空間。
比如,北京發放冰雪消費券,推出冰雪燈光秀、親子挑戰賽等特色活動﹔新疆阿勒泰讓游客沉浸式體驗參觀,挖掘滑雪起源地歷史文化。南方多地也投身其中,深圳引進高水平冰雪賽事﹔四川憑借“暖雪”等獨特自然及人文優勢,打造冰雪旅游新場景。
南北協同,合力構建冰雪經濟共同體
專家表示,面對萬億冰雪經濟市場,“冰雪+”產品將更注重場景營造、情緒價值滿足和科技賦能,南北方各有發展優勢,可攜手做大做強冰雪產業。
黑龍江冰雪產業研究院院長張貴海說,東北冰雪裝備制造產業起步較早,有一定歷史積澱,但伴隨冰雪運動在南方逐漸普及,很多南方企業順勢而為,踴躍投身冰雪裝備制造領域。稅收數據顯示,2024年滑雪裝備銷量增速前十名的省市中有八個來自南方地區,其中福建、安徽等省份去年滑雪裝備銷量增速超100%。
“部分南方省份完善的產業鏈和強大的生產能力,可以推動運動流行與產業熱度相互促進。”無錫靈山文旅集團戰略規劃委員會主席吳國平說。
張貴海表示,得益於自然稟賦,北方能發展成體系的旅游、賽事、培訓等服務﹔南方很多企業則在研發制造上有優勢,可以專注某個賽道深耕,形成互補。
專家指出,為實現冰雪經濟“南北共贏”,可構建南北冰雪經濟共同體。一方面推動技術共享,另一方面互通客源。北方主打冬季戶外滑雪旅游,南方聚焦四季室內體驗。
(據新華社南京3月18日電 記者何磊靜、王鏡宇、王君寶)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