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政商動態

從“蜀道難”到“全域暢”達州宣漢交通四通八達“惠民生”

2025年03月17日14:16 |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小字號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詩仙李白的一首《蜀道難》,曾經讓人們望“蜀道”興嘆了上千年。而如今的“蜀道”,還那麼難行嗎?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曾經的“蜀道難”已成為而今的“全域暢”。

自2022年啟動“交通建設三年大會戰”以來,達州市宣漢縣圍繞“拉大主骨架、暢通主動脈、打通微循環”目標,35個會戰項目圓滿完成,全縣公路通車裡程突破1.2萬公裡,新改建國省干線165公裡、農村公路970公裡,實施農村安保工程850公裡、國省道大中修290公裡,構建了“外聯內暢、立體多元、綠色智慧”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形成“內暢外聯”的交通格局,實現了“人享其行、物暢其流”。

逢山開路 遇水架橋——

從“交通末梢”走向“區域樞紐”

“鐺、鐺、鐺……”在宣漢中咀前河大橋建設現場,施工人員正在進行挂籃現澆混凝土施工作業,平靜的州河上回蕩著此起彼伏的機械轟鳴聲,隨著項目施工的加速推進、加快建設,大橋中跨即將合龍。

即將合龍的宣漢中咀前河大橋。宣漢縣委宣傳部供圖

“目前我們正在全力推進工程建設,4號主墩16個節段已完成了15個,3號主墩16個節段已完成了10個節段,引橋部分的T梁已全部架設完成。下一步,我們將按照節點工期,確保5月份實現中跨合龍,6月份實現全橋通車。” 宣南復線二工區技術負責人王春說道。

中咀前河大橋的建設是宣漢縣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一環,也是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的關鍵舉措。隨著該橋的建成通車,宣漢縣的交通網絡將更加完善,居民的出行條件將得到顯著改善,同時也將為宣漢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交通保障。

同樣,省道S202普光鎮至清溪鎮段改建工程是宣漢縣大力推進“交通建設三年大會戰”的關鍵工程之一。3月13日,來到S202普清路,沿著寬闊平整的鄉村瀝青路前往普光,道路兩側金黃色的油菜花海映入眼帘,來往車輛穿梭其中、絡繹不絕。

S202宣漢縣普光鎮至清溪鎮段改建工程作為宣漢縣與萬源市連接的重要通道,起點位於普光大橋橋頭,止於清溪鎮場鎮接宣清路。“該路完工后,不僅改善了當地的交通運輸條件,緩解后河流域內交通壓力,還打通該地區對外的快捷通道,有利於改善該區域礦產開採的運輸條件,加快該地區特色產業的推廣,推動沿線鄉鎮的建設和工農業的發展,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宣漢縣交通運輸局局長羅懷安說。

從暢通一條條擁堵路到鏈接一片片生活區,從打通一條條“斷頭路”到架起一座座高架橋……一直以來,宣漢縣緊盯民生需求、產業壯大和旅游提質,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加快構建縣城縣域“兩環線”、高速公路“井字型”、八縱八橫“主骨架”交通路網新格局,讓宣漢一步步地從“交通末梢”走向“區域樞紐”。

通車后的宣南復線。宣漢縣委宣傳部供圖

2024年,宣漢新建農村公路168公裡,建成宣南復線、普清路、紅廟路及謝生壩大橋等重點項目9個﹔加快建設前河大橋、包茂高速連接線等重點項目5個﹔新開工G210、S201、S202、S403“一國道三省道”等重點項目8個,並新謀劃儲備項目19個。

宣漢縣城謝生壩大橋。宣漢縣委宣傳部供圖

外聯內暢 量質齊生——

從“一張藍圖”變成“一派實景”

近日,位於宣漢縣天生鎮的西渝高鐵康渝段站前五標作業現場,機器轟鳴,施工人員忙碌,呈現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位於宣漢縣天生鎮境內的西渝高鐵康渝段站前五標作業現場。宣漢縣委宣傳部供圖

“目前1、2、3號橋梁下部結構施工已完成,正在進行簡支梁澆筑以及車站、站台牆等工程,路基土施工已完成90%。”中鐵北京工程局副經理薛杰說,“這個車站距宣漢縣城7公裡左右,總佔地160畝。建成后將成為宣漢縣的主力火車站,對於宣漢縣的城市拓展,沿線人民群眾出行的便利程度,都會有較大的改善,並將顯著提升宣漢縣與周邊城市的連接程度。”

如果說高鐵是“中國速度”,那麼綠皮火車就是“中國溫度”。2024年6月20日,位於宣漢縣胡家鎮的襄渝鐵路宣漢站站前廣場正式建成啟用,建設內容為改建4000平方米站前廣場、旅客集散及3000平方米乘換區等相關附屬設施。這一舉措不僅推動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川渝萬達開地區統籌發展,更是宣漢鐵路版圖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阡陌交通,奔騰飛舞,宣漢正以迅猛之勢加快建設交通,以此描繪屬於宣漢人自己的宏偉藍圖:聚焦“1123+N”工程項目,加快“一國道一快速兩廣場三省道”、4條美麗鄉村路以及前河大橋等建設,持續深化“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構建縣域縣城兩環線、四向出城大通道。

同時,宣漢縣在加快道路快速建設的同時,還嚴格執行《交通重大項目建設管理辦法》,建立“清單式”推進機制,實行“一項目一專班”,提供跟蹤指導和保姆式服務。在關鍵前期、關鍵審批、關鍵節點上,強化連續蹲點守候。會戰至今,共爭取上級補助資金8.7億元。

美了鄉村 富了百姓——

從“閉塞落后”躋身“縣域百強”

一段好春藏不住,粉牆斜露杏花梢。眼下,普光鎮杏樹村的千畝杏花開得正旺,吸引游客紛至沓來,一起感受春的氣息,剛投運不久的普光杏樹村繞行路也給游客帶來全新體驗。

“以前通往我們村子裡的路破破爛爛,每逢雨季,路面泥濘不堪,甚至車輛都難以通行,更別提回家了。”宣漢縣杏樹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黃義紅坦言,“現在有了寬敞的大路,今年來村裡看杏花的游客更多了,我們的杏花和杏子終於是酒香不怕‘巷子深’了!”

俯瞰宣漢大地,一條條或筆直、或蜿蜒、或顏色明艷的農村公路是助力鄉村振興發展的“毛細血管”,成為宣漢人民的“脫貧路”“致富路”“幸福路”。

如今,樂德至月亮坪的幸福美麗鄉村路也已經建成通車,一條嶄新的柏油路猶如一條玉帶蜿蜒盤旋青山綠水間,極大地改善了片區交通條件。“這條路不僅是我縣幸福美麗鄉村路,更是我們的致富路、幸福路。”月亮坪森林康養旅游度假區相關工作人員說,“有了這條路,游客們來我們景區更加便利了,我們景區也越來越紅火了。

家住宣漢樊噲鎮的居民袁大姐深有感觸,如今的她在宣漢西渝高鐵的工地上務工,“我主要是負責噴漿工作,這份工作離家不遠,我們終於不用再去背井離鄉的賺錢了,還能照顧家裡的老人孩子。”

近年來,宣漢縣圍繞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改建農村公路970公裡,實現100%建制鄉鎮通三級路、99%建制村通四級及以上等級路、社社通硬化路。提升一級樞紐客運站1個、鄉鎮綜合客運站18個﹔建成片區物流站4個、鎮村物流點197個,真正實現“人享其行,物暢其流”。2024年,全縣運輸服務業增加值突破6億元,為全縣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建設一條道路、繁榮一處經濟、帶富一方群眾……”在全市交通三年大會戰現場會上,宣漢縣委書記楊勇躊躇滿志,“宣漢將堅持以‘首位工程’推進交通‘內暢外聯’、以‘內暢外聯’促進宣漢‘百強晉位’、以‘百強晉位’增進群眾‘可感可及’,全力推動全縣交通運輸事業向新而行、向高而攀,為交通興川、強市貢獻更大宣漢力量!”(張平、周浩瀚、符艷)

(責編:章華維、薛育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