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成都

花卉苗木產業從“賣大樹”向“賣場景”轉變

2025年03月17日07:50 | 來源:四川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從“賣大樹”向“賣場景”轉變

  春天已至,位於成都市郫都區團結街道蜀源大道的春天花樂園迎來消費高峰。3月第一周,進貨量13077件,出貨量34803件,刷新了今年春節以來的單周進出貨物量紀錄。

  春天花樂園從2017年投入運營發展至今,已成為西部最大的花卉集散消費市場,年交易額突破20億元。然而,當市政工程苗木和高檔盆景行情不斷下探,這個傳統花卉苗木基地也在反復思索一個問題:市場在變,如何應對?

  整個郫都區從事花卉苗木生產經營的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就有4000多家,從業人員約3.7萬人。然而,傳統靠量取勝的綠化工程苗市場行情走低。中國花卉協會的數據顯示,全國城鎮園林綠化建設投資額從2018年的2413.45億元下降到2022年的1700.16億元。

  不過,“另一片天”也逐漸明朗起來——花境類、家庭園藝類植物開始受到市場熱捧。

  最先嗅到轉型商機的依舊是那批傳統花卉苗木種植戶。“隨便在郫都區的村裡逛一圈,以前的招牌都寫的是苗木基地,現在已經有不少基地更新成了花境基地。以前一眼望不到頭的喬木,現在都成了養在大棚裡的蕨類、草花類植物。”郫都區農業農村和林業局林業與花卉管理科科長夏恩榮說。這兩年,郫都區也明確了轉型思路——推動傳統花卉苗木產業從工程用材向家庭消費轉變,從“賣大樹”到“賣場景”轉變。

  “整個春天花樂園的700多家商戶,如今70%都從事花境類、家庭園藝類中小型花卉植物銷售。”春天花樂園負責人朱瑾說。

  去年,《成都市郫都區促進現代花卉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支持政策》正式出台,包括支持建設現代花卉生產設施、新品種研發選育、發展加工及採后處理等全產業鏈,最高補貼可達300萬元。

  “我們希望,依托春天花樂園,完善全國花卉園藝交易及產業指數發布重要平台,建成面向西南輻射全國的花卉園藝綜合交易市場。同時,做強家庭園藝、小微盆景等特色產業,力爭3年內培育產值上1000萬元的市場主體50家以上。”夏恩榮說。(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闞瑩瑩)

(責編:章華維、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