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不養花、不碰花,為什麼還會花粉過敏(服務窗)

本報記者  李家鼎
2025年03月19日08:3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春光明媚的三月,本是踏青賞花的好時節,天津市民黃女士卻因頻繁打噴嚏、流眼淚不得不戴上口罩墨鏡,“全副武裝”地來到醫院就診:“每年這時候,眼睛就腫得睜不開,鼻塞得喘不過氣。”

  黃女士的困擾並非個例。花粉是春季過敏的“元凶”,不少患者常常會有疑問:我家裡不養花,也從來不接觸花,為什麼還會出現花粉過敏?

  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皮膚性病科主任兼過敏性疾病(變態反應)科主任王惠平解釋,花粉主要分為兩類:虫媒花粉(由昆虫傳播的花粉)和風媒花粉(靠風傳播的花粉),而引起過敏反應的主要是風媒花粉。春季主要的致病花粉以柏樹、鬆樹、楊樹、榆樹等樹木花粉為主,花粉顆粒小、數量多,可以通過風傳播到很遠的地方,甚至進入室內。即使不去花園或公園,花粉也可能通過窗戶、通風系統或跟隨衣物進入生活空間。

  為何春季是過敏高發季?王惠平解釋,春季地氣回升,植物開始繁殖,致敏花粉可長時間懸浮在空氣中,部分地區霉菌、塵螨濃度也會升高,這些都是常見的過敏原。尤其是花粉,容易引起眼紅眼痒、噴嚏流涕、皮膚紅疹、瘙痒等症狀,嚴重者還會咳嗽甚至哮喘。

  過敏性疾病又稱變態反應性疾病,是人體對過敏原產生異常免疫反應而引發的,過敏反應本質是免疫系統“防衛過當”。一般來說,過敏體質的人群更容易出現過敏反應,尤其是有家族過敏史的人,如父母有過敏性鼻炎、哮喘或濕疹等,子女的過敏風險會更高。此外,兒童、老年人以及免疫力異常、紊亂的人群也更容易過敏。過敏性疾病不能治愈,但是可以通過預防和治療來控制,減少發作。

  “為了防止過敏性疾病出現,尋找過敏原十分重要。”王惠平說,可以通過皮膚點刺試驗、血清sIgE檢測、斑貼試驗等檢查方法尋找過敏原。明確過敏原后,可以結合自身情況進行回避。花粉高峰期應關閉門窗減少空氣流動,有條件的家庭可以配合使用新風系統或者空氣淨化器﹔佩戴防花粉眼鏡能減少約65%的花粉顆粒與眼結膜接觸,佩戴防花粉口罩、應用花粉阻隔劑,也能有效過濾花粉。

  一天當中,午后往往花粉濃度更高。“過敏體質人群盡量選在花粉濃度最低的清晨、晚上或是一場綿綿細雨后出行。”王惠平表示,雷雨對空氣中花粉顆粒的潔淨能力差,且能使花粉顆粒溶脹破碎成致敏性更強的小顆粒,應盡量避免在雷雨前后外出活動。一般來說,羊毛衣服比棉布和化纖衣服更容易產生靜電吸附花粉,因此外出盡量選擇表面光滑材質的衣服,回家后要及時清理頭發和衣物上吸附的花粉顆粒。

  發現自己過敏了,應該怎麼治療?目前,常用藥物包括口服抗組胺藥(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局部對症藥物(如鼻噴劑、滴眼液等)。對於症狀較重的患者,尤其是出現呼吸困難、哮喘等情況,醫生可能會使用激素藥物,或者新型生物制劑等。此外,春季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C和抗氧化物質的食物,如柑橘類水果、綠葉蔬菜等,這些食物有助於減輕炎症反應。

  “心理調節也很重要。”王惠平說,出現過敏症狀,不必過度焦慮,保持樂觀的心態有助於緩解症狀,若症狀持續或加重,一定要及時就醫,避免延誤治療。

  《 人民日報 》( 2025年03月19日 13 版)

(責編:袁菡苓、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