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市州

達州首個“以舊換新”小區6月亮相

2025年03月18日06:32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首個“以舊換新”小區 6 月亮相

“A棟隻剩2層就封頂了。”3月13日,在達州市達川區三裡坪街道店子梁二小區改造項目現場,居民張國君仰頭數著新“長”出的樓層。

2023年9月,達州啟動中心城區危舊房改造三年攻堅行動,主推“以舊換新”模式,其核心是老房子推倒重建、居民以低價得到新房,店子梁二小區是首批啟動的原址重建示范項目之一。這一改造模式,近日入選四川省委改革辦發布的2024年度四川改革典型案例。

如今三年攻堅行動時間過半,進度如何?達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黃禮清介紹,攻堅行動推進以來,當地簡化供地手續、適當下放審批權限等,多項舉措助力,“以舊換新”改造項目已啟動15個、完工10個,還有6個將在今年啟動。

其中,店子梁二小區改造項目新建房屋預計6月竣工驗收,張國君和老鄰居們即將搬進新家。

拆“憂居”

拆出改革新舉措

站在店子梁二小區改造項目現場,目光所及幾乎都是現代化高樓。在啟動“以舊換新”之前,這片曾經由64戶居民自建房屋形成的老舊小區與周邊環境有些不協調。

近年來,店子梁二小區裡不少房屋被鑒定為危房,房屋老化帶來的各種危險隱患令人擔心。“這裡有過數次重建機會,但因為種種原因耽擱。”三裡坪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潘永紅說,眼見周邊快速發展,居民改造意願愈發強烈。

據初步統計,達州市中心城區現有存量危舊房屋10360套,面積159萬平方米,其中一些住房通過簡單修補已難以解決安全問題。

經過向國內部分地方學習借鑒,達州制定了中心城區危舊房改造三年攻堅行動實施方案。該方案涉及通川區、達川區和達州高新區,將危房及建成年代久的預制結構建筑、部分自建房納入改造范圍,共259萬平方米,採取維修加固、以舊換新等模式分類施策。

其中“以舊換新”的創新模式尤為引人關注。選擇該模式改造的危舊房居民,可以委托國企對房屋推倒重建,政府無償劃撥用地,建成后居民得到面積與原合法產權面積相同的新房,僅需支付建安直接費的30%。

“建安直接費是指利潤、稅費及地下空間費等的單純建設成本。”黃禮清說,據測算,達州中心城區商品房建安直接費約2500元每平方米,居民僅需支出750元。這對比當下達州中心城區每平方米五六千元的房價而言,僅是“零頭”。

一年多前,店子梁二小區居民與達川區政府平台公司簽署委托改造協議,成為首批在“以舊換新”模式中“吃螃蟹”的人。按照政策,張國君僅需支出22萬元左右,就能搬進300平方米新房,“和我老房子面積一樣大。”

據悉,達州根據隱患房屋實際和居民改造意願,確定了21個“以舊換新”示范項目,3000余戶居民將受益。

建“優居”

建成幸福新社區

與店子梁二小區居民一樣,通川區姚家大院片區居民也即將迎來新家。

民生花苑——這是改造項目的新名字。該項目佔地面積約37畝,計劃今年底竣工驗收,420戶居民將住進3棟電梯住宅樓,周邊配有城市綜合體和商業街區、健身中心、綠化景觀、地下停車場等。

通川區住房保障辦公室主任楊秀玲說,“以舊換新”模式,不是單一對住房進行改造,而是為居民的新家同步配齊各項服務設施,打造功能完整的社區,“新小區建成啥樣,小區自管委員會全程參與,從項目決策、戶型設計到工程概算等,都充分尊重他們的‘主人翁’身份。”

記者還注意到,拆建樓房不同程度地“長高”了。除了產權人置換新房所需面積外,項目還在政策規定的容積率范圍內配建了一定數量的新房。這些“多建”的新房將按市場價銷售,以填補部分拆建資金缺口。

危舊房改造數量大、改造投入大,在不增加政府債務前提下籌措資金、平衡支出,是“以舊換新”模式持續實施的關鍵。

以店子梁二小區為例,該項目擬投入1.8億元,預估兩棟住宅樓“還房”和“多建”住房、商業樓、地下停車位等銷售收入合計約6000萬元。不足部分,達州通過加大財政投入力度,統籌使用老舊小區改造、加裝電梯等專項資金,對項目建設中的各類行政事業性收費和經營服務性收費應免盡免、應減盡減,同時引導水電氣和通信企業給予拆裝優惠等措施,把項目建設成本壓縮約30%。“余下資金缺口依靠吸引金融機構、央企國企參與投融資和建設補齊。”達川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副局長舒建川說。

目前,達州已引入中國銀行等金融機構及中鐵六局等央企國企建設單位近30家參與危舊房和城中村改造,銀行授信總額達67.8億元。

“以舊換新”模式正在被其他城市借鑒。據了解,遂寧市計劃投資約60億元,在三年內採取原址拆除重建等模式改造危舊房約2000棟。(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袁城霖)

(責編:羅昱、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